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2015-10-21蔡家耀
蔡家耀
【摘要】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道路路面是否持久与舒适。因此,应重视道路路基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及程序进行作业,并合理应用施工测量、填方路基施工、挖方路基施工、路基排水、路基防护等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城市道路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 道路路基 施工技术
引言
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市政公用工程的结构稳定与整体质量,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通行与安全性能应该从路基施工的技术强化入手,要正确理解路基项目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重要价值,要将提升路基稳定性、安全性和坚固性与创建优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相结合,从路基施工难题入手,以全面的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和基本技术强化来保障路基施工的品质。
一、路基施工技术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重要价值
路基是道路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承压、传递压力、支撑、稳定的重要功能层面,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路基的质量与结构直接决定着道路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如果路基出现地下水、劣质土壤、地质灾害等问题,很可能会造成铺面的不稳定和不联系,进而会出现渗流、推移、塌陷等问题,进而给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其他结构带来影响,轻则会形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病害,重则会影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使用寿命与通行水平。应该在实际的路基施工中突出技术这一关键环节,要针对各类路基施工的常见问题和具体隐患加强技术的创新应用,在严格执行劣质土壤处理、填方改良、挡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使路基施工得到技术、环节和重点的保障,实现技术对路基施工的有效统领,做到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目标的有利保证。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指在施工前或施工中,基于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中,比对与复原图纸要求,从而恢复道路中线和定出结构物的位置。通过施工测量可以将设计图纸中构造物的形状、 大小、位置等在施工现场中标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施工,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一致。在施工测量中,以水准点、中线、导线的复测为重点。施工测量时,施工人员应要十分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作业,并严格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中线复测过程中,应增设加桩的地面标高与临时水准基点,以满足工程施工需求。进行每道工序测量放线时,应明确横断面位置,保证定位准确,为后期道路及结构物的定位做好基础,并使后期路基及结构物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另外,查找施工区域线缆及地下管道也属于施工测量内容中的一部分,因此, 要仔细检查地下隐藏的市政管网路线, 避免施工中出现断裂和破坏,以减少不必要施工损失。
2、路基的填筑
由于路基是市政工程中道路关键部分,整体需要足够的稳定性以及持久性;还要满足必须的强度;而且应对有行车造成的负载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该项工程的施工需要采取机械化;只有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市政道路施工可以考虑使用人工,不过,压实路基工作一定要使用碾压机械,对于另外的等级公路施工,要按照工艺的要求以及质量的标准进行施工,建议采用的新材料或者新技术、新机具,一些新的检验方法都要经过甲级检验通过;路基的压实度对于路基强度来说非常重要,每个压实层都要经过检验,只有一层检验合格才能填筑下一层;在路基的压实工作完成后,还要对填石或者土石的路堤进行强度的试验,实验规定要求进行在路床的頂面上,检验的内容包括压实度以及弯沉值。
路基的填筑要求填筑材料的透水性一定要好,要对当地的材料或者废料进行合理采用;要对路基的压实性考虑整,同时兼顾路基的排水构造质量;填筑过程中对于性质不同的土要分别来填筑,不能够混填;填料层每层的厚度累积要大于50cm,路基的最上一层压实的厚度要大于10cm。
3、挖方路基施工
进行大规模挖方路基施工之前,应准备好各项工作,例如,根据施工现场中的土质制定相应的防渗漏措施,同时清理与挖除地表,明确截水沟和排水沟的通畅性,从而保证排水。又如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固,避免干扰或破坏周边结构。进行挖方路基施工时,应按照分层顺序进行作业,采用挖掘机作业,并使用自卸汽车运输。若为特殊地质,严禁使用机械挖掘,应采用人工开挖。 挖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避免挖洞取土、少挖或多挖等情形。
4、路基排水
由于水分会严重影响到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受到水的侵蚀,则会严重影响到道路使用质量及寿命。因此,保证路基排水能力是关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路基排水施工,以预防路基路面的水患为原则,尽量避免水患对道路路基的侵蚀。具体排水措施如下: (1 ) 对于存在大面积积水的排出, 则采用水泵直接排出或进行一般挖沟排水;(2)对于路基地表水的排出,可以通过急流槽、截水沟、边沟等排水设施进行排水;(3)对于路基地下水的排出,可以利用盲沟、暗沟、渗井等设施进行排水。另外,进行非渗水土填筑过程中,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封顶或设置横向盲沟。在挡土墙的墙背中设置反滤层,可以便于水从泄水孔流出。
5、路基防护工艺
创建挡土墙进行防护。在地基比较好、石料丰富和墙低的场地一般采用石头砌成的重力式挡土墙,该挡土墙对路基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当路基施工完成后, 要加强对路基的湿养护工作。在养护的时候可以用土或者布进行覆盖,在覆盖物上撒上少量的水,这样既加强了路基边角缝隙的养护,又避免路基表面的材料被冲走。由于路基的表面容易出现干旱,如果一直没有水分的滋养,就会造成表面出现分裂现象,所以要在路基建成一周内都要保持表面的潮湿。路基冲刷防护方法通常包括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方式主要采用石笼抛石防护、石砌防护等措施,若有必要,则应设置相应的支挡结构物。间接防护方式是通过设置导治结构物使水流方向改变,从而减少或消除水流对路基的破坏,达到保护道路路基的作用。导治结构物的设置应基于当地的水流情况、地质条件、间道宽度、防护要求、材料来源及经济水平等条件。
6、施工机械的控制
合适的机械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作业项目技术要求高质量就要采用一些机械要求高性能和专业性,才能保证质量和生产效率。选择土方机械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了解机械特性,调训适合的机械品种和型号以及数量;同时要考虑工程量以及施工进度,如果施工的工程量大,工期较紧应使用较为大型的机械。首先拌和的设备要采用粉碎和拌和效率较高的机械,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对石灰的稳定性及土强度影响很大。其次选择碾压设备,必须依据施工的特点和填料以及设计的要求等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碾压的机械。
结语
路基建设是市政公用工程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项目施工的质量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通行能力与稳定程度高度相关,追求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高品质要从路基施工的细节与技术入手。研究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实际施工为基础,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技术合理运用的重要价值,由此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希望对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育英.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 城市建筑,2014,01:262.
[2]宋士扬.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新技术应用[J]. 科技资讯,2014,27:28.
[3]赵伟忠.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展望,2014,10:61.
[4]杨德平,张灿军. 浅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困境及出路[J]. 科技风,2014,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