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探析
2015-10-21连燚
连燚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注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本着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园林中植物保护,不仅可以使园林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在品种多样化和种苗本地化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要争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本文从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讲述,分析了园林设计中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提出了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的理念、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的概念、坚持品种多样化,生态系统稳定增强植物免疫力和合理搭配植物,注重栽植的密度。
【关键词】城市园林 设计 园林植物 保护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以及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利用园林生态中病虫害、植物、环境、天敌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遵循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尽力将各种各样的园林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构成有序、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永久利用的目的。
一、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注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本着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园林中植物保护,不仅可以使园林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应该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依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发生,以及发展的环境要求,认清影响植物病虫害消长的主要生态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营造一种不利于病虫害孳生繁衍,利于病虫害天敌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条件。由此可见,研究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预防措施
(1)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必要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的数量,严格控制跨地区、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目前尤其要尽量减少大树进程、南树北调。本地采收的种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经过一定的耐性、抗性考验,播种或栽植后,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表现出比较强的抗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
(2)针对树木的生态习性,合理的对树种进行规划。设计在园林绿化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自然环境因子,尽量避免自然环境因子带给植物的病害。
①气候环境。园林设计时,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当的选择适于栽种的植物。大连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兼有海洋性气候,常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中,落叶乔木有国槐、龙爪槐等;灌木类有连翘、紫薇等,而草皮则以种植冷季型草皮为主。
②土壤环境。中国土壤资源丰富,拥有砖红壤、赤红壤、棕壤等十数种类型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则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适地栽种植物。例如:杜鹃、杜仲等喜pH值在5.5~6.5之间,含铁成分较多的酸性土壤;黄杨、合欢等则喜pH值在7.5~8.5含钙质较多的碱性土壤,而靠海边的可溶性盐类盐土,则适宜种植黑松、圆柏等抗盐碱能力较强的树种。
三、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的理念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营养空间,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相克。有些树木犹豫习性互补,体内分泌物相互利用,和谐共处,称为相生。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树种搭配,认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充分利用树种互利的以免,种植相生树种,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四、 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的概念
设计栽植密度过大时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一个而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中過多的设计模纹色块种植,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违背自然规律,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滋生病虫害,且不易进行防治,也缩短了植物更新期,导致绿化“时装化”的不利结果。
五、坚持品种多样化,生态系统稳定增强植物免疫力
在坚持物种本地化前提下,还要努力做到品种多样化。品种多样化是指选择植物时应尽量多选用一些物种,同时要兼顾各种植物类型。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片面种植单一植物的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品种多样化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像北方一些城市大批单一种植杨树、国槐,蛾类食叶害虫和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而南方沿海城市片面大量种植桉树、椰子树,也发生了较棘手的枯枝病、椰心叶甲等病虫害问题。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在品种多样化和种苗本地化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要争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当、景观优美,又要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种植结构。如:梨和桧柏互为梨桧柏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无疑会利于锈病的发生;危害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的桑天牛、星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喜食构树等桑科植物的嫩枝皮,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会有利于天牛的发生,合理的搭配,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不同植物间的特点,不仅应该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保护,使城市园林植物可以健康生长,而且还要既有一定的观赏性。本文从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引出对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采取措施的阐述,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设置,使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可以更加为人类提供观赏平台,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航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 北京农业 2014(30)
[2]陈 璐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4(3)
[3]郭伟红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