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病房中群体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

2015-10-21张丽敏徐月月李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病心理干预心理护理

张丽敏 徐月月 李蕾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职业病的患者16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8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上心理疏导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职业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对记录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病患者出现情绪障碍时除了积极治疗疾病外,应根据实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关键词】职业病;心理干预;护理;心理护理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等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人为的疾病,它与人类的职业活动以及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干预效果直接有关。现阶段全国发病人数在逐渐增多,从而也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弱势群体职业病现象尤为严重[1]。多数职业病患者由于对于自身疾病认识不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症状加重,患者会出现恐惧不安、抑郁、消极,认为自己的病是不能治愈的。害怕有后遗症,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职业病若是早期诊断,治疗及时,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本实验对职业病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及护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职业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主要是确定法律责任的问题,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政策性。职业病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诊断程序的法定性。笔者随机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经过相关标准诊断治疗的职业病患者16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8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为(35.23±3.53),其中患有尘肺23例,职业性皮肤病20例,职业中毒15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例,职业性肿瘤10例,职业性眼病7例,其他职业病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36.45±2.53),其中患有尘肺25例,职业性皮肤病10例,职业中毒22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例,职业性肿瘤5例,职业性眼病6例,其他职业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有效并积极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中的职业病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治疗,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医学知识教育,介绍职业病的诊断过程是按国家标准并且通过了专家会诊而诊断的,对于某些特殊的职业病的症状对患者耐心解释、说明,从而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因为职业病本身是由于职业因素形成的伤害,在过去,基本上只认为是身体伤害。而在人文价值观强烈的现在,也会考虑到心理伤害[2]。所以护理人员会与患者建立良好平等的医患关系,加强自身的修养,积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让他们心理方面得到平衡,自尊心受到尊重。并且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帮助患者与其他病友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让患者从内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职业病患者進行心理护理治疗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职业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程度进行评估,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治疗效率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通过对满意度调研,对照组职业病患者对于心理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2.5%,观察组为93.8%。对照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等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人为的疾病,它与人类的职业活动以及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干预直接有关。职业病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方法以及治疗原则都与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病患者除了有身体疾病外,还有多种心理变化,患者多数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并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症状加重,患者会出现恐惧不安、抑郁、消极的心态。并且大多数患者会有失落感,这类病人多数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从而使得职业病患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此,在对职业病患者进行正常的身体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治疗。通过本次的实验结果得知,在临床实验中,护理人员通过与职业病患者进行沟通,增进双方之间人际关系的心理交流,使患者精神上得到鼓励,心灵上得到尊重,在治疗方面耐心认真的态度,对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抑郁、消极的心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从而得知,职业病在临床中,护理工作不仅仅包含对患者身体上的治疗,也要包括对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应根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周玲.职业病房中群体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8).

[2]农晓露.老年病房低年资护士夜班护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1,(3).

[3]冯伟,刘伟,姜奥.ICU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1).

猜你喜欢

职业病心理干预心理护理
职业病
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