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俗共赏接地气,薪火相传显民风

2015-10-21陈钟文张冰钰

大观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陈钟文 张冰钰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宝庆烙竹画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8785

摘要: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宝庆烙竹画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从精神层面、活动过程层面以及活动结果层面展开介绍,分别介绍了宝庆烙竹画的文化价值、制作过程以及宝庆烙竹画作为艺术品客观存在的事实,以此来展现宝庆烙竹画的艺术特征;通过对宝庆烙竹画制作工艺的溯源以及对其现状的描写,形成古今对比,来展现它具有浓郁的地郁特色和传统民俗民风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烙竹画;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笔落世相渡风雨,画成天地泣鬼神。曾被王健教授的这句话所惊醒。笔落世间百态,摆渡风雨之中的灵魂,画成天地之间,则可达到惊天地泣鬼神之势。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有关宝庆烙竹画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从精神层面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宝庆烙竹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员,穿越历史的风雨,早已属于文化的一个领域或者说成为了文化价值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与人们通常信仰宗教和熟知的哲学、伦理等并列存在。这又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来看,狭义来说,宝庆烙竹画作为一种具有邵阳特色的文化展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被当地人民认同和传承;从广义来说,宝庆烙竹画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而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把它看作全人类的精神火炬之一,也不为过。由此,可以得出宝庆烙竹画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它是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

其次,从活动过程层面来看。什么是活动过程呢?即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

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宝庆烙竹画的主要是在竹簧上进行烙绘,竹簧是宝庆竹刻中最具特色的材料。它是竹筒内壁一层薄如蝉翼的竹衣,其质光脆,将其经过一系列煮、压、晒平、粘贴、镶嵌、磨光、拼合之后便可在上面烙绘。竹簧的选取一般会选择三年以上的健康美观的楠竹,根据个人爱好,习惯以及题材的需要来选择不同颜色的竹材。在作图之前需要刻线,即在竹簧表面刻画出艺术形象的草图。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起稿,即在白纸上作画。二是过稿,即在绘画好的纸的背面用铅笔均匀的涂一层,纸面向上,背面向下覆盖在竹簧的表面,用铅笔将画稿印在竹簧上。三是刻线,即在竹簧表面阴刻出画面的线框构图,为接下来的烙绘定型。烙绘则是用发热的烙笔在竹簧上烙烫。掌握火候,下笔要准确,提按、快慢、虚实、深浅、转折得当。通过使用勾、擦、点、立峰、侧峰、逆峰等技法烙烫出自然、和谐、精美的画作。最后一步是罩漆,罩漆是指在烙竹画绘制完以后,用板刷在画面上刷两到四遍聚酯清漆,使其经久耐用。加上边框等便于悬挂展示。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一副宝庆烙竹画就完成了。从它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它的第二个特征——取材于民间,表现的多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现实。

最后,从活动结果层面来看,也就是从已经成型的艺术作品来看。宝庆烙竹画则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经过历代以来的不断发展,吸收了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精华,与此同时,它又独具一格,自成一派,集观赏、实用于一体、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手法别致、讲究刀法技巧、意境完美结合,正所谓火针落竹上,丹青本天成。宝庆烙竹画在艺术表现风格上,追求将文人的闲情逸趣与诗情画意有机揉合融为一体,将艺人自身那种逃避现实生活,追求理想社会,追求恬静的世外桃源的心境,寄托于烙竹艺术之中;在艺术表现题材上,以江南的山水风光,楼台水榭、花鸟虫草,仕女人物,书法金石为蓝本,用诗书、画、刻并举的手法,用烙竹艺术反映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心声,从而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艺术情趣。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细致准确、生动传神的效果,将繁复的自然景物予以高度概括,赋予其人格化的个性,以小见大,刀简意骇,疏密有致,线条极具金石韵味。把画技与刀工融于一体,以刀代笔,变化多端,从从而使宝庆竹刻独具典雅、秀美、明快,飘逸的艺术风格,给人以逸静舒畅,热情愉快的艺术享受。从宝庆烙竹画的制作成果以及欣赏感受我们可以得出它的第三个艺术特征——客观存在的艺术品。

总而言之,言而统之,宝庆烙竹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一种心手相通的创造。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题材广泛、色彩高雅、画面纹理自然、独具特色。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因此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又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有关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第一,宝庆烙竹画的存在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保存,激发地方文化的活跃性。邵阳市即过去的宝庆府,地处湘西南,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造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我国竹刻艺术发展到明朝中叶时,已经形成以嘉定、金陵、宝庆为中心的竹刻派别。当时,宝庆竹刻已名震全国,后来又全盛于清朝乾隆时期。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有竹簧刻、留青刻、根雕、烙竹等种类,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技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心声。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宝庆烙竹画的传承,在新时代散发活力,对宝庆当地的人民起了精神鼓舞的作用,是宝庆文化的精辟指向标。

第二,宝庆烙竹画是宝庆的文化精髓,人民智慧的结晶。宝庆烙竹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采用中国画和民俗风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大多是邵阳本土的民俗民风的题材。已故老艺人刘德义就是以在竹簧上烙刻见长,他曾经创作出一批很有地方特色的烙竹作品。现代从事竹烙刻创作的代表性艺人是湖南省工艺画大师唐文林,唐文林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木板上创作烙刻作品,能较好地将雕刻和烙绘结合起来,加上有国画功底,擅于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绘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文人味和乡土味并存,题材多取本地的老建筑、老街道、民俗活动等风土民情作为创作题材,个性十足,收到了理想效果,作品曾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展获奖。宝庆烙竹的流行,正是说明了它作为宝庆文化象征的优越性,代表宝庆人民在历史的实践中所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三,宝庆烙竹画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于继承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发展的今天,宝庆烙竹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宝庆烙竹画其内涵发生了重大改变,许多优秀的烙竹画画家创作了大量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画作,邵阳市邵阳学院教授唐文林先生,着眼邵阳现代变化,根植宝庆传统,创作了《宝庆印象》,这幅描绘邵阳旧城老街繁荣景象的宝庆竹烙风俗画作品《宝庆印象》在2013年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上,该作品一举夺得百花奖铜奖。这种先进的大众文化,在新时代激起了广大邵阳人民的文化自豪与文化自信,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随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宝庆烙竹画作为文化改革切入点的强大生命力与特殊性优越性愈发明显,在新时代为邵阳的发展散发了耀眼的光辉。

第四,宝庆烙竹画具有浓厚的历史研究价值,对当代学者探索先人的生活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宝庆烙竹画是历史在艺术上的延续,文化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历代的烙竹画家根据当地的风俗民情创作了大量的传世名作,而画作本身所描绘的风土人情,为当代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意义深远。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两重身份的宝庆烙竹画,以越来越成熟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对宝庆烙竹画的传承与保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具有活力的年轻一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发展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希望经过我们对宝庆烙竹画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索能吸引到更多人和有关部门的注意,也希望我们的探索成果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薪火相传的文化体现的是民族凝聚力,望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唐文林、王艳萍,邵阳工艺美术[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