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流民图》的形式美和艺术美

2015-10-21薛美华

大观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形式美艺术美

薛美华

摘要:《流民图》产生在一个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年代,当时中华民族饱受着沉重的苦难,中国画坛也在这个时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艺术家应该在创作中传递出美的理念,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在作品上要具备形式和艺术之美,作品《流民图》就展现了这一观点。本文结合蒋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画风所受的影响,简要论述什么是形式美和艺术美,同时从构图、线条、笔墨来分析《流民图》的形式美;然后结合蒋兆和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的理想信念来分析《流民图》的艺术美。通过研究学习这几个方面,使我们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流民图》的形式美与艺术美。

关键词:流民图;形式美;艺术美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年代,中华民族遭受着沉重的苦难。生活虽贫困潦倒可人民的意识并没有一蹶不振,对于绘画方面,反而因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一大批写实主义的巨匠,其中有黄宾虹、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蒋兆和等。他们有的打破传统常规,有的在广泛吸收外来优秀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复苏了当时的中国画坛。我认为蒋兆和笔下的《流民图》是水墨人物画的典型之作。

近现代中国画技法精湛的艺术大师有许多,人物画题材方面蒋兆和在画坛有其一席之地。他精通传统绘画形式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写实绘画的精髓,在造型上严格推敲,在技法上推陈出新,能够生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引领了中国水墨人物画当时的风潮。他于30年代至40年代末创作了《流民图》,作品以史诗般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流民形象,并揭示了战争的苦难,在中国美术史与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背景

艺术作品受时代特征、政治理念、经济实力、文化更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混乱不堪的,为了解救人民從危难中脱离,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一系列的抗争运动,其中“五四运动”是这些抗争运动中的典型,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方式提出了质疑,倡导追求自由、民主、科学的新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唤醒人们对人权的尊重、生存的自由、科学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肯定。无论从怎样的角度和程度上来说,任何一位艺术家,都离不开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像离不开母土那样,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艺术家更是如此[1]。蒋兆和在自己的画册《自序》上这样说到:“我因为这个时代的洪流,冲进了人们心房中的苦痛,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悲哀,又让我兴奋到这个时代的伟大,一切的一切,使我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造就……[2]”时代造就了蒋兆和伟大的艺术,在那个战乱年代,画家蒋兆和以时代的无奈,民族的伤痛和群众的疾苦为创作的出发点,以现实主义作品的形式真实呈现那个时代感人的瞬间。

蒋兆和受徐悲鸿的画风影响很大,尤其是体现在邹易的改良中国画方面。在走写实的这条道路上徐悲鸿给予蒋兆和很大的启示和鼓舞。徐悲鸿在绘画技法上尊崇现实主义,又从西方古典写实绘画中吸取精华,这种技法既典雅写实又平凡生动,他抗拒一切用形式来创作的理念。他反复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3],这在中国画坛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蒋兆和被当时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所折磨,他在身体和心灵上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他化悲痛为力量,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劳苦大众的苦痛。他开始为这些做初期准备,先是到各地搜集资料进行构思,主要以表现所见贫民为内容,终于在1942年创作出了《流民图》,这一作品再现了战争中流亡人民的灾难和疾苦,画面恢宏,真实反映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

二、形式美和艺术美

美是人类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愿望,也是其主要目的和意图。宗白华认为,艺术是“以形传神”的结构。所谓绘画艺术的形式结构,主要表现在构图、线条和笔墨方面,形式结构传递生命的意义、精神的感悟、内在的气质。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表达,认为“形式”可以作为艺术的根基,重视的是艺术的形式感[4]。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5]。感性是人们初探艺术的直觉象征,艺术通过感性的表现化形式将自我的直觉意念入注于现实生活中,其感性自身就有一定的美感,但与现实生活结合之后,继而超越升华被观者更容易感知,所谓艺术美的本质大抵就是感性直觉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就像音乐是节奏和音律的统一一样,美也毫不例外,它是外在形式和内心世界的结合,美既要在形式上展现,又要在内心上注重表达,将这些综合在一起才能让人们领悟到美的内涵。《流民图》的形式美就在于强有力的现实主义姿态和深入细致的真实形象塑造;艺术美在于作品将民族所遭受苦难蕴含其内,表达了中华民族抗争苦难命运的乐观精神。

(一)形式美

一切艺术品都不是抽象的,都客观形象的反映了现实生活。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提高作品的内容,使之更加有深度、有内涵,从而能更好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流民图》的构图、线条、笔墨将中国画形式美的绘画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构图的形式美 在中西方绘画中“构图”一词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画中可以叫“经营位置”,而在西方绘画中则是忠实于模仿自然。因东西方绘画文化的差异导致在画面构图选择角度方面产生不同,中国画在构图上并不运用固定的程式而是采取多角度、多视点来进行创作,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科学合理的透视规律。

蒋兆和是一个特别注重形式感的画家,他取中西之精,舍中西之短,并将中西二者冶为一炉。在作品《流民图》中,以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作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单个的人物形象,在整体布局方面又采用多角度、多视点的手法,最终《流民图》以长卷为构图形式。这种构图方式使人们在观看时要从局部出发循序渐进的品味,由于画幅巨大,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当你站在画前,你会被整幅画的形式感所吸引,你似乎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画面中人物形象聚散、动静、情绪的连贯和变化,汇合起来好像江潮一样的汹涌起伏,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共鸣。

2.线条的形式美 线条在中西方绘画中的含义同样也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画中也叫“骨法用笔”,中国画以线条作为骨干,强调本质结构,西方绘画则以面造型,注重光色变化。

作品《流民图》在线条上采用中国画“骨法用笔”的原则,结合作者的主观感受,发挥以线造型的复杂化,在传统描绘线描方式上加以改变,因形象的年龄身份各异而采取的线条也因此不同,用苍老干枯的笔触描绘老年,用柔美平滑的笔触描绘青年,明暗关系和体积感通过这些线条来体现。在人物形象结构转折处充分利用中国山水画技法来充实线条不能完全胜任的地方,塑造出更加深厚富有力量的形象。

3.笔墨的形式美 其形式美大致可以划分为笔墨形式、笔墨内涵、笔墨技法三种形式。笔墨形式是一种传递绘画语言的工具;笔墨内涵则与画家的素养、才华、经历紧密相连;但笔墨技法却在很大程度与一个画家的水平和能力有关。

蒋兆和的《流民图》将笔墨技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小写意对人物面部及手进行细致刻画;头发采用干笔画出,再用淡墨染出明暗;衣纹的处理与面部及手形成反差,衣褶的线条通过行笔的提钝来体现。整幅画对人物形象的描绘,用笔刚劲有力,造型形象准确,墨色富有变化,线条简洁干练,情感表达细腻。更重要的是,蒋兆和的笔墨技法,既完成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表明了他本人的精神品格,充分体现出一个真正大师应有的艺术风范。

(二)艺术美

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美感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在对自身经历、社会认识、自然体会上加以提炼与概括之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出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古往今来社会生活都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源头。《流民图》是蒋兆和艺术作品的巅峰,包含了蒋兆和对人性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完美的表现出他为人生而艺术”的深刻“民生” 艺术创作思想内涵。其在主观方面上个人性格理想化,在客观方面上外部环境、人生经历、贵人相助等诸多因素的注入,使他选择了现实主义的绘画之路,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的信念。

《流民图》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画家蒋兆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透过对具体形象的描绘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1.《流民图》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实性 画家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思想来客观呈现劳苦大众的生活状态;画家将情感注入生活,通过捕捉不同年龄阶段的苦难形象来抒发对毁灭人性、罪恶战争的控诉,真实地将客观现实生活的悲惨和自己对战乱年代生活的感受一同体现出来。

2.《流民图》的另一个特征是典型性 蒋兆和以真实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塑造了具有鲜明独特的典型流民形象。画中的每个人物形象看似体现的是单个人物,实质上都是蒋兆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探索力,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作为作品的典型形象,做出的对现实的批判、对生活的感悟和命运的思考。

3.《流民图》具有悲剧性和批判性 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精神刻画来表现那个特定年代人民命运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身处悲苦中的大众的无限同情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形象的神态和内心的刻画来表现作者对人生的关切和对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造成这一残酷现实的阶级压迫和罪恶战争的强烈控诉和反抗。

三、小结

艺术是不断追逐美的过程,美是形式感与内容性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想要打动观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就应该传达出美的理念。仅在艺术语言的形式上作文章,没有传达出特定的情感,是不能感染到民众的,在形式上要精益求精,在情感上要生动真实,只有做到这些,艺术才显现出它的独特之美。我认为艺术创作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而是艺术家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继而产生想要对这些进行创作的思想,这个就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在大量的素材中提炼能够表现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之后,通过丰富的艺术语言将其创作出来,这样一件伟大作品就应运而生了。因此,艺术创作者必须先成为一块海绵,去浸泡在体验生活的素材中,吸足水分,再将这份水分一点点拧干体现在画面上,好让观众感到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必须经历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前期的意识形态里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创作的目的是怎样,传达的情感有哪些,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蒋兆和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大自然进行深刻记载,为《流民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其艺术创作道路上,他反对因袭保守,提倡中西结合,反对脱离现实生活、脱离人民群众,提倡面向生活,面向大众。作品《流民图》散发出一种气势,它的形式美与艺术美会深深吸引欣赏者的心灵、震撼欣赏者灵魂。

【注释】

[1]刘曦林.蒋兆和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2]蒋兆和.蒋兆和画册.自序二[M].1948:1

[3]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88

[4]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528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2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蒋兆和绘.蒋兆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张蔷美术文集.中国美术十年[M].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5]贺西林、赵力著.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8]肖和.蒋兆和:感动了一个世纪的画家[J].海内与海外,2009(06).

[9]黃文.解析蒋兆和作品的美学特征[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

[10]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形式美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让“艺术美”走进语文课堂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数码艺术的现代运用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