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2015-10-21孙峰
孙峰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创新机制、科技基础条件、经营战略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改善技术创新条件,探索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等,以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条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技术创新模式
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获得66%的专利发明,完成全国74%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1],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随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的不断激发,其蕴含的巨大力量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和经济效用。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在技术创新中什么力量和要素推动科技成果从简单的构思设想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或模式,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努力程度。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的关键在于揭示其构成要素或者决定因素。这些要素是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的,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内驱力的动力要素之和。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依据经济学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学者们总结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机制的技术推动模式,既企业家技术创新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研究开发实验中科学技术作为内生因素的作用,会导致新生产模式和新市场结构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施穆克勒提出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是决定发明活动的速度与方向的主要因素[2],后来的学者们总结出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机制的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诺思提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机制的制度决定论,在他的研究框架中,组织变革是先于技术创新并决定其速度、规模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到了20世纪80年代,莫厄里和罗森堡提出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双重模式。我国学者张刚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傅家骥将创新激励分为国家宏观激励和企业内部激励两个层次。这些学说和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动因进行了分析。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分析。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及构成要素。该机制作为一种微观激励系统,激励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创新人员和技术创新管理人员,是通过运用组织激励原理,设计具有强推动力或激励力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是企业进行持续循环创新的根本力量。我国有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比如:海尔、联想、华为等都通过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从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该机制的构成要素有:第一,产权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于企业及企业人对利益的追求,所以,要形成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必须充分考虑和满足各种利益主体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依靠有效而合理的产权制度加以规范。明晰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界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利益关系,内化技术创新的外部性,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是最经济、有效、持续的激励制度。第二,企业治理结构。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众多因素中,最高管理层对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3]。对经营者行为的企业内的治理约束主要是由所有权安排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不同的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结构,进而决定了经营者的行为选择[4],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为经营者设计合理的持股水平和股权激励机制,强化董事会决策能力,弱化委托代理风险,保持股东和经营者之间良好关系等,可以强化经营者行为的长期化,调动经营者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经营者是拥有实现经济资源运筹和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本所有者[5]。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是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及资源的运筹和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投入知识、经验、事务处理所需的各种管理能力及企业家创新精神,并承担创新风险和压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处于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经营者组织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利益追求,这种利益追求除了通过优化治理结构,调整利益格局,为经营者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明确的利益导向外,还需要培植企业家精神。因为正确的技术创新决策需要经营者所具有的稀缺能力——战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对照国际著名管理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2001年在22个国家和地区对880位董事级高级企业管理进行的调查发现,认为保持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冒险、敢于创造、锐意进取等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关键的占到了98%[6]。我国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创业者、技术创新的带头人,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比如,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中星微公司总裁邓中翰。第四,企业经营机制。包括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着眼于长远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激发技术人员的持续创新热情的各种物质与精神激励机制;建立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和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建立学习培训机制,以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建立制度化的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相适应的对创新失败的补偿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增长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持续有效进行提供责、权、利、能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第五,组织设计和创新文化。企业组织的不同设计会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比如是否建立技术中心,采用怎样的创新模式,各部门分工协调、权责分配关系确立等,都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有關。组织的形式、规模和结构如果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能使企业资源更易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潜力大、发展快的领域,高效率配置创新思想和各种相关资源。目前,倍受推崇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扁平化的网络组织、团队组织、工作小组等,也是经过高新技术企业实践证明有效的组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为创新动力系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强、条件好、底子厚,制定了明确的创新战略,探索出了成功性的创新模式,不仅已经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对创新活动的收益有好积极的利益预期,而且内生而成的技术成果会产生技术创新中积累性效应,对创新成功性会有较高的把握,进而降低对创新风险的预期。更为重要的是前期创新带来的高额回报为进一步创新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创新带来得失败损失有能力承担,就是所谓的“赔得起”。按照创新的期望激励理论:激励力=效价×期望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创新的必备资源条件、创新的利益预期和创新的成功率的高低,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激励作用。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机制及构成要素。该机制作为一种宏观激励系统。包括:第一,市场力量。首先,市场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上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要以需定“技术创新”,有了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就有了创新价值实现的场所和明确的创新目的。其次,市场也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归宿点,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效率首先是市場效率,这种市场效率要最终体现在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结果—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标准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依靠市场机制,在市场上进行流转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7]。再次,市场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自主开发独有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核心技术或自主技术,并通过获得专利或技术诀窍保护而不被模仿,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改变市场竞争结构,可以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可以形成专利竞争优势,产生不同性质的租金。可见,市场机制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有效的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既可以诱发创新的冲动,减少创新的盲目性,还可以增加培植企业核心能力。第二,科技与教育发展。整个社会或者世界性的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涌现,促使企业只有进行创新,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品质上的优良性,才能不被市场淘汰,而且科技成果的涌现,尤其是知识性发明或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基础性和前期性作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比如美国大学在电子科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具有最强的研究实力和水平,为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研究成果。国家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同样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不论技术知识掌握还是对使用和改进技术的可能方式的了解,都体现在开发这些技术并促成技术应用的人手中。比如19世纪后期德国化工产业技术开发和产业兴起与当时国家拥有一大批受过大学训练的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是分不开的;美国在计算机、制药和化工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中丰富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第三,政府激励。政府通过对市场体系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制订和实施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公共采购、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发展、专利、放松管制等政策法规,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政府力量在转轨时期、鼓励中小企业步入技术创新正轨时期、弥补市场激励的不足和缺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许多地方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冲动往往来自于政府部门技术规划和技术政策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