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10-21卓麟

关键词:历史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卓麟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参与学习;通过启发引导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使学生能主动适应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把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学习潜能开发出来,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作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下面我就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和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我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时,分析日本战胜中国的根本原因的时候,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明治维新”的原始材料,明确要求通过阅读概括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结合中国的洋务运动来进行对比,效果要明显好得多。后来在检查阅读效果时,学生都能概括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

(二)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

善于思考才能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如我在讲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九一八事变时,设计了几个问题:1.九一八事变和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结果?2.战前和战后西方国家的态度。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否具有偶然性?4.三国干涉还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吗,为什么?这样通过层层设问,由浅入深,使学生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对待中国的态度,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讨论是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最好形式,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开放原则。教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间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相互启迪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中,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该怎样报道评价罗斯福新政初期的表现呢?”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那个时代,俨然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身份思索着答案,最后达成共识:罗斯福新政前期以稳定时局为主,后期逐步消除危机的影响,甚至有的学生还入木三分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可谓客观、公正、全面。当然,由于受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的限制,学生思考的结果或所持的观点不可能科学、合理,教师要从中发现其合理的因素并给予肯定;对于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荒谬的观点,教师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才会继续参与辩论。

(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例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历程,教材中没有归纳,散见于几个小节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启发学生不仅要归纳其发展的过程,也要对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

二、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参与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功能。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规律,适当进行调控,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都能参与学习。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教学就是一个好方法。由于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如生动直观的画面,悦耳的背景音乐,逼真的情境朗读等,从而把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例如我在《太平洋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引用了一段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录象资料,在炮火中,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场面宏大、惨烈,学生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二)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艺术的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尽可能清晰、准确、简练、生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我在讲《南京大屠杀》时,设计了一段语言描述: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南京老百姓在日军的铁蹄下被肆意奸淫、屠杀,日本的教科书居然把这段历史抹去,说是中国人在栽赃陷害。学生思想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进一步加以深化升华,“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伟大使命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客体服务于主体,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他们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总统山上的羅斯福》[J]; 沈为慧著,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10期。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