随笔——致我最爱的爷爷
2015-10-21黄肖
黄肖
对于我来说,爷爷是一本厚重的岁月的书。——题记
一九三五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他出生在中国湖北省西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恩施市龙凤镇龙马乡。恰逢世道最萧条寥落的那些年,仿佛谁都能预知他的出生是幸还是不幸。记忆中,只记得他零零星星给我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八岁的时候妈妈又病逝了,故而他不得不和年长自己很多的姐姐相依为命。在那人人几乎都无法自保的年代,没过多久,姐姐也早早地嫁了人,就这样不到十岁的他孤苦伶仃地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还挨家挨户地讨过米。后来,庆幸的是有个地主家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自那以后他开始了给地主家放牛,耕地来养活自己的日子......童年的那些时光,爷爷每每提起来,眼睛里仍泛着泪光,我想这泪光里映射着的除了儿时的辛苦,还有父母早逝的遺憾和如今厚重的人生经历。
十六七岁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抱负,亦或许是因为想改变命运。他和那个时代大部分的青年一样,选择了参军,因为没读过书,每逢考试别人都可以笔试,而他只能口试,但他始终坚持笨鸟先飞的态度,做事严谨勤恳,也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肯定。退役之后,他由于没有文化知识,同行的战友都被分到机关单位,而他不得已只去了当时恩施的一个国有造纸厂担任造纸师傅,工作稳定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我奶奶,在合适的年纪合适的时间两人结了婚,养育了四个孩子。爷爷说,只觉得合适就结婚了,当下那个年代,“爱情”与其说是个很难以启齿的词汇,还不如说是件很奢侈的事儿。奶奶一家有九个兄弟姊妹,奶奶排行老二,下面还有六个弟弟,一个妹妹,如此大的家庭,奶奶不仅没有机会读书,而且还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弟弟妹妹直到她嫁人。庆幸的是经过这样的时代和家庭历练过的女人必定是能干而又勤劳的,所以通过他们两个人的努力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希望了。后来爷爷五十岁左右的时候,纸厂倒闭了,好在爷爷是退伍军人,能按退休员工的标准拿到退休金……对爷爷奶奶而言,日子虽然很艰难,好在还有盼头,还有希望。
勤恳、朴实、善良、节俭是我这么多年在爷爷奶奶身上看到的最多的品质,从我有记忆开始,奶奶无论天晴下雨都在街上摆摊儿买菜卖菜,爷爷也总是忙前忙后家里家外的活儿全包了。在外人眼里,爷爷当了一辈子的“耙耳朵”,可是事实上他的幸福却源自于奶奶,因为是她给了爷爷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不管什么日子,在他们那里仿佛都能开出希望的花儿来,我想这也许就是时代赠予他们的吧。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一直是个慈祥深沉的老人,从来不多说一句话,也从来不多管人家的闲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爷爷开始喜欢找我聊天,给我讲他那灰暗的童年,讲他那苦不堪言的部队生活,讲他那艰难曲折的工作经历~一遍又一遍地叙述,好像记不得自己已经讲过,又好像是怕我忘记了他的故事,同时也一遍又一遍地在作为孙女的我的心坎儿上画上一笔又一笔生命的符号。事实上,我不仅不会忘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听一次居然感触都不一样,越听越觉得爷爷像是一本厚重的岁月的书,越读越觉得生命中无不能承受之重。
都说人越老越倔强,越老越害怕承认自己需要被照顾。爷爷也是这样。前几天傍晚碰到他用三轮车托了一大车东西回家,我跑过去接过车,说:“我来吧,你从小路回家就行”。爷爷回答:“你弄得起吗?我自己来!”看着这个倔强的老人,步伐明明蹒跚,明明需要人帮忙,还不肯,我没理他,就只是在前面帮他把车推回了家。一路上,我不禁想到每次和爷爷一起,不管去哪儿,他都不喜欢别人搀扶他,他是那种宁愿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走,也不愿意拖累别人的老人,他倔强,有时候倔强得那么可爱,有时候又那么让人心疼。
离开家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尤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像在爷爷眼里也是如此。那天和他一起散步回家,他对我说:“先不要着急找男朋友,还在读书,就等书读完了,工作先稳定了再找也不迟。”那时候我很震惊,震惊的不是他关心我的感情问题,震惊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年迈的老人眼里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我想,我必须长大了。岁月总在不轻易间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当我发现爷爷的牙齿掉了的时候,当我发现爷爷的手里多了根拐杖的时候,当我发现他开始要求我讲话声音大点的时候……未来的日子,我必须常常陪在他身边,给他买他爱吃的小吃,扶着他去他想去的地方,大声地回应他说的每一句话。
爷爷是我从过去到现在二十五年的岁月里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我一直认为我的心里有一块温暖而又湿润的地方是他赠予我的。他总是在用他最朴实的行为和言语告诉我怎么做人,怎么对人,怎么对自己,以及怎样生活。我感恩他赠予我这些最宝贵的生命财富。
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也是爷爷八十岁生日。全家人一起吃了丰富的团圆饭,还照了全家福,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八十年,大半个世纪,岁月的车辙在爷爷的脸颊上、头上、背上以及心上都碾过了层层痕迹,然而,也就是经历了这么久远的生命历程才足以让这个八十岁的老人这么安然自在地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