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和环境保护
2015-10-21邱建明陈启业
邱建明 陈启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会对河流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口号的提出以及社会大众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安全意识,所以这就要求在治理河道的工程中在满足水利工程设计原理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目前,最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就是如何减轻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由此生态水利工程被广泛认可。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利工程;生态水利;环境保护
引言:水资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环境也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人类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增长使得河道水污染现象更加严重,这就给区域经济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水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治理河道则十分的重要,河道治理工程的完成不仅能够美化城市中河道的水环境,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及物质生活,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1.现阶段河道治理工程与生态水利之间的矛盾
河道治理工程主要是指通过对河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来不断促进河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提高[1]。但是,在目前大多数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人们从自身的安全利益等角度出发进行认为的控制及调配水资源,然而这样就会使得河道本身的天然状态、水文泥沙的流动过程及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等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样就会对河流形态的连续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河流形态人为化及单一化等[2]。此外,在河流形态变化的同时河流流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会随之降低,直至流域内生态系统的退化。而流域内生态系统的退化则会导致流域内气温、降雨、风力以及湿度等局部气候发生改变。此外,河流形态的改变也会使得河流来水来沙的条件及输送沙子的动力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降低,导致水库泥沙淤积现象严重、河床淤积变多、河道发生萎缩现象以及湿地和滩地的消长演变等问题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威胁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失衡。与此同时,在修建大型水库时会使得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發生变化,进而破坏了水生生物之间的稳定的生态环境。
2.在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水利的分析要点
2.1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流域综合规划
流域的综合规划主要是在江河流域的范围内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中心的长远的规划,流域的综合规划是各流域进行开发的重要依据。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首先就要完善流域的综合规划,在自然生态工程的理念上来保持河道的平衡,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此外,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水利工程与自然地有机结合,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尽可能对原生态的自然元素进行保留,注重保护流域内的植被、水文等,从而保证流域内生态结构的完整性[3]。
2.2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体现生态水利的理念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仅是在规划阶段要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从而更好的促进流域的合理开发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统一。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可以选择就地取材,利用区域内成活率高的喜水性植物来进行河道两岸的保护,从而促进水土的保持、水源的涵养、流域绿化面积的增多以及流域内空气的净化等[4]。同时在进行改建流域时要遵循能宽则宽的原则,保留足够宽度的河漫滩,采取提防后退等措施来不断增加河道水流的连通性以及河流的最大国过水量,从而给流域中动植物留有足够的栖息地及预防洪水的危害。此外,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阶段要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对量化评估标准进行不断地细化,并及时整改和改进那些对流域生态环境不利的环节。
2.3在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时要以科学的技术为支撑
生态水利工程师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生态、生物、水利、物理、水文以及地理等众多领域。在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有技术性的扩学科的难题,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跨领域的技术合作机制,不断地完善生态水利工程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能够及时的解决吧水利工程建设时遇到的技术难题。
2.4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后的修复能力
生态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净化及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在进行生态实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态系统这一特点进行创新其防污治污技术,不断地为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及修复创造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外在环境[5]。一方面,可以在生态水利工程实施时构建水生植被,如金鱼藻、黑藻浮叶植物睡莲或伊乐藻等,从而更好地提高水体的供氧能力及自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水生动物种群,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3.河道治理工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及管理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了荒地复原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土料开采及弃渣场保护措施、噪音及环境空气污染控制以及施工期卫生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荒地复原措施主要是指平整施工时临时占用的土地,使其恢复原貌,同时也要注重破坏土地上的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在刚开始挖土时要将表面上的耕层土单独防置,回填时最后用表层土,并采取复垦措施、种草措施,从而尽快的恢复当地的植被状况。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从生活污水、施工废水这两方面出发,从生活污水的防治角度,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该有规律的清运,禁止向河道内乱扔垃圾、禁止向流域内排放生活污水。从施工废水的防治角度,施工人员应尽可能在河流的枯水期工作,且施工材料远离河道,避免水体污染,同时也要禁止将施工废弃物丢入河道。土料开采及弃渣场的保护措施主要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处理施工之后形成的弃渣、弃土等其他建筑垃圾,从而避免二次污染[6]。噪音及环境空气污染控制主要是保证工程的施工料场远离居民区,对易造成扬尘的材料要加强管理,以及在施工时采取相对先进的施工技术,避免噪声污染。施工期卫生保护措施则要保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病人,防止病情传播。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主要是指在满足群众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的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河道治理措施。生态水利的主调是以突出自然为主,主要是为了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同时在河道治理的工程中要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能利用河道水流自我净化的能力来解决河道的水体污染问题,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1]房建华,王强,王少东,王敏勇.济南市生态水利建设实践及保障措施[J].中国水利,2012,21:59-62.
[2]贾浩谋,宋晓鹏.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7:166.
[3]杨石泉.花都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及景观营造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张震宇,陈强富,张展羽,夏继红.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55-56+60.
[5]吴明作,孙志伟,黑小明,王记,王娜.河道治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编制[J].人民长江,2011,04:69-73.
[6]严玲.苏南县域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