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015-10-21陈旭
陈旭
【摘要】灌溉水渠实际上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中所步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本身是维持农业体系得以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技术应用的适宜性。本文以新疆巴州地区为例,重点分析了水渠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 概述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作物成长有着极为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虽然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表现出的水渠结构形式较为简单,但是从巴州地区总体上分析来看,工程依然包含了大量的施工环节,多个不同环节之间的紧密结合,才造就了完善的水渠水利工程。
近几年在巴州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收,农牧民脫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大型项目的实施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新建和完善加固了一大批水利优质工程。只有加强水渠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2 农田灌溉水渠工程施工
仅从施工的流程上来说,灌溉水渠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施工程序复杂性并不高,其中主要是涉及到了施工排水、土方开挖等一系列的作业程序,并且每一个作业环节都需要按照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来进行确定。
2.1 沟槽土方开挖施工
水渠的土方开挖,是水渠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后期水渠工程建设的核心基础。从整体上的施工来看,其中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施工步骤:
其一、基础的处理。在沟槽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务必要最大限度的确保基础所表现出的承载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工作正式开始执行之前,就需要对于相关的地质勘查工作做好相应的土壤承载勘查,如果说水渠开挖环节所表现出的地质承载力不强,那么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加固、夯实处理。此外,对于一些严重不合格的软基处理期间,就需要通过换填加固法,将软地挖出,通过高质量的土质回填措施来加固地质,并且进行夯实;其二,水渠沟槽开挖。沟槽开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关质量,对于最终的施工质量实际上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槽底需要使用混凝土材料的工程来说,其质量问题更加的明显,沟槽在实际执行开挖工作的过程中,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开挖步骤,第一次开挖后,要预留20cm的剩余开挖量,之后再在实际进行L型预制件、U型预制件安装之前,再开挖到适当的位置。此外,在执行开挖工作期间,要禁止对槽体的土壤进行扰动。如果说发生超挖现象,就需要用原土进行回填、压实。如果开挖过程中发生渗水现象,就要对于积水进行抽出。其三,沟槽夯实。当沟槽完成了开挖工作之后,务必要执行完善的夯实工作。可以回填30cm厚度的虚土,通过电动夯实设备进行夯实。
2.2 混凝土的浇筑
在沟槽本身完成了开挖工作之后,要针对沟槽的底部环节采取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措施,这一步骤的施工对于水渠的质量以及寿命有着直接影响。水渠混凝土工程施工,实际上和其他混凝土施工工程基本相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先对于骨料、配合比进行确定。在针对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严格的依据施工要求确定骨料粗细度,通常情况下,要保证骨料的质地均匀,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一定的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方案;其次,混凝土材料的拌和和运输。混凝土利用大型搅拌站进行集中拌和,并且在运输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再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运输到制定施工地点之后,要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与沟槽底部的接触良好,由于水渠施工线较长,因此采用分段式浇筑,海段浇筑完后,人工进行原浆收面,以保证外观形状;最后,混凝土的振捣。一般水渠混凝土工程中,利用附着式振动器或人工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3 水渠上层砌体施工
砌体施工是水渠的重要核心工序,也是农田灌溉的重要保障。砌体工程根据施工材料的不同,分为浆砌石体砌筑、块石毛石砌体、料石砌体以及卵石砌体。其中,以浆砌石体砌筑最为常用。砌体施工主要包括三个施工过程。
(1)砂浆配制。砂浆是砌体该工程的重要粘合剂,其配制质量对于整体砌体墙的稳定性及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砂浆是M75水泥砂浆,,在配制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原材料质量保证。在拌和之前,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特别是水泥的标号、安定性等进行严格试验,并且不同种类、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河砂等原料要控制其含泥量在5%以内,并进行严格的配比试验确定水泥及骨料的配比,其次,砂浆搅拌均匀。砂浆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保证其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现拌现用,在拌成后两小时内使用完毕。第三,砂浆试块的强度试样。进行砌体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泥浆试块强度试验,保证施工之后墙体的稳定性,经过审查合格之后方能使用。
(2)砌筑工程施工。实际的砌筑工程施工整体过程较为简单,但是施工细节对于墙体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线开挖,保证方格成型均匀、美观。砌筑前,条石两头要整齐平整。砌筑采用座浆法,灰缝要均匀,砂浆要饱满。同时,在砌筑之后,应将废弃浆砂浆清除干净。砌体应平整、顺直、顺坡,其宽度应保持一致。砌筑之后,应及时加强养护,确保砂浆的粘结强度。及时进行回填,采用木杆捣实。捣实时,不得碰撞砌体,防止松动。砌筑工程最重要的是要将水泥砂浆与条紧密接触,防止内部的缝隙及气泡等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注意。
(3)勾缝处理施工。在相邻的两层条石之间亦容易出现勾缝,这些勾缝对于后期水渠的安全使用非常不利,很容易出现渗水,甚至水渠垮塌事故,因此,必须对这些勾缝进行严格的处理。在勾缝处理时,采用的是425号水泥拌制砂浆,其灰砂比应控制在1:1到1:2之间。清缝在料石砌筑24小时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深度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缝槽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润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经济体系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本身的建设工作,实际上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呈现出的农业生产保障效果。水渠的施工涉及到的一些细节问题较为复杂。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其水渠工程本身的建设工作,就必须要采取严格的施工措施,重点处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全方位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丽.水利工程中引水渠的施工技术探讨——以希尼尔水库工程为例[J]. 北京农业,2014,27:196-197.
[2]刘召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5,08:23-24.
[3]杨德利.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