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内容分析

2015-10-21张琴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南方周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方周末》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于2009年10月开创了关于环境新闻报道的“绿色板块”。本文选取了《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为期一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的优势特征体现为深度专业性、人文性和国际视野。

关键词:环境新闻;内容分析;《南方周末》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方周末》作为全国具有典型性的综合新闻类周刊,在2009年10月8日创办了“绿色版”,把“绿色新闻”理想作为奋斗的目标,其发展日趋成熟稳定,不仅有广度,更有深度,为推动我国的环境治理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本文选取了《南方周末》“绿色版”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为期一年的研究样本,其中2014年10月2日、2015年1月1日、2月27日没有“绿色版”之外,共有52期“绿色版”。选取这52期除广告外的所有文本作文样本范围,共取得有效样本216篇。

二、研究发现

(一)报道主题覆盖面广,分布均衡

《南方周末》“綠色版”环境新闻报道主题分布广泛,本文将其归纳为环境与污染(生态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生物保护与生物入侵)、能源(节能、能源与环境等)、低碳(低碳经济等)、健康(医疗保健等)、城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理念等)、食品安全、其他共7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绿色版”扩展了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领域。“早期的环境新闻报道局限在工业污染的某些领域,内容比较单调、视野相对狭窄。伴随着时间的移动,环境新闻报道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涉及到了工业污染的各个方面。从城市噪声到废水、废气、废渣,从近海污染到内陆污染,从乡村污染到城市污染,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范围越来越广,内容大大丰富。”[1]由此可见,“绿色版”突破了早期单一的环境新闻报道主题,更加重视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新闻报道。

其次,《南方周末》绿色版各报道主题之间平衡报道,虽然其中的环境与污染所占比例最高为30%,健康、食品安全、城市方面的报道所占比重各为17.6%、16.3%和13%。由此可见,各个报道主题类别所占比重相差并不悬殊,在主题分布中较为均匀。

(二)报道地域分布均匀,具有国际意识

“绿色版”将国内环境问题视为重点,国内报道总篇数为193篇,国外报道篇数为23篇,虽然总数不是很多,但是《南方周末》绿色版有有放眼全球的意识。正符合老人“放眼这个星球,记录并推动这个国家的绿色进程。”[2]

第一,近年来,国际间的环保合作正在广泛的开展,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帮助,而且随着环保意识在国际间的普及,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保,一些国际性环保组织,常年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普及和推广环保知识和意识,这些工作为缓解环境恶劣的局面提供了一定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和破坏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3]如《日本“地沟油”去哪儿 南方周末亲赴日本探寻》、《法国:大刀砍向机动车 灰霾攻陷巴黎》等等。

第二,“绿色版”环境新闻在国内地区分布广泛,“绿色版”国内地区报道涉及32省市,范围广泛。其中东部发达地区居多,可见这些发达地区是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的重点。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对海南、西藏等较偏远地区的报道得少但并不代表问题不严重,我们更应该注重防范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不是等污染过后才开始注重。

(三)报道类型多样,深度报道居多

《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报道主要包括消息、评论、人物专访、深度、图片、读者6种。其中深度报道最多,人物专访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绿色版”类型比较丰富。

一是深度报道是《南方周末》“绿色版”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受众群体定位决定了其要深度报道。主要有四类受众群体,一是政府决策者、政策参与者,二是行业、产业界人士,三是公益人士、环保人士,四是关心环境的精英读者。这四类读者均是“绿色版”的核心读者群,对倡导绿色环境有共同的期待和心愿。也只有深度报道才能创造不可替代的阅读价值和吸引力,也是绿色版区别于一般类报纸新闻报道的主要特征。

二是其中的人物专访报道也是一大优势特点。环境类的新闻报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够了解相关术语以及现象,所以《南方周末》“绿色版”开通了《厅长时间》等环节对其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解答。如《“不能指望改革刚一年就解决所有食品安全问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韦波》从这些报道里面可以看出,有一些专业知识是一般非专业人士所不了解的,也不可能给出权威性的回答,所以有关专业人士的真知灼见能够让读者在特定的环境问题上有所启发。

三、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对文本的内容分析的探讨,可以得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涉及面较广,重点突出了环境问题中人类活动的参与要负很大一部分的责任。环境问题虽然有天灾,但是人祸是其主要原因。《南方周末》“绿色版”承担了媒体应承担的责任,除了警醒人类要爱护这个星球之外,也呼吁人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和行为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报道区域以国内为主,同时也涉及了不少国际性报道内容。国际性的报道主要涉及到一些侧重于讨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国外先进国家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比较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通过国外在治理环境问题上的前车之鉴,为我国在治理环境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避免少走歪路。

第三,大部分的环境报道主要以深度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形式是对某一特定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调查,最后以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调查性报道和人物专访形式报道出来。不会刻意追求新闻时效性,而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报道。虽然不刻意追求时效性,但是环境报道也注意紧跟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开展报道活动。

按照麦奎尔的界定,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主要存在描述并比较媒介产品、将媒介与“社会真实”做比较、评估媒介表现、评价组织偏见、受众分析等几个层次。[4]由于《南方周末》“绿色版”在其设置上有其独特性,缺乏相应的对照物。本文研究仅限于对其本身进行内容分析,从而所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高立鹏,唐秀萍.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J].新闻记者,2002(09)

[2]为绿而生[N].南方周末,2009-10-8-B09

[3]赵霏.绿色的动员力量——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传播活动浅析.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an.net/article.phpid=2900

[4]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琴(1991年5月4日),女,侗族,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改革开放以来幼师学前心理学教材发展演变历程
“老人摔倒”新闻正面报道的负效应研究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