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规划问题分析与研究

2015-10-21姜山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规划设计

姜山

摘要: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一条城市道路好坏,不仅看其在交通方面的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还应看其规划设计中对“人”(车)的关心,从宏观控制到细部处理的精心程度。本文主要就城市道路规划性质与规划宽度以及道路横断面设计人性化的体现进行了详细论述,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人性化

前  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很多城市的主要道路都面临着堵车的风险,极大的加重了交通污染。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车)安全和人居城市环境的好坏。而所谓“人性化”含义即: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人(行人和司机)、周围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从而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经济、便利和舒适的要求,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一、城市道路规划性质及道路规划宽度分析与研究

1.城市道路规划性质

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是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1995 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把城市道路划分为:①快速路;②主干道;③次干道;④支路,4 个功能不同的等级。此外还可以有自行车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轨道交通、商业步行街等。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城市规划文件中可以看到“商业性干道”、“综合性干道”、“交通性主干道”的术语。可见城市道路规划从分类上发生了改变。“道路一旦建成即固定,并占據一定城市用地,沿街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等有关市政设施也都跟着道路的布局而相应固定下来。”这说明:规范可以修订,规划可以修正,而已规划并建设的道路的性质、规范红线宽度大多是固定下来了。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老城区和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建设的城市道路。有关规划道路性质的问题源于对城市道路称之“路”还是“街”的思考,应如何协调好交通需求与城市环境的问题。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种植地带,使古代城市道路的面貌起了重大变化。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街”的来由。“我国习惯将主干道建设得很宽,中间车行道上的汽车和自行车交通量很大,在主干道的两旁设置大型商店和公共建筑,吸引大量人流,目前许多城市采用几道栅纵向分隔的办法,以阻止行人穿越道路,来提高车速并保证交通安全, 但对商店顾客和公共交通乘客形成很大不便。为此,希望将吸引人流多的商店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次干路上,使主干路主要发挥通行车辆的交通功能。”新规范明确早期规划建设的“商业性主干道”的事实,和把“街”式的道路加纵栅改造成兼有交通性主干道的弊端, 对城市经济和城市风貌有一定的影响。

2.关于道路规划宽度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交通流量远远超出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规划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不能满足要求。现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90),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和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297) ,执行对于大城市主、次干道不同设计车速所对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宽度。

二、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体现人性化问题分析与研究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人性化设计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横断设计中首先应确定行车安全的需要和行人通畅安全的需要,应结合平、纵面线形来确定横断面形式,以确保人(车)安全。这是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的最重要步骤。当平面线形有会车视距不足的小半径弯道路段时,应设中央分隔,以确保行车安全。如前所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规划红线宽度不足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的情况,许多大城市出现高架路式道路,而一些城市在市中心区街道上则采用设纵栅分隔加大通行能力, 同时用压缩绿化、人行和自行车道宽度的方法来增加机动车道。有些城市把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并道,使行人缺乏安全感,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同时亦不符合交通组成之一自行车族的需要。在许多城市虽然随着公交发展,小轿车作为私家交通工具迅速增长,自行车交通占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将客观大量地存在。对于城市快速路横断面, 主路与辅路之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也可在局部路段采用阶梯式横断面,这种变化的断面有利于半通视过街地道的布设。

三、行人过街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行人过街通道有地面斑马线式和自行车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形式,人行过街通道的位置应结合行人过街的需要,一般在道路两旁吸引大量人流的学校、商场、剧院等公用建筑的附近应布置,同时要考虑公交换乘的需要。行人过街通道间距应根据需要确定,如布置不当,必然给行人过街带来不便,甚至发生“翻栅栏过街”的不文明和不安全的现象和“打的士过街”的笑话。因此,合理地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无信号灯班马线通道应在来车方向给人车一个安全视距,视距区内绿化应配合种植低矮灌木或草皮。车道数大于等于双向 6 车道时应在中央画出黄线待行区, 使行人过街不必一口气通过,尤其对老幼过街有一个安全感。

四、道路设计与城市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

1.交通要顺畅

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景观因素均要在道路功能正常的前提下, 即交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试想在人车处于拥堵状态之下,有谁还有心情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首先是交通要顺畅。

2.道路上的构造物

构造物主要有立体交叉、高架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立体交叉选型首先考虑交通需求, 但同时应考虑立交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一般立交规模越大,对其周边环境影响越大,如果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心区建一座大型立交, 这肯定会使市民感到突兀,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有在大城市中心地带结合地形修建中小型部分互通型立交, 解决了交通问题又改善周边环境。

3.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城市把中心城“街”式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滨江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设计,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街”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福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M].福州市计委,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人性化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百度Apoll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