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分析

2015-10-21谭庭俊

工业设计 2015年7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误区

谭庭俊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影响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的数字环境和空间,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对艺术设计审美标准、审美价值的影响。数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态,在满足社会群体审美愉悦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数码艺术设计的特点与风格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明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促使数码艺术设计更好的为人们服务的关键。本文首先从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出发,分析了数码艺术设计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误区,并对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重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审美价值;误区;多媒融合

1 数码艺术设计的的独特审美特征

1.1 多媒融合

凡是艺术设计都要涉及到艺术材料的结合和设计符号的美系,数码艺术设计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构型活动,在进行数码艺术设计时会大量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相较于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基础之上的传统绘画工艺设计而言,数码艺术设计更依赖于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介入势必会对传统艺术设计的结构形态和意义造成影响,从而使传统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发生改变,因此数码艺术设计多是整合了多种媒体的艺术设计的构成元素,采用的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2 情境交互

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作、生活中的利用率日益提高,社会朝着数字化的网络时代在迅速推进,在这样的社会科技环境基础上,数码艺术设计逐步建立了可实时交互的交往机制,所形成的数码艺术设计美感激发模式的特征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审美趣味,使生活充满情趣。利用数字技术的整呈性、适时性、延展性和交互性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媒体、造型以及传播机制应用功能之间的有机整合,创建出艺术设计活动的互动情境,并使共同分享、沟通互动、角色换位以及共同参与的设计模式得以建立,将会使整合后的艺术设计的各项功能得到大幅度的强化与提升。而且情境交互又会使设计评价活动和设计创意发生改变,在融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之后势必会改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和感知方式。情境交互为人们参与艺术设计审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在亲身参与中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消极的艺术设计追随者的身份,对艺术设计进行自主引导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随着大众在艺术设计中角色的转变,使艺术设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出现了虚拟化的发展倾向。总之,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可游可居的虚拟环境,使人们的想象力和设计思维力在这种交互的环境中得以无限发展的同时,使精神层面的审美快感也得到了满足。

1.3 虚拟参与

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可以打造一个可供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由它所构造的数字世界能够替代现实世界,这个平台虽然是通过科学技术虚拟而成的,但并不是虚假的,想象的,所构造的艺术设计世界也不单纯是对审美世界的超越,它能够使人们平等的参与到文化的境界中。通过虚拟参与,可以大大促进不同文化甚至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数码艺术设计在推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交流和融合方面起着桥梁与渠道的重要作用。

2 数码艺术设计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误区

数码艺术设计主要服务于影视、广告、动漫、游戏片等商业活动,是由商业利益催生并促使其发展的,与传统艺术设计相比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艺术创作的根基,以至于数码艺术设计这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不能被大众所较快的接受,人们对于数码艺术设计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万能说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数码艺术设计变得简单快捷,可以完成以往单纯靠人工难以完成的设计创作,而且利用电脑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具现代感,能够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有许多人对数码技术产生了过度的崇拜心理,认为数码技术是无所不能,可以完全替代人力劳动,产生万能说思想误区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规律等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入,认识不清数码技术模拟和创造之间的关系,夸张的认为艺术的原创完全可以被数字模拟技术取代,这样的想法是非常肤浅的。

2.2 纯商业性

数码艺术设计在工业和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服务于广告、影视等商业活动,所具有的纯碎的艺术元素并不多,缺乏传统的文化基础,而且发展至今也只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难以将数码艺术上升到艺术美学的高度,因此人们常常将数码艺术设计看作是纯商业性的行为。

2.3 人们对数码艺术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传统的艺术绘画虽然只存在于笔墨之间,但是却饱含着作者的个人思想与情感立场,能够将时代精神隐含在绘画之中,人们可以从绘画审美中与作者达成精神境界的沟通,而数码艺术设计只是人与机器的对话,作者的思想情感难以被赋予,而且数码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现代设备进行大量的复制和批量生产,作品的原创性降低,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心灵感悟程度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数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只是对于它的审美我们不能再以以往价值观来判断。

3 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重构

一、就比如中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和西方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的一样,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习惯和审美标准,对相同事物的感知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要想给艺术设计做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审美标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尽管从古至今有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对艺术设计的审美进行了探索,做出了贡献,但也仍然只是对审美标准的丰富而绝非限定。数码艺术设计相较于传统艺术设计,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对艺术、文化、技术、学科和媒体等层面都有所涉及,因此它自身具备了比传统艺术设计要多得多的人文议题和艺术理念,这样一来,对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的探索就更加困难,容易出现真理和谬论之间的冲突。

二、对于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审美评价主要是针对其内容、技法、意境等方面,通常将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真善美的理想,表达民族的心理情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艺术发展方向作为审美评价标准。而建立在多媒融合基础之上的数码艺术设计由于将现实与虚拟,自然和非自然相整合,其内涵发生了改变,因此人们对它的的审美思维和体验也要发生变化,不能再以传统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具有现代特色的数码艺术设计。对于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应是在保持与传统审美标准的真、善、美相一致的基础上,采取情境交互的拓展体验性、多媒融合的全息体验性以及虚拟参与的过程体验性等特殊的审美评价标准,它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虚拟模拟技术

通过对虚拟模拟技术的利用可以将要表现的主题以一种似是而非、似真亦假的幻象表现出来,能够为数码艺术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后天》的后期制作中,制作人员采用虚拟模擬技术构建了自然界被毁灭的虚幻场景,画面之真实,试听效果之逼真都完全依赖于数码技术的运用,使观众可以在虚幻的场景中得到逼真的视觉享受,同时还起到警示人们的地球资源环境的重视。

(2)具有深刻的观念性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作者的观念与思想,数码艺术设计尽管可以被机器大量复制与生产,但同样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同样要将观念突出和立意明确作为设计与创作数码艺术作品的宗旨。

(3)具有广泛的公共性

数码艺术和公共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码艺术对公共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因为数码技术往往要和科技相结合,因此在传播媒体中,数码艺术的适应性很强,例如互联网、录像和电视等等,他们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逐渐摆脱了传统绘画艺术的私密性和自我性的狭隘思想,成为大众化的艺术。

4 结语

数码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它的审美评价应立足于其自身的特点,突破传统艺术设计的审美评价制度,规避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误区,在全方位的感官和心种体验的基础上,用心灵与艺术接触与交流,寻求数码艺术设计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国鹏,李勋祥.论数码艺术的审美及其影响下的价值取向[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2] 李欣. 数码艺术的发展及对传统艺术的影响[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3] 黄剑峰. 从数码艺术看传统艺术与数码技术的融合[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4] 任斌. 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5] 张凯雷. 基于河南民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当前我们对军事体育认识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