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对‘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5-10-21刘和平补建华胡桂兵
刘和平 补建华 胡桂兵
摘要 [目的]探讨套袋对‘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无纺布荔枝专用袋为材料,对6年生‘双肩玉荷包荔枝进行套袋,探讨套袋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落果率及病虫害率的影响。[结果]套袋能促进果实生长,并显著减少病虫害为害,降低果实的平均落果率。[结论] 套袋对‘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荔枝;套袋;生长发育;落果率;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6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0-075-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agging on frui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6 yearold Shuangjianyuhebao litchi tree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Bagging with nonwoven fabrics produc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agging on frui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uit dropping rate, and the damage of disease and pest of the fruit. [Resul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t not merely promoted frui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rtly,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amage of disease and pest, and the average fruit dropping rate. [Conclusion] It is good for bagging on 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Shuangjianyuhebao.
Key words Litchi chinensis Sonn.; Bagg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ropping rate; The damage of disease and pest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常绿乔木,是一种亚热带果树。其果实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果中之王”[1]。荔枝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南方多个省份广泛种植。随着荔枝产业发展,品种结构单一、栽培面积过大等问题逐渐凸现。‘双肩玉荷包荔枝成花易,坐果率高,是丰产稳产荔枝品种,是广东省阳江市主栽品種,目前栽培面积超过1 600 hm2,约占全市荔枝总栽培面积的55%以上[2-3]。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坐果率较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病虫害频发等现象,影响了果实的内外品质。因此,该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无纺荔枝专用袋为材料,开展‘双肩玉荷包荔枝套袋技术相关研究工作,旨在为科学合理地推广使用套袋来提高‘双肩玉荷包荔枝产量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广东省阳西县华翔果场,土壤为砂质壤土,肥力中等。该研究以花期一致、长势良好的6年生‘双肩玉荷包荔枝为试验对象。套袋所用袋材为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无纺布荔枝专用袋,规格为40 cm×20 cm,该袋透气性好,且能阻隔微生物进入,韧性强,不易破裂,可重复使用。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进行。选取花期一致、生长势良好的6年生‘双肩玉荷包荔枝6株,分2组处理,每组3株,即3个重复。第1组处理方法为喷钙加套袋,即分别于2005年4月24日、5月8日和5月22日进行3次处理,每次都在每株树树冠的不同方向选择坐果良好的10个果穗喷钙调素,待药液干后,套上无纺布荔枝专用袋;于4月24日在每株树树冠的不同方向选择坐果良好的10个果穗不进行处理,设为对照(CK)。
第2组处理方法为不喷钙只套袋处理。即分别于2005年4月24日、5月8日和5月22日进行3次处理,每次都在每株树树冠的不同方向选择坐果良好的10个果穗不进行处理,设为对照(CK)。2006年晴天(即4月16日、4月23日、 4月30日、 5月7日、 5月14日),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试验,主要补充统计分析病虫害情况。每隔7 d对挂牌标记的果穗进行跟踪调查,测量果实生长速度,统计落果率、病虫果率等。
1.3 测定内容
1.3.1 生长速度的测定。
从每个处理的果穗中,随机抽取10个大小一致的目标果实,3次重复,每隔7 d用游标卡尺量取目标果实横径,据此计算果实生长速度。
1.3.2 落果率的测定。从每个处理的果穗中,随机抽取10个果穗,统计每个果穗的果实数量和落果数。落果率=(调查区间的落果数/上次调查的果实数量)×100%。
1.3.3 病虫果率的测定。
从每个处理的果穗中,随机抽取10个果穗,统计每个果穗的果实数量和果实总数量,分株记录并计算其中的虫果、病果和病虫果总数,病虫果率计算如下:
虫果率=(虫果数/总果数)×100%
病果率=(病果数/总果数)×100%
病虫果率=(虫果数+病果数+病虫果数)/总果数×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SigmaPlot 10.0以及DPS 7.05软件进行处理、作图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著水平为5%。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
2.1.1 套袋(喷钙)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观测时间内,果实一直在伸长,但速度呈现时快时慢的规律。第1次套袋(喷钙)处理果实生长速度在5月1日~5月29日期间低于对照,随后,果实逐渐加快生长,缩小差距,果实生长速度在5月29日~6月19日期间高于对照;第2次套袋(喷钙)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要高于或者基本等于对照果实生长速度,果实生长速度在5月22日~5月29日内下降;第3次套袋(喷钙)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要高于对照果实生长速度。
2.1.2 套袋(不喷钙)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果实生长速度不一致,在几个时间段内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3次套袋(不喷钙)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在5月8日~5月29日均小于或基本等于对照;5月29日~6月19日,处理果实逐渐加快生长,各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大于或基本等于对照;果实在6月5日~6月19日时间段生长最快。套袋(不喷钙)处理与对照间的果实生长速度差异不大。
2.1.3 第1次套袋时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
把2个处理的对照果实生长速度平均,得到表3的对照果实生长速度。从表3可以看出,不论喷钙还是不喷钙,第1次套袋的果实生长速度在5月8日~5月29日期间均少于对照;从5月29日~6月19日,套袋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大于对照。
2.1.4 第2次套袋时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第2次套袋(喷钙)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也高于或基本等于套袋(不喷钙)处理果实生长速度;整体来看,第2次套袋(不喷钙)果实生长速度均低于套袋(喷钙)处理,甚至低于对照,不过在5月29日~6月19日期间,第2次套袋(不喷钙)處理果实生长速度最快。
2.1.5 第3次套袋时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不论喷钙还是不喷钙,第3次套袋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均大于或基本等于对照。
2.1.6 处理对果实平均生长速度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以5月22日至6月19日生长最快。喷钙加套袋第1次处理的果实平均生长速度低于对照,同时低于喷钙加套袋第2次、第3次处理同期果实平均生长速度。不喷钙加套袋第1次处理果实平均生长速度要高于对照;同时也高于不喷钙加套袋第2次、第3次同期果实平均生长速度。喷钙加套袋第1次处理果实平均生长速度低于不喷钙加套袋第1次处理同期果实平均生长速度;但喷钙加套袋第2次处理果实平均生长速度高于不喷钙加套袋第2次处理同期果实平均生长速度。
2.2 套袋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
2.2.1 套袋(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套袋(喷钙)处理‘双肩玉荷包荔枝在4月24日~5月8日是落果高峰,在5月15日~5月22日出现第2次落果小高峰,此后落果减少。
分析表7数据可知,每次套袋(喷钙)处理之后的第1周的落果率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第2次套袋处理之后的第1周落果率不仅高于对照,也高于同期第1次套袋处理的落果率;第3次处理之后的第1周落果率不但高于对照,还分别高于同期第1次与第2次处理的落果率。
5月29日~6月5日喷钙加套袋处理的落果率均高于对照,但6月5日之后处理的落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2.2.2 套袋(不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套袋(不喷钙)处理‘双肩玉荷包荔枝在4月24日~5月8日是落果高峰,在5月15日~5月22日出现第2次落果小高峰,此后落果减少。
3次套袋(不喷钙)处理第1周落果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第2次套袋处理第1周落果率要低于同期第1次套袋处理落果率;第3次套袋处理第1周落果率要低于同期第1次及第2次套袋处理落果率。
2.2.3 第1次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把2个处理的对照果实落果率平均,得到表9的对照果实落果率。从表9可以看出,第1次(即4月24日)套袋,不论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套袋处理第1周(即4月24日至5月1日)的落果率都要显著高于对照,即提高了第1周的落果率,以后落果率基本都低于对照,说明套袋处理降低了‘双肩玉荷包荔枝的落果率。
比较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可发现以5月22日(即处理后1个月左右)为界线,前期喷钙处理的落果率高于不喷钙处理,后期喷钙处理的落果率低于不喷钙处理;且5月22日之后的喷钙处理落果率一直最低,直至采收,表明喷钙处理提高了‘双肩玉荷包荔枝后期的坐果率。
2.2.4 第2次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从表10可以看出,第2次(即5月8日)套袋,不论喷钙与不喷钙处理,荔枝在5月15日~5月22日出现了1个落果高峰;之后的2个星期内(即5月22日~6月5日)套袋处理的落果率要高于对照;但采收前的1个星期(即6月5日~6月19日)套袋处理的落果率要低于对照。
2.2.5 第3次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
从表11可以看出,第3次(即5月22日)套袋,不论喷钙或不喷钙,套袋处理的落果率在6月5日前高于对照,6月5日后低于对照。
套袋(喷钙)处理的落果率在6月5日前很高,显著高于套袋(不喷钙)和对照,但采收前的1个星期(即6月5日~6月19日)落果率显著降低,低于套袋(不喷钙)和对照,而同时套袋(不喷钙)处理和对照的落果率升高。
2.2.6 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对平均落果率的影响。从表12可以看出,不论是否喷钙,套袋处理的各个时期平均落果率都要低于对照,即套袋可以降低落果率。
套袋时间越早,保果效果越好,套袋时间越迟,其保果效应越小。第2次(即5月8日)、第3次(即5月22日)套袋,各时期的平均落果率都低于对照,但都要高于第1次(即4月24日)套袋处理同期果实落果率。如喷钙处理的第1次套袋(即4月22日),其在3个时间段内的平均落果率分别是91.9%,54.9%,22.1%,均低于对照同期果实的落果率(即92.2%,68.9%,40.9%);喷钙处理第2次套袋(即5月8日),其在2个时间段内的平均落果率分别是65.0%,39.8%,均高于第1次套袋处理同期果实的落果率(即54.9%,22.1%);同样在5月22日~6月19日这个时间内,第1次(即4月24日)处理和第2次(即5月8日)处理的落果率分别为22.1%,39.8%,均低于第3次(即5月22日)处理的落果率39.9%。不喷钙处理同样呈现这种规律。
比较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可以发现,第2次(即5月8日)喷钙处理落果率要低于不喷钙处理;第1次(即4月24日)与第3次(即5月22日)处理,喷钙提高落果率。
由于每次喷钙时间都是套袋时间,可以看出,时间越迟,喷钙处理对落果率的影响越不大。即5月8日喷钙处理和5月22日的喷钙处理,其落果率与不喷钙处理相差都不大。
2.3 套袋处理对病虫害的影响
2.3.1 不同时期套袋处理对病虫害的影响。
从表13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套袋处理的荔枝无虫害发生,仅在5月7日套袋处理中发现0.9%的虫害,显著低于对照。
5次套袋处理的‘双肩玉荷包荔枝均有少量病害为害。套袋时间较早(即2006年4月16日)的病果率为3.6%,高于后期各处理。分析原因可能是喷药时间即套袋时间,药剂时间一长,失去作用,但又没法继续喷药。没有统计到对照(即不套袋)荔枝的病果率,可能是病果落到地上的缘故。
2.3.2 套袋与不套袋的病虫果统计。
5次套袋处理采样统计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能显著防止虫害。从表14可以看出,5次套袋处理虫果率合计只有0.2%,基本上没有虫害的为害;不套袋处理虫果率达17.9%,显著高于套袋处理,并且可能还有一部分虫果落到地上而没被统计到,所以不套袋处理的虫果率应该更高一些。
在病果方面,5次套袋处理的病果率合计2.5%,表明套袋后荔枝还是有少数会受到病害的危害;相反,不套袋处理荔枝却无病害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荔枝成熟时,病果基本会脱落,不套袋病果直接落到地上而无法统计。
3 结论与讨论
3.1 套袋促进‘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生长速度
(1)采前套袋处理可以明显改善一些果实的品质,这已在红富士苹果[4]、荔枝[5]、水果型番茄[6]、桃[7]等果实上有成功的先例。其机理为套袋改变了果实周围的微域环境,如光强、温度、湿度等,从而对果实发育、成熟、品质及贮藏生理产生特定影响。有学者[8]对套袋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套袋的桃果实比没有套袋的重量和直径增加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套袋导致蒸发量减少。
该试验结果表明,‘双肩玉荷包荔枝在果实发育阶段,果实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呈现出快慢交替的生长规律。套袋处理后期,果实的生长速度加快,可见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和徐炯志等[9]的研究相一致。
(2)有人认为套袋过早,由于微域环境的改变会对细胞分裂旺盛的幼果产生不利影响,果实有变小的趋势[10]。黄敬玺[11]认为,套袋对果实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同一时间采收的情况下,套袋越早果实越小,原因可能是套袋后果实不见光照,袋内温度有所降低,果实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使果实的膨大期延长。该研究同样发现,2005年4月24日即谢花后不久套袋(不论喷钙与否),套袋前5周(即2005年4月24日至2005年5月29日)果实速度明显低于对照,套袋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直到套袋5周(即2005年5月29日)之后,套袋处理果实生长速度加快,明显高于对照。
(3)也有人认为,适期套袋避免了强光对生长素的破坏作用,果实有增大趋势[12-13]。荔枝成熟期一般在炎热的夏季中午时分,光强度非常高,植物叶片的气孔常关闭来减少树体蒸腾作用,以保证树体水分不会大量蒸发,当外界光强度超过树体的光饱和点时,树体光合作用受阻。而套袋内的果穗由于有无纺布袋的覆盖,尽管袋外光强度高,但袋内光强度低于袋外,果穗仍然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也使得袋内适合果实生长有效温度的时间得到延长。从果实整个发育阶段来看,第2次套袋(喷钙)处理的果实生长速度都高于对照,第3次套袋处理(不论喷钙还是不喷钙)的果实生长速度均大于或基本等于對照。
3.2 套袋降低‘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落果率
(1)荔枝生理落果是由于树体内源激素及营养失调而引起的。荔枝整个果实发育都有生理落果,但有几次相对集中的落果高峰期。目前的研究表明荔枝的生理落果依品种不同有3~5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唐利球等[14]于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对‘妃子笑等荔枝品种进行套袋发现,‘妃子笑等11个品种的保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对各个荔枝品种果实的为害,从而达到减少落果,提高坐果率的目的。
(2)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喷钙与否,套袋处理都降低了平均落果率,提高了坐果率。2005年4月24日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平均落果率分别是91.9%与89.7%,而对照是92.2%;5月8日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平均落果率分别是65.0%与66.3%,而对照是68.9%;5月22日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平均落果率分别是39.5%与38.0%,而对照是40.9%。
(3)套袋时间越早,保果效果越好,套袋时间越迟,同期落果率越高。2005年5月8日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平均落果率分别是65.0%与66.3%,对照是68.9%,但同期的2005年4月24日套袋处理的喷钙与不喷钙平均落果率分别是54.9%与55.6%;2005年5月22日套袋,喷钙与不喷钙处理平均落果率分别是39.5%与38.0%,对照是40.9%,但同期5月8日处理的平均落果率分别是39.8%与32.0%,同期4月24日处理的平均落果率分别仅22.1%与31.9%。该研究表明,‘双肩玉荷包荔枝有2个落果高峰,第1个落果高峰在2005年4月24日~5月8日,落果量较大;第2个落果高峰在2005年5月15日~5月22日,落果量相对较少。初期落果率明显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套袋处理后,果穗的生长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树体对环境的变化需要一定程度的适应,因此造成了初期落果较严重。第2次落果约为花后一个月内,这段时间正是荔枝落果的敏感期,这期间的套袋处理使叶片和果实光照不足,碳素营养供应不够充足,落果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