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2015-10-21李欢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李欢喜

【摘 要】目的:探讨孕晚期生殖道GBS感染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316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在阴道下段及肛周取样行B族溶血性链球菌培养。GBS阳性者2370例作为研究组(7.5%),选择同期 GBS 阴性者29230例作为对照组(92.5%)。比较两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情况。结果:厦门地区孕妇妊娠晚期 GBS 带菌率为 7.5%。研究组的孕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新生儿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可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孕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母儿预后

GBS是一种寄生在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中的条件致病菌,它与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产后感染以及胎儿,新生儿感染有关[1]。70年代以来,GBS所致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在围生期感染方面,率先在西方国家引起了重视,已被西方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致病菌之一。多年的研究显示GBS感染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孕晚期感染GBS可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率。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可被感染,新生儿窒息率及感染率明显增加。为研究GBS感染对本地区围生期的影响,我们统计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且分娩的31600例孕妇的孕晚期GBS感染率,并探讨孕晚期GBS感染与母儿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共31600例,年龄介于22~42岁,平均年龄28.9岁,调查其孕晚期GBS感染情况,随访妊娠结局。以GBS阳性者237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GBS阴性者2923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产次及孕周无差异性。全部孕妇孕周均通过末次月经、孕早中期B超核实,排除抗生素用药史、病毒感染史及妊娠合并症。

1.2 检测方法

对在我院产检的孕妇,于孕35~37周将一根无菌棉拭子在阴道下 1/3 旋转1周,然后再于肛周旋转1周。取材时不进行外阴消毒,不使用阴道窥器。将棉拭子放入无菌试管中,0.5小时内送检。将样本直接涂布于哥伦比亚血平板上,放置于含5%CO2培养箱,35℃培养48小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BS带菌情况及患者一般情况

31600例孕妇中GBS阳性2370例(7.5%),所有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分娩方式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在导致感染的多种病原体中,GBS是一种对绒毛膜有很强的穿透性及吸附性的病原体,容易导致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继发引起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刺激宫缩,引起流产、早产等。

目前以美国及北欧为首的發达国家中,GBS已经成为围生期感染的首要致病菌,其感染率为5%~35%。本研究中,显示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率为7.5%,与相关报道符合。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对GBS感染非常重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制订了B族链球菌筛查和处理指南,目前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围生期B族链球菌的发生率和危害。近年来,我国对GBS带来的危害已逐步重视,多项研究均提示GBS感染与多种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感染相关[2]。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的孕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及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所以积极治疗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改善母儿妊娠结局。本研究中,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目前胎心监护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及时监测到胎心异常有关。鉴于GBS感染给围生期孕妇带来的危害,可造成妊娠不良结局,故提倡对孕晚期孕妇行GBS筛查,感染孕妇应积极治疗,以减少围生期B族链球菌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孙惠敏,邬姝阳.流动人口早中孕期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2):651-655.

[2]贺晶,韩秀君.B 族链球菌感染的母婴传播及其预后[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4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