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教学插上翅膀——“读”字教学
2015-10-21李开合
李开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实践也证明,“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构建“以读为本的教学模式,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把“读”落到实处呢?
一、课堂应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课堂中,学生应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留給学生充分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引导、发动学生自己阅读,尽力把文章本身的文字材料看准确,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当然,这样说,也不是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不管学生说的怎样,都不加引导。因年龄尚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有些文章还应教师点拨。如五年级上册的《莫高窟》一文,最后有句话“莫高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就较难理解,需教师适当点拨。
二、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的目的性原则是教学活动总的指导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从而为实现总体的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读落到实处,教师首先要明确读书的要求,学生要明确读书的目的,这样的读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用高效。如在教学《燕子》一课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本段,边读边体会:文中的小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因为读书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所以学生边读边思考:很快就悟出了: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轻快灵活的身姿;通过“掠过”,体会到了燕子飞行的速度之快;通过“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因而小燕子活泼、可爱、机灵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这样的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学生带着任务读书,目标明确,就会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使读书、理解语言、体味情感有机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三、读要有明显的层次,做到循序渐进
著名语文教育家崔峦先生在《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有层次地读整篇课文,由读得不大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通顺,读得不大有语气到读出语气,读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要从有初步的感受到有较深刻的感受,到抓住文章主旨,品味语言的精妙,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的读不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的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步深入,不断深化的读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初读整体感知——细读重点感悟——回读整体回归的教学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二、三自然段重点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英子开始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最后联系全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这样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了语感,积累的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读贯穿了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断提高要求,逐步深入感悟,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四、加强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已养成了依赖习惯,总是依赖老师分析课文,解决练习,一旦放开让他读,竟不知如何下手,或者就是读完课文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有必要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
首先,要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方法。拿到一篇文章,先初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自由阅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对课文中的人、事、景,先有个整体印象。可安排学生小声吟诵或默默地读,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批注的习惯。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动笔批注,对课文的内容层次、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精彩片段处,在思考、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用符号或文字加以标记。这样,学生读书时,就注意了要精力集中,有疑而注,满足了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学生可以在与课文语言的潜心接触中吸收其中蕴含着的最关键信息,提取语言的要点,训练概括能力,把书读薄。其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要适当的加以指导。当前的图书市场比较混乱,那些庸俗低级的书刊,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轻视的。指导学生读有益的书,获得有益的收获,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读要有教师恰当的点拨,做到随机而导
教师如何进行恰当的点拨,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形,读出情,读出感,这不仅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把读落实到位的一个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范读、想像、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是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我先用挂图向学生展示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象,然后抓住本自然段的重点词句,给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眼前仿佛就有一座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这样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然后我鼓励学生看谁比老师读的还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就读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以读为本是阅读的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有目的的读,有层次的读、形式多样的读、有效指导的读,才会读出情感,读出精彩,读出实效。只有这样,咱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