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015-10-21杨亚平
杨亚平
摘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质监体系逐步完善,机构逐步健全,职责逐步明晰,交通建设质量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和充分发挥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然而,质量监督工作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与庞大的建设任务和快速发展的建设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受政府监督性质和体制等各种因素影响,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建设环境复杂、监督手段匮乏、监督效果不佳等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监督的发展和效力的提升。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因此,有必要对质量监督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
前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质量监督的对策。
一、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从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工程质量总体在提高,而且在逐年提高,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交通建设质量还有不小差距,同时,质量监督工作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下决心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将来无法交待。从质量监督的责任出发,本文认为当前面临的问题有几个方面。
1.质量监督体制尚不健全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下设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监督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更新受经费制约较大、缺乏灵活性的运行机制等等,体现在监督工作中的弊端和问题主要有质监人员构成不尽合理、仪器设备不足或落后、专业技术力量不强等。作为地方政府领导下的交通部门的一个单位,如果遇到地方政府不讲客观规律、盲目抢工期,带来质量隐患,应该怎么办?这也是目前质量监督体制下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质量监督队伍总体力量还较薄弱
目前全国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均建立了质量监督机构,绝大部分省建立了地市级交通(公路、水运)质监机构,全国共有省级质监机构36个,市级质监机构335个,专职质监人员4100 多人。全国每年在建高速公路2万多公里,路网改造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10万多公里,港口建设每年600亿。如此大的建设规模,就现有的监督职责,监督任务已是非常繁重。与建设目标要求相比,监督队伍的技术力量薄弱;与建设任务规模相比,监督队伍的整体力量不足;就监督工作性质、作用而言,监督定位界定和授权不清、经费来源不一、不稳定,监督工作力度受限。
3.质量监督工作手段单一,技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0 多年来,质监机构在质监手段方法上的发展创新速度未能跟上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高水平的桥梁、隧道等结构工程和综合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运用,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的监督机构其监督手段基本还停留在眼看、手摸、查查资料、提提要求等,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现场检测,也是有限的辅助手段,主要工作方法的革命并没有完成。监督检查很多是流于形式,监督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监督效果不佳。从质监人员技术业务水平来看,大多数质监机构直接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队伍,表面上人员的学历层次上了好几个台阶,但因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因而也未能很好地实现政府监督工程质量的初衷。
二、加强和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的几点对策
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切实把握。只有把形势看清楚,分析清楚,针对现有的力量和要承担的任务,依据有关方面授予的职责,综合分析、确定工作目标,才能抓好质量监督工作。也只有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提升监督理念,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才能适应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1.抓住改革机遇,健全监督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质量监督应当抓住机遇,结合自身发展趋势,不断深化质量监督机构的改革。一是将质量监督机构纳公务员法管理序列,明确质量监督执法地位。二是为了有效防止地方政府不合理的行政干预,积极探索质量监督机构从地方政府部门脱钩,由省级质量监督机构统一管理,构建以省为中心的大监督网络。三是对质量监督的职责与监督范围要有正确的定位。
2.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实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支撑,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内设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形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利用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查阅工程监管情况和实现动态管理,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监控,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能够随时调阅有关信息,及时了解下级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能够实现上令下达和日常办公,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发挥监管实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3.争取专项经费,创新检测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作为国家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也应该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下,着手于运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为监督工作服务。质量监督机构应与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阐述试验检测、现代科技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添置和更新先进的仪器设备,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4.改进质量监督工作,创新监管模式
4.1是坚持不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仍然是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监督行为属于政府行为,体现政府意志,通过监督,体现政府对工程管理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要按照质量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对质量行为、施工工艺、实体质量的监督,提高监督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4.2是加强质量动态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质量动态报告是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的真实反映,是分析判断质量状况、解决共性质量问题的基础,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质量报告工作制度,通过对质量检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得出对工程质量真实的总体判断,进而对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和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4.3是探索推行巡查制度。笔者认为,多年来沿袭的以项目为单位、定点监督为主要方式的监督做法存在不少弊端,有些质量监督机构只注重对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进行监督,而不愿意过问不办理质监手续的项目,导致自觉守法的项目被反复检查,而故意逃避监督的行为反而无人查处。实施巡查制度,对管辖范围内的项目进行不定期、不告知的随机巡查,同时,质监人员进行巡查不是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而是为了发现责任主体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加以处罚,目的是确保企业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
4.4是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监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监督管理工作应及时调整思路,市场可以调节的应该交给市场,可以依靠社会监督制约的,就要充分利用。随着形勢发展,一方面应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也纳入责任主体范围,同时,几方责任在层次上应有所不同,在今后质量监管中更要逐步突出建设单位的第一责任。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比较发达、中介机构比较成熟的地区,要重视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发展的支持,充分依靠、发挥它们对质量监督的技术辅助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其履行质量责任情况的监督力度,以此来达到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实体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目的。也就是说,质量监督机构不应对工程质量作任何直接的合格评价,而是通过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所作合格结论进行抽检核查的方式来间接达到调控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对策,社会部门,政府部门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多方协调,以此来保证交通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锦莲.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法研究与探讨[J]. 湖南交通科技,2004,01:113-115.
[2]董军.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形式及方法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4,11:27+31.
[3]王恒玲.工程质量监督的作用与完善[J]. 中华建设,2014,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