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体会
2015-10-21徐柏华
徐柏华
初中英语课程学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性、基础性、适用性和交际性等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以及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英语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必须针对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结构单一以及其内容比较偏窄、学科知识面不廣等等的问题,对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全新的设计,将其设计成为一门内容具有广延性、整合性,弹性强、选择性和适用性更大,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培养等等的新型的课程。
1. 传统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传统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师来讲,他们只注重“小课堂”的“教”,而很容易轻视“大课堂”的“学”,因此,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也经常被大多数人成为课内的“小课堂”教学内容。在这种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被人为地赋予一种封闭性,这使得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不仅脱离了生活,更是脱离了实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学习的氛围,大多数的学生是很难学好的,因此,有太多的学生觉得英语太难学。除此之外,在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只注重一些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以及一些英语单词的死记硬背,他们并没有从社会生活里教会自己的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对语音、语调进行讲授时,英语教师应该先将初中学生引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来,通过利用听录音以及看英语新闻,或者是看英语原声电影等方式,将自己的英语课堂内容更加生活化,充分的使得初中学生能够感悟初中英语语言的魅力,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乐趣。第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注重英语课程的模式化,而使得英语课程的弹性化以及灵活性被轻视,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方法模式化等等的问题使得初中生对初中英语的学习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具有针对性以及多元性等等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实施“一纲多本”或者是“多纲多本”的灵活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方案,不断的培养初中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意识,为初中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接触英语知识的机会,使得初中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摄取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以及其实用性。
2.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体会
第一,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般而言,培养兴趣主要取决于主体本身的条件以及客观刺激物的条件者两个因素。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英语授课时,应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动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兴趣在我们的学习以及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因为英语本身就是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语言。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讲,应该善于利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有限时间,给初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此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加强初中生英语语言信息的刺激,引发初中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培养学生敢说、愿说以及会说英语的能力,以培养初中学生在口头上以及书面上都能够灵活的运用初中英语,和别人进行交际,以提高初中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三,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指的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地按照某种形式进行学习的特殊倾向。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来讲,他们应该根据初中英语学科的实践性较强这一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自助的借助学习工具书以及参考资料等等进行自助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初中学生学会探究的能力,积极的引导初中学生善于质疑以及善于思考同时还能够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习惯;间接地消除初中学生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的惰性心理,培养初中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导墅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