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质量
2015-10-21刘振凯
刘振凯
摘要: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具有规模大、周期长、任务繁杂的特点。没有系统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是难以顺利完成整个建筑施工任务的。良好的质量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建筑队伍的行业内的信誉,更重要的是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更关系着一个地区、社会是否可以健康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工作几乎贯穿着施工的全过程,也是进行竣工验收评定的参考依据之一。因此,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确保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是确保施工工作取得良好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特点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涉及环节比较多,因此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也比较多。首先,是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建筑设计前期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水文地质。比如在进行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浅水层地质,影响施工的进度;其次,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员数量不足、建筑材料的短缺、施工机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等情况,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甚至导致施工被迫停止;再次,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比如遇到恶劣天气、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出现,导致施工作业受到影响,被迫停止。
2、 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一般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严格规划的流程控制,因此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毕竟施工质量管理不同与其它流水式的管理,其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的质量存在很大的波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的轻微变化都会给建筑施工质量构成影响,而且建筑材料轻微的变化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又很难发现,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严格规范,切实将各种质量变化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隐蔽性特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都具有联系性,要想实施下一道工序就必须要做好上一道工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很明显的隐蔽性,如果没有及时地发现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那不可能在下一道工序中发现和很好的解决此问题,进而会给建筑施工的质量构成威胁,产生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还缺乏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这对于相关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因此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采取措施对现有的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在完善过程中要尤为注重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的采取,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关的施工单位、施工材料以及其他施工要素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另外相关的部门也应该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尽可能的激发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让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去,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施工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永远是施工企业各项工作执行力度的核心问题,在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共同影响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施工管理人员将土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的更好,要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操作能力,并且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严格强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通过工作人员管理能力的提升来带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力,促进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3、 加强质量检测程序化管理
一是在采购材料的质量检测。对于采购的原则,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在检测结果未出来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并督促施工方将这样的材料进行标注。当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检测达标,则应将这些材料换成“合格”标签,并将以检验合格材料存放到合格材料区域。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则应及时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不能与合格材料混合在一起,应分开放置,最好是存放在不合格材料专用区域。
另一点是做好施工现场材料检测。对于存放时间过长,或是已经不能再投入使用的材料、边角料和废料,则必须存放在专门设置的废品区,并贴上废品处理标签。
三是做好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对一些薄弱环节、隐蔽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时,必须在书面文件上进行签字,若验收质量不达标,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成,并再次验收且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4、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高质量的原材料是建造优质工程的基础, 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 应把好原材料出厂质量关。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时, 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货, 做好质量的检测与材料验收工作。
5、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
隐蔽工程多为建筑结构工程。在基础工程验槽时,先检验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经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建设、质检单位有关负责人员签证确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对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对钢筋作了抽样强度试验,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 同时,核对了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范和要求。 浇捣混凝土前,对已布设好的钢筋是否发生位移进行检查,有变位及时进行了校正等。
通过上文的分析,对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就目前建筑技术的状况而言,如何把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于城市化建设当中显得格外重要, 并且还应当符合现代化城市结构以及共同进步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身,这样才可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技术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水秀 . 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J]. 江西建材 ,2012,01:91-92.
[2] 王安翅 . 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0),266-266
[3] 衣帅然 , 唐植楠 . 论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9),175-176
[4] 张金海. 刍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 新疆石油科技. 2013(02)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