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5-10-21陆洁莹陈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

陆洁莹 陈璇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制定好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满意度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中医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

手术摘除是治疗我国老年人首要致盲眼病——白内障的最有效手段[1]。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及術后康复有重要影响[2]:糖尿病患者术后反应较正常群体明显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识[3-4]。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是白内障手术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患者血糖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中医护理路径在糖尿病领域已有了广泛的使用,并且效果较好,值得继续发扬光大,故我们选择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以求发展出既有品质又有社会效益的临床路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2014年6月至14年12月糖尿病白内障患者7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眼病专业主任医师主刀完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年龄50~85岁,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62±1.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59±2.3)岁。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路径表的编制

①参照现有国内外疾病护理常规,按手术过程应有的进度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入院指导、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出院指导。

②临证施护方案的确定。依据已有中医诊疗措施,制定相应的饮食和临证施护的中医护理计划,融到路径。具体路径:入院时,责任护士自我介绍,介绍管床医生及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指导饮食卡及洗澡卡的用法;发放治安警示卡,测首次生命体征、体质量、舌苔、脉象;询问现病史、既往病史;查阅既往相关的病史资料;了解既往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护理体检,评估其症型。告知患者护理级别、饮食宜忌、各类用药的名称及用法、入院常规检查的项目及注意事项,并实施情志护理,消除恐惧、焦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饮食原则的初步指导,调护以清淡、易消化糖尿病饮食为主,并制定辨证施膳的方案,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辨证分型,与责任医师共同制定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如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早餐前后进行血糖监测。2入院1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根据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并进行食物交换法宣教。术前日,主管护士评估情志护理效果,评价患者是否存在恐惧、夜寐等状况,有针对性指导使用放松术或给予耳穴压豆。告知患者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并加强饮食宣教、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表现和处理方法。手术当天,根据患者术后情况,给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调节饮食,做好基础护理,防跌倒,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第1~3天,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反馈加强饮食宣教,观察血糖、眼部情况。出院时,向患者讲解中医养生知识,并指导患者康复期简单宜行的家庭中医保健方法,评估患者疾病康复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制定适宜的出院指导及康复计划。

1.2.2 实施

观察组入院后由护士按照路竞标标准流程对患者给予护理,每例患者入组之日起建立病历观察表,由责任护士每日记录患者的症状,办公班护士(相对固定)审核并统一登记入病历观察总表,出院时由办公班护士以提问的方式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该表由我科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自制),当场回收。如遇责任护士更换或患者因故不能完成当日数据采集的,做好详细交接班,并据实补登,必要时剔除该病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按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在入院期间完成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与观察组一致。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作为患者治疗后舒适度评估工具,0~2表示舒适,3~4表示轻度不适,5~6表示中度不适,7~8表示重度不适,9~10表示极重度不适。同时比较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所有资料均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护理路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其余均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如下表所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优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运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在之前的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原因导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普通患者,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故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人体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点,即耳穴。人体某部位患病时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选择眼穴进行压豆治疗,可以改善眼部功能,提高视力[6]。中医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患者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内环境,有一定治疗效果,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也可做日常保健使用,从根本上控制眼部病变的发生率[7-8]。在此次研究中,护士观察病情更规范,也对于预防并发症起到很好的作用。

3.2 运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首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的护理更有系统性,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掌握更好,焦虑减少;其次中医技能包括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睡眠饮食情况,使患者舒适度提高;并且中医辨证施膳比普通饮食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逐渐提高,满意度随之提升,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接受程度及治疗依从性较高,并且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在此次研究中,中医护理临床组患者普遍反映得到护士更多照料,感受到护士的用心,觉得每个护士都很好。因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较为详尽的护理规范,保证了不管高低年资的护士均可以对患者给予全面的照顾,并且在中医辩证施护的过程中与患者有更多接触,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3.3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术后患者住院天数

本次研究中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住院天数为5.11天,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5.63天,有统计学意义,因为临床护理路径的规范化避免了因护士能力的不同给患者带来的护理不足,并因为沟通交流的充分,更容易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可以充分地享受护理和完全的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在上面的研究中把降低住院费用也作为评价标准,但因为此研究中患者人工晶体的不同会导致住院费用的较大差距,故未能把经济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理念,突出了中医护理“简廉”的优势,促进了护士中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患者中医健康知识的了解,在现代中医外科能够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符合现代化中医院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友香.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7.

[2]郑萸主编.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49.

[4]张璇.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现状[J].天津护理,2013,21(2):85-86.

[5]Ward SE,Gordon D.App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s [J].Pain,1994,56(3):299-306.

[6]夏振軍.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弱视82例[J].光明中医,2014,26(5):1028-1029.

[7]高莹莹.浓度1%的654-2 眼药水和按摩治疗近视眼[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13,27(11):1323-1324.

[8]庄铭忠,范春梅.睑板腺压榨治疗睑板腺开口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3(6):653-654.

猜你喜欢

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跟踪导练(一)(5)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几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