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途径探讨

2015-10-21任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具体途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任军

【摘要】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大框架,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煤矿行业的稳定发展,对推动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途径进行分析,介绍相关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具体途径

引言

安全与事故时刻伴随着煤矿生产的每个环节,从两者与煤矿生产的关系来讲,事故时绝对的,且往往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并不会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而转移到其他方面,或消失不见;与事故相比,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是相对的,仅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一通三防”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关乎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众多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1、“一通三防”安全管理途径的基本内容

1.1“一通”—矿井通风

煤矿的矿井通风工作,一般是通过安装在地面的两台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完成,主要通风机要保证能够连续运转,两台风机一用一备,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井下掘进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及相关的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的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巷道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的有关规定。

1.2“三防”—防瓦斯

煤矿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发生,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说是巨大的隐患。矿井要对瓦斯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管理,从瓦斯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上看,主要是防止瓦斯超限和杜绝引爆火源出现,从预防的角度对瓦斯进行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三防”—防灭火

矿井火灾事故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一般是由外来火源引起煤炭、坑木、设备液压油、润滑油、棉纱、皮带等可燃物火灾。内因火灾指煤层自燃发火。

1.4“三防”—防粉尘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有爆炸的可能性,而且对于井下工作的人员来说,也会影响健康。

2、加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研究

为了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对事故处理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采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工作,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安全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大量的安全保护措施得以完备,煤矿企业也需要做好“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指导。

2.1做好矿井通风制度化管理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矿井通风工作的旨在将矿井内的煤矿尘土与对身体不利的气体,尤其是瓦斯的浓度降低到人体能够接受的水平,并且尽可能地将这些排到井外。

第一,为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过高,首先要保障工作台风通过的数量。开采工作台的通风属于负压类型,要想保障工作台自然风的通过数量,就必须要科学的通风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开采工作与通风工作是相对应的,为保证工作台风通过的数量,在开采过程中最好能够均衡开采,分时间段进行矿井开采,避免过度集中。

第二,每个开采区域在挖掘工作台时,为避免掘进和作业台的串联通风以及掘进作业台之间的串联通风,在挖掘时首先要挖掘中间车场。第三,鉴于掘进作业台通风是矿井下面最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且在替换和维修通风设备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掘进作业台的通风管控,调节好通风机构与机电机构的工作,为掘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恢复通风时的稳定提供保障。另外,针对瓦斯含量较高的矿井,在暂停通风设备工作期间应当采用“三专两闭锁”的方式,在通风设备上挂小牌并安排专人对其负责,禁止安排以外的人员操控通风设备,尤其是肆意将通风设备开启与停止;再者将停止通风设备之前,必须将所有相关人员都从井下撤到地面层,并将电闸拉下,避免因通风设备停止,瓦斯大量集中而给相关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2.2突出防灭火工作重点

为防止煤矿井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煤矿企业和现场施工应对井内防火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与完善防火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来安排和执行采矿区的防火安全工作。

具体来讲如下,第一,除了要加强矿井内的综合管理外,为避免因内部因素引起火灾,还需加强对矿井内的通风管理,确保井内空气流通顺畅,空气质量处于人体接受水平之上,尽可能避免有害气体或煤尘的累积,提高煤的回采效率,禁止违规操作。第二,加大对矿井的管理力度,避免因外界管理不当而导致火灾的产生。在煤矿生产中出现的火灾一般分两种,第一种是外源火灾,针对这类火灾的防治手段,主要是在严令禁止在煤矿生产区内进行与煤矿作业无关的明火行为,比如禁止抽烟、禁止随意燃烧等,对于生产区内火灾发生概率較高的区域,要按照消防部门要求布置消防系统和消防设备;第二种是自然火灾,针对这种火灾,在其防治要点,在于要尽量保证风道两边压力持平,并根据井内空气分布状态来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2.3确保综合防尘工作效果

煤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如果人长期接触矿尘,将很有可能患上严重的尘肺病。所以工作人员下矿时一般都会带上防尘口罩,而施工现场也会配设一些防尘的逛到,以降低煤尘浓度。

针对煤尘防止工作,煤矿企业和相关人员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工作区域内的煤尘防止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保持井内通风顺畅,以间和降低井内的煤尘含量;第二,适度增加井内的空气适度,利用向空气喷洒水等液体的方式来捕获漂浮的煤尘,达到减少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颇为经济,但是对长期煤矿生产中的防尘效用不大,要想将其防尘效用切实会发出来,除非是不间断的洒水或者是与其他控尘技术相结合。第三,为减少煤尘对工作人员身体的伤害,要求作业过程中,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佩带防尘口罩、风罩等防尘工具。

2.4加强瓦斯的防治与管控效力

首先,遵循上级对煤矿监控系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成立专门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小组,在原有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与升级,待改造完成后,有相关部门组织达标验收。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温度、一氧化碳、风门开关状态的实时监控。

其次,加大推行瓦斯便携仪发放管理制度的力度,安排专门的通防人员对便携仪发放领用和检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现场调查,并及时对不按规定佩戴仪器的人员进行通报处理。

再次,严格规范盲巷启封瓦斯排放的流程,禁止“一风吹”的行为。该工作有通防副总负责组织和领导,进一步规范气体排放程序,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在气体排放的前3天下达有关通知,并提前拟定气体排放措施并事先与矿山救护队做好联系。

结束语

扎实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保证煤矿企业平稳发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负责,对安全问题绝不放松,尽职尽责地抓安全。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一通三防”工作取得实效,彻底杜绝“一通三防”事故发生,确保煤矿企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郭景志.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4)

[2]王改明;吴永利;张俊涛.浅析“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有效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3]贾岳.关于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2(18)

[4]高重阳.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3(07)

猜你喜欢

具体途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浅谈如何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功能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软岩矿井综放工作面过旧巷“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