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别人体”

2015-10-21狼小蓓

意林绘阅读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谦古人对象

狼小蓓

源起

攀比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属性,存在得几乎与人类社会一样久。因此自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天,“别人体”便有了生发的摇篮。而中国人的自谦美德自古就有,于是,天性爱攀比但又懂得“谦屈”的中国人自古就知道灵活运用“别人体”——自己的儿女叫“犬子”“小女”,而别人家的孩子叫“令郎”“令嫒”;还有自己的房子叫“寒舍”,而别人家的房子叫 “贵府”……虽然古人的内心想法跟嘴上说的谦称未必一致,但这确实可以算得上中国最早的“别人体”了。

发展

进入白话文时代后,由于攀比和自谦这两种传统依旧根深蒂固,国人怀着删繁就简的原则,将各种文绉绉的“令郎”“尊夫人”统统简化成了一个定语——“别人家的”。于是,我们有了“别人家”长得帅、脾气好、又会赚钱又疼老婆的老公,有了“别人家”会读书、有颜值、又不顶嘴的孩子,有了“别人家”发高薪、不发火、又爱放假的老板……和古人不一样的是,现代人说起“别人家”的时候,往往伴有怨气和怒火——“别人家的××”成为一种攻击“自己家的××”的固定武器。

别人体的跨学科解释

“别人家的××”归根到底表达了一种说话人对自身(说话对象)情况的不满,隐含着“将自身(说话对象)与别人家相比,人优我劣”的意思,但它通常只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存在,非事实判断。从根源上说,这是一种攀比行为,一种虚荣心理,起源于人本身潜意识里的动物性。

用人话来说,“别人体”可以翻译成“你必须……”,可以视作说话者对说话对象的一种训导和期待,说话者从说话对象的利益考虑,希望说话对象的行为不要偏离群体的标准,这样就不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本来嘛,在许多情境下,多数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就是一般人最可靠的参照系统,所以“孩子听话成绩好”“老婆漂亮温柔”“老公赚钱贴心又帅气”等就成为多数人价值观中的“美好事物”——所以爸爸妈妈对你说出“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其实也是出于对“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你的一种隐忧,怕你的行为背离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从而偏离群体,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压力——尽管变态,但这就是爱!

结语

当然,基于如今的网友早已具有勘破一切的洞察力和无所不能的恶搞能力,“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老板”等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早已不再具有杀伤力。只有脱离了网络语境也依然存在的“别人家孩子”威力犹存,并将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存在的年头里,继续无止境地折磨一代代祖国的花朵。当然,你也可以教小朋友们这样回应,“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你……”“哇!好牛气,那他長大以后就可以天天吃辣条啦!”

猜你喜欢

自谦古人对象
神秘来电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日语自谦语I、II的语用分析
——兼论自谦语的分类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敬语解惑(4):两种自谦语
敬语解惑(5)——自谦语的误用及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