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组织分析
2015-10-21曾小栩
曾小栩
【摘要】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其度假村的建筑主要表现在建筑空间组织和自然景物的适应、融合,使自然景物与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物融为一体。对山地及滨水地带旅游开发和旅游度假村建筑设计进行探索,结合旅游学、景观建筑学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组织;自然风景
山地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其他区域的地形结构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基于山地条件下的旅游度假村建筑设计,除了要考虑建筑空间组织和自然风景的融合以外,还需要考虑基于山地区域下建筑的稳定性设计。在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组织中,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需要考虑山地和滨水地带水体的结合以及周围自然风景的适应[1]。
1、规划山地和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布局
1.1区域地理特点
山地旅游度假区域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有山顶、山麓和山躯的不同,由于山顶、山麓和山躯的海拔高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山顶的视野较为开阔,但是也因海拔的影响,山顶的气温相对而言比较低。于此相反的山麓地区,该区域的海拔相对比较低,因而地势较为平缓,周围环境优美,有天然的湖泊、溪流,适宜旅游度假村的修建。山躯地区是较于山麓和山顶之间,该地域的视野和山顶相比较为闭塞,尤其是在凹形地段。此外,山躯区域的地形呈现的凹凸变化,虽然没有山麓地区的平缓,但也没有山顶区域的陡峭。凹形区域可以塑造一些宁静悠远的环境,凸性地段因于山脉相连,可以塑造一些开放、热列的环境[2]。
1.2空间布局设置
因为山地地段的环境是随着其海拔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山地区域的自然风景因为山地空间走向的不同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要保持山地的这种自然风景,使自然建筑的空间组织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那在山地度假村的建筑设计上,其空间组织应该按照山地的空间走向进行规划设计,在保持山地空间架构的基础上,搭建度假村的空间结构。
1.3 建筑空间与自然风景相融合
建筑空间组织和山地地段自然风景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山地度假村的建筑区域的延伸和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因为山地度假村还需要考虑在不破坏周围风景的基础上,将建筑组织设计与自然风景相互结合。从游客的视觉上来看,山地的旅游度假村会在游客逐渐靠近度假村建筑的过程中,其视觉面积也会随之增大,根据游客的视觉角度。基于此,按照山地的区域结构在建筑空间组织对度假村的高度进行控制,在视觉上给游客一个美的享受,因为山地与滨水度假村建筑空间周围有湖波、河流的因素,还会形成建筑群体的倒影,能使山地与滨水度假村在视觉上占据优势,但为了保持视野画面的和谐感,还应该在山麓区域加入一些视野吸引力较强的景物,能使建筑物在游客的视野中呈现一个较为和谐的画面[3]。
2、剖析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空间组织
2.1建筑空间组织与地形地貌的配合
山地的地势结构多数都是斜坡式,这对旅游度假村的建设来讲,为了保证建筑群体的安全稳定性,需要对山地区域度假村的建设位置进行适当的改造。例如采用柱架结构支撑建筑地面,完成山地旅游度假村和建筑空间组织的结合,这样的建筑一般是建筑在湖泊的附近,既能和周围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又能增强旅游度假村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山地中的台地是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台地区域的建筑设计多数是采用开挖山体的方式,然后对开挖部分进行回填,为了加强建筑的稳固性,还可以在建筑结构的外墙加入挡土墙。此外,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必然离不开植物茂盛区域,为了保证该区域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组织的的协调,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景观原貌。
2.2科学设计滨水地带建筑空间
根据对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研究发现,山地与滨水的度假村建筑的空间组织属于陆地和水域建设的结合,因此在度假村空间组织的搭建上除了考虑山地地段山顶、山麓、山躯的设计以外,还需要对滨水区域的建筑空间进行有序的规划设计,滨水地带因靠近水域,能带给游客一种宁静,减轻城市中的工作压力和舒缓浮躁的情绪。因而,滨水区域常常是游客游玩的旅游热点,鉴于此,游客在滨水区域的建筑空间组织上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游客的安全性,二是滨水地带呈现给游客的最佳感受。此外,滨水区域周围的景观也要列入景观的规划保护区域之内。为此,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既要做好滨水地带和陆地区域的协调,还应该注意水面与山地特殊地貌区域的结合,并从多个不同的视觉角度对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进行规划,即从俯视空间、水平空间、内向视觉空间这三个视觉角度进行整体的建筑空间规划[4]。
在以上三个视觉角度的设计上,尤其要注重俯视空间的建设。因为俯视空间大部分是游客在山顶上对旅游度假村的视觉观看。在这一部分的视野中通常看到的多数是自然景观,因此,设计人员在空间规划上,应突出建筑整体和自然的协调。然而,基于山地和水体的不同,水体空间会呈现多层次的变化,所以建筑设计中建筑空间组织应该随着其周围水体的变化呈现与之相适合的空间变化。
2.3建筑空间组织和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
山地与滨水地带建筑空间组织包含陆地和水体两个不同成分的规划。而且在旅游度假村的空间组织上还需要考慮到与自然风景的融合,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应该有一个大体的重点规划,例如在水体较多的地区,该区域的建筑空间组织应以水体为主,在水体为主的空间组织,强化水体和周围自然风景的融合,减少对周围景观的破坏,减少人工的雕琢最大限度地呈现自然之美[5]。
其次,因为该区域是旅游度假村的空间组织,所以除了自然景观之外,必然会有一些休憩设施的建设,例如水榭和亭子,这些建筑设施都是建立在水中,因而对周围水域可能会产生轻微的污染,这就要建筑人员加强对水域环境的保护,减少建筑物修建造成的水域污染。必要情况下,可以利用周围的地形条件,避开水域地区,选择一些天然的休息区域进行建设,还能节省旅游度假村的工程造价。
3、结语
山地和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它点缀或强化了山地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较佳的观景条件,是人们的观景点。在山地与滨水区域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协调性以及视觉角度的和谐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景观,创建一个兼有景观和观景意义的度假村,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东.谈旅游度假村建筑的生态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54-155.
[2]陈志勇.从皇姑浴温泉度假村建筑、规划设计看山地建筑设计[J].中外建筑,2010,(8):145-147.
[3]陈祺,张正平,杨斌等.“桃源”:文化型度假村的灵魂[J].华中建筑,2015,(4):41-45.
[4]胡文娜,刘栋.非洲生态型旅游度假村建设初探——以肯尼亚、津巴布韦和南非为例[J].华中建筑,2013,(10):117-120.
[5]韦雪珍.浅论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以百色市澄碧河沿岸度假区空间设计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5,(9):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