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2015-10-21邓万里
邓万里
“我们村变化太大了。”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社区65岁村民王和平想不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贫困村不到一年就变成了示范村。
作为贵州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平寨村自2013年8月开工建设,如今已相继完成房屋立面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设施配套,创造着惊人的“贵安速度”。
贵安新区切实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紧紧围绕 “五万”活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增强群众观念注入了源动力和内生力。
“结双亲”
搭建干群“连心桥”
“不找关系、不出家门、不花一分钱就能办事,干部作用转变很大!”平寨社区村民王辉明近日亲身体验了“便民卡”的方便快捷。
王辉明和邻居因土地房屋纠纷闹起了矛盾,由于行走不便,情急之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便民卡”上村干部的电话。不一会儿,几位村干部就来到了他家中,很快协调了矛盾。
“便民卡”是贵安新区根据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把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主要党员干部的联系方式以卡片的形式分发给各家各户,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开放式服务。
“以前办事,群众一趟办不好,得跑多次,有时候不送点礼,还办不了。现在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方便又快捷。”王和平和老伴说起马场镇党委书记张明勇就热泪盈眶。
半身不遂的王和平已几年没下地了。了解情况后,张明勇主动上门帮扶,向王和平发放资金补助,将房屋进行粉刷翻新,并送上电炉、电磁炉等生活用品。
“这些干部经常来家里串门,了解实际困难,确实为我们家帮助了不少,很感谢他们。”王和平的老伴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诉求马上办,“便民卡”使党员干部听得见群众的呼声、看得见群众的疾苦,变“群众上门”为“访群众家门”,提升了工作效能。让群众当考官,成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晴雨表,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风向标”。
贵安新区别具匠心地推出“结双亲”活动,即“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干部当亲人”,包括:结“特殊亲”贴近信访群众;结“远亲”走进边远村组群众;结“困难亲”帮扶贫困群体;结“老亲”关怀孤寡老人等。
党员干部通过关心帮扶增进了干群关系,解开了群众心结,化解了群众的怨气和矛盾。“干部串门多了,渐渐就成了亲人,交流沟通多了,隔阂就少了。”王辉明说。
“村民学校”
构筑群众“就业堡垒”
村民王培丹说起刺绣就激动不已,她刚参加了刺绣培训,并在此前的刺绣作品评比中获得了冠军,成了名副其实的“绣娘”。
贵安新区有布依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如何传承民族手艺,并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把产品推向旅游文化上来,是贵安新区遇到的问题。
“把民族手艺变为经济收益,把闲散劳动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有经营规模的实体,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很好尝试。”张明勇说。
去年,马场镇先行先试,成立了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公司有工艺品刺绣、家政保洁服务、水电安装、园林绿化施工、劳务输出等服务项目种类。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如果进一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市场一定很广阔。”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秘书长、刺绣专家罗婷表示,民族手艺是一个民族审美情感和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贵安新区还在各乡镇、村寨成立村民学校和老年学校,开展公民道德、法律法规、健康知识、金融理财等培训,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培训农民就业技能,为群众构筑起了“就业堡垒”。
依靠良好的生态优势、政策优势,贵安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平寨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显效,餐馆、客栈、酒吧等吸引着周边游客往来。
“以前外出打工非常辛苦,现在自家开店虽然忙碌,但很有成就感,相信生意也会越来越好。”村民王深林说,周末和节假日游客很多,有时忙不过来。
“百十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旧寨走访回来的路上,想到他们当中的以捡垃圾维持生活的68岁老人陈尚九;五保老人陈尚伦;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班永芬,主要靠打零工来供兒子上大学;带着两个智障儿子的69岁老人王辉娥,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尽管疲惫紧紧包裹着我,自己却浑然未觉,只是觉得自己应把看到的实情逐一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我有责任有义务如实反映情况,争取能为他们做点事。”
这是平寨社区驻村干部王乃燕走访完旧寨组后所写下的“民情日记”。
按照“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忧、结万家亲”的“五万”活动精神,贵安新区启动“走访百家农户,解决十件难事,写千字民情日记”即“百十千”活动,要求各驻村干部和村(居)两委负责人至少走访100家以上的农户,将情况摸实摸准;每月至少解决群众的10件以上难事、实事,整改立说立行;每周至少写1000字以上的民情日记,将效果记录明白。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很简单,实际上要做好也不容易,比起那些无法实现的大口号,我反而觉得这些小事情很实在很接地气,很容易暖群众的心。”王和平说。
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在贵安新区调研时说,“群众利益无小事,难的是坚持,马场镇这些活动很实在,做法很细致,很超前,解决群众的问题安排具体,落实到位,这些好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看到了新区的快速发展,见证着新区给群众带来的曙光,非常激动。”王乃燕说,农村要发展必须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新区的发展前景成了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的希望。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服务触角,贵安新区还实现了三级联网办公,依托相应平台展开便民利民服务,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记者在贵安新区平寨社区采访时发现,群众创作编写了26首山歌。
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贵安新区气象新,
三有一大目标清。
生态发展是底线,
精心规划步骤明。
党政民心步调一,
建成山水田园城。
对此,秦如培赞叹道:“这些山歌很好,唱出了干群鱼水情深,唱出了贵安群众心中的中国梦!”(责任编辑/李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