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性研究抗高血压药物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2015-10-21李臧英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0期

李臧英等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首先调查近8年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并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785例,回顾性分析785例患者的详细病史资料和抗高血压的用药情况。结果 未用药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远远高于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低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心脑血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心脑血管事件;回顾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0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当今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从2010年我校“高血压病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课题组,开始了抗高血压药物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借以初步认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应用各种不同降压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进一步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线索[2]。

1.2 研究方法

心脑血管事件界定:心脑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事件和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主要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未分类脑卒中;冠心病事件主要含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3]。

调查方法:2010~2011年对当地10个城市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病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研究方案调查出近8年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60~65岁的患者796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查阅患者病历、家属病史回顾、患者所用药品实物查看等形式,搜寻这些患者的详细病史资料和抗高血压的用药情况。调查过程中排除11例患者,其中不清楚是否有高血压病史6例,抗高血压用药情况不清楚3例,用受体阻滞剂治疗1例,仅用利尿剂治疗1例,实际可供统计分析的患者785例。

1.3 一般资料和用药情况

785例患者中,男397例,女388例,年龄60~65周,平均年龄63.42岁;高血压病史5.5~21年,平均高血压病史14.5年;其中158例虽然已经相继死亡,但其详细病史资料和高血压用药情况已然调查清楚。785例患者均有经医院确诊的高血压病史,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均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确诊。其中,比较规范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有140例,作为用药组;不规范用药或者长期不用药治疗的645例,作为未用药组。

用药组按照患者主要、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类别,分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中枢作用药物及其复方制剂5种类型。在这5种用药类型病例中,有部分患者使用过利尿剂或其它药物配合治疗,但一般用药时间较短、用药剂量较小而且时断时续,故而忽略。高血压患者长期、单纯使用利尿剂治疗的高血压病的仅为个例,故排除。

未用药组一部分患者长期不用抗高血压药物;另一部分患者用药极不规范,时断时续,药物品种较杂,无明显的主要药物品种,在整个病程中用药时间不足1/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用药组由于长期、规范地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构成比仅占0.18%;未用药组由于未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构成比高达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选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选用不同类别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构成比是不同的,构成比的顺序见表2。我们将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构成比进行两两比较(见表3),其中,第5项中枢作用药物与前3项相比构成比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项与第4项相比构成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结 论

长期、规范地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6];

在抗高血压药物类别的选择上,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心脑血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构成比偏低;用受体阻滞剂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稍逊于前者,但统计学上仍没有显著差别,今后仍需加强观察;用中枢作用药物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比前两者均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回顾性研究是属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本课题从已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并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结果)出发,然后追溯过去高血压病的用药情况,从而探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研究因素)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和对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以及保护和预防作用的大小。这是一种以“果”推“因”的研究方法[7]。

该方法收集病例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組织,收集资料后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因素的线索。该方法的缺点是获取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具体时间常难以准确判断,且易发生混杂偏倚,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体重锻炼、烟酒嗜好、心理家庭、高脂血症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8]。因此,回顾性方法只是对研究因素的初步研究,只能对研究结果提出初步判定。为了能够最终、更准确确定抗高血压药物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伟东.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4(4):146-147.

[2] 常玉倩.浅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120-121.

[3] 李新蓉.150例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3):267.

[4] 林炎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46-47.

[5] 刘莉莉,等.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107例合理用药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28-129.

[6] 黄晓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3):371-372.

[7] 阳少华.高血压伴心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J].当代医学,2012,18(13):38-39.

[8] 张 伟.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