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探王国维之“境界说”

2015-10-21田青灵

速读·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造境境界

摘 要:“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也是他在对中国意境理论进行重新整合和提炼的基础上创立的品词立论的标准,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进一步揭示了“境界”说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关键词: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不断吸引着学者去探究,他使中国传统的美学中有关“境界”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为后世美学的研究和发展架起了桥梁,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的“境界说”做一个比较系统的阐释。

一、“境界”的含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自诩为有独特性的是“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的第一则他就开宗明义: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一)

王国维的“境界”是为“探其本”,就是要把握文学艺术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属性。王国维在论境界的时候说到“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可见他是非常重视诗词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的。使用“境界”这个词,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这种理念。王国维虽然并未给“境界”下过确切的定义,而且在使用时也并不严格,但他却从西方美学中汲取营养,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为这一术语输入了新鲜血液,从而首次完全撇开美的外在形态,真正触及到美的本质,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美学范畴。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从抒情主人公出发,将境界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境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四)

所谓“有我之境”,就是作者的情感包含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即“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把女子无法留住思念之人的愁苦心情,著在景物之中,将花拟人化,问而不语,写出女子的苦闷心境。“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将作者遭遇到贬谪的悲苦之情,添加到景物中,写出作者孤独、凄苦的心境。这里的“有我之境”像人们常说的移情现象,但是这个“我”又不是指此时此地主体也有的某种情感,而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意志和欲望。“‘有我之境,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这说明在某种情况下,主体并不是立刻能够进入纯粹的静观,而是更需要强力挣脱意志、欲念的束缚才能达到,这种强力挣脱的过程就是‘动的过程。”

所谓“无我之境”就是作者在写景中抒情,以景为主,大体上是景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里抒写的悠闲之情,是作者看到寒波澹澹、白鸟悠悠的外界景物时引发的那种淡泊、超脱的心境,也体现出作者的一种乐观与平和。“主体在一开始就轻易摆脱了任何意志和欲望的束縛,达到静观。在这种静观中,主体不仅忘掉了他与周围事物的一切厉害关系,甚至连他自身的存在也忘掉了,而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客观化了的主体,对客体进行观赏。这正是叔本华所说的‘自失于对象之中了。”观照者与被观照者已经合而为一,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当然,“无我之境”并不是说不带任何主观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否认艺术是一种有理性的活动,而是强调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必须以一种审美的心胸来面对客体,从而使主体达到与自然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其实,在具体作品中“有我”、“无我”并无绝对的界限,单纯写景的作品不多见,诗人总是要以景寓情、借景抒情,写景往往只是手段,表情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造境”与“写境”

王国维认为要创作出有“境界”的作品来,诗人还要运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指出“造境”与“写境”的区别主要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词话》二)

他在这里说的“所造之境”,就是缘情写景:“所写之境”,就是触景生情。然而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造境与写境虽然有所偏重,但二者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造境的时候,离不开宇宙人生;写境的时候,又要不局限于宇宙人生。诗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有“境界”的作品。在这点看来,王国维接受了传统的“虚实”论,并在此基础上吸取了西方美学观念。它不但注意到了“理想”和“写实”二派的区别,而且还深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不仅这样,他还结合创作过程进一步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人间词话》五)

这则词话就点出了“自然”的内在含义,王国维认为社会中物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限制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关系因素的制约,写境并非机械的照搬自然,而必须要有所取舍,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去梳理现实生活,审视着各种关系等限制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提炼和塑造。而造境也并非胡乱随意的编造虚构,必须要向现实生活寻求题材,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逻辑规律,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去发现自然之法则。因此,无论是现实主义的创作,还是浪漫主义的虚构,这两种创作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统一的。王国维的独创之处也就在于,它运用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这也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思潮接近科学的辨证的阐述,在世界美学史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佛雏先生总结《人间词话》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时说:“引进西方美学,以整理我国文学遗产,并使之与传统诗论互相‘化合,以‘境界阐明诗的本质,从而构成一家的较有体系的审美观者,正式地讲,当王国维始。”

参考文献:

[1]王国维.惠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梁娟.王国维境界说及其与叔本华美学之关系[A].维普咨讯,2001.

[3]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

[4]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田青灵(1981~),湖南益阳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教师,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造境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清初四僧绘画笔墨造境与情态表达探析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情思造境:让历史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沃土*——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为例
爱的境界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养生的最高境界
“人师”的境界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