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探析

2015-10-21刘世哲陈香丽付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常规

刘世哲 陈香丽 付莹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3.56±10.54)分,高于对照组(67.86±10.36)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85.46±10.54)分高于对照组(66.54±13.54)分,并发症发生率22.00%低于对照组42.00%,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教育

临床上实施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本文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进行疾病确诊,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男性疾病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段在7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4±10.23)岁;而观察组中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段在8岁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2±10.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疾病情况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即给予患者常规的临床药物、饮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即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于患者住院第一天开始直至出院后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行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 饮食护理 患者进食高压无菌饮食。食品选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原则,忌酸、冷、硬、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1.2.2 用药护理 患者入住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无菌层流病房,床旁备齐各种监护设备,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及流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

1.2.3 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为患者洗澡、洗头,更换衣物及床单。洗浴时注意为患者保暖,防止受凉。定期为患者剪指(趾)甲,避免抓伤皮肤。长期卧床的患者,建立翻身记录,防止压疮的发生。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嘱病人饭后漱口,多饮水,必要时用含抗生素的漱口液。口腔内有出血、牙龈增生、牙龈渗血或溃疡的患者行口腔护理后给予口腔紫外线照射。肛周及外生殖器于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洗净,再用1:5000的含氯消毒液坐浴15~20min,每日更换内裤,女性患者经期时更应注意经期卫生,禁止盆浴及坐浴。

1.2.4 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该病治疗病程比较长,患者易产生消极情绪,所以树立一个与病魔长期斗争的信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不少患者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病人亲属及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仔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两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采取百分制,患者的评分越高则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较高,而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胃肠道出血等,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患者输血依赖。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正规的宣教及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预防出血的意识。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减少了出血的风险,减少了输注血小板的次数,输血小板的间隔能延长3天左右,减少输血带来的风险,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节约了社会资源。

1.4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采取χ?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本次试验数据结果可以得知,对照组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差于观察组,且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00%也小于观察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临床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之一,在对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护理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而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为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有意识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

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时,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对病房环境、设施等进行介绍,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3]。另一方面,辅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在进行疾病检查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讲解,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以较好的心态进行疾病治疗。患者住院后,通过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疾病并发症及相应的应对措施[4]。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知识的讲解,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告知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使得患者能够对药物治疗有一定的重视。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药物正确使用方式,另一方面,应尽可能注意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定期复查[5]。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有意识地改善其日常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本次试验数据结果也可以得知,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相较于常规的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菊,王岩,毕秀兰,等.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66-167.

[2]毛小培,姚斌蓮,周郁鸿,等.美罗华联合ATG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402-1404.

[3]崔振珠,冯妍妍,张带带,等.健康教育路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2123-2126.

[4]李小波,申少卿,田丽,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行心脏异物取出术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17-1018.

[5]张红,王锦云,李娟娟,等.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2):29-30.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常规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盆底超声在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常规之外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你对贫血知多少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破常规 获巧解
三黄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