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2015-10-21李永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建筑结构治理

李永健

摘要:建筑墙体的裂缝问题是当前房建工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墙体一旦有裂缝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房屋的美观、适用性以及耐久性,还会降低整个房屋工程的结构承载力,使其使用寿命降低。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墙体裂缝以及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不同裂缝的不同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治理

1 建筑结构中引起的裂缝

1.1 地基沉陷引起的裂缝

治理措施:(1)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如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砖等,以减轻墙体自重。选用轻形结构。如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各种轻型空间结构等。工业厂房屋盖的重量较大,可将过去常用的大型屋面板外加防水屋盖改成各种自防水预制轻型屋面板,重量可减轻许多。减少基础和上覆土的重量。可采用空心基础、薄壳基础、无埋式薄板基础等自重轻,回填土少的基础形式,以及用空地板代替厚填土以减轻基底压力。(2)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设置地下室。以挖除的地下室空间的土重抵消部分甚至全部建筑物的重量,达到减小沉降的目的;改变基底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减轻不均匀沉降值。

1.2 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

治理措施:(1)模板的支撑、大小龙骨材料规格和间距必须通过模板强度计算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2)在确保按施工方案设置支撑的拉杆以外,尽可能采用无接头支撑和顺百古撑,如使用有接头支撑,必须确保两半段支撑的轴心基本一致,且必须保证接头缝隙密实,并在接头部位必须设置双向拉杆,并将拉杆端头与墙顶实,确保有接头的支撑受力后轴心不弯曲。(3)为防止楼层吊放物料的冲击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混凝土开裂,在每楼层基本固定的吊放物料的房间楼板模板下,在原有支撑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临时性支撑,待上一楼层吊放的物料分散使用或使用完成后,再将此支撑拆下倒往其它部位周转使用。

2 墙体裂缝形成原因

2.1 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出现的原因

(1)施工原因:组砌不合理,砂浆的饱满度小于85%,或者由于拉结钢筋漏放甚至不放,浇水过多,施工一次砌体高度过大,砂浆标号低,都可导致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的频频出现。(2)温度的影响:由于各种墙体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面层拉裂。

控制措施:(1)对于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而言出厂时含水率较高,以后砌块会因逐渐干燥造成体积的不稳定,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建材应该提前组织材料入场,杜绝边进料边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场后不要随意堆放,堆放时底部应垫起并防潮,雨天还要覆盖以防吸水过大而引起体积的膨胀。(2)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柱、梁与砌体接触面上用胶泥粘结玻纤网,每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3)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

2.2 墙面抹灰龟裂原因分析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墙面打了一块“补丁”,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

预防措施:(1)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搅制设备要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杜绝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滚筒式)拌制砂浆。(2)抹灰应分层进行,嚴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3)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

2.3 应力集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1)在荷载、收缩或温度作用下,门窗洞口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共主拉应力约呈45度斜向方面分布,该处拉应力最大值往往超过弹性均匀分布拉应力2~3倍,当此局部应力集中产生的拉应力超过砌体的主拉应力极限值时,而出现了应力集中裂缝。(2)门窗洞口上部砌体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砂浆末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操作时,饱满度不够,水平灰缝厚度不均匀,砂子含泥量较大,不均匀,不严格计量,配合比不准,造成砌体强度下降。等等诸多原因都能造成应力集中裂缝的出现。

预防措施:(1)在门窗洞口两侧增设抗裂柱,或钢筋砼门窗框;对于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则在洞口两侧设芯柱。(2)在砂浆中掺入纤维,即采用纤维砂浆抹面。具体做法是将短纤维(聚合物纤维)按一定比例掺人砂浆中拌和即可制得。短纤维在砂浆中的作用是提高基体的抗拉强度,阻止基体中原有微裂缝的扩展并延缓新裂缝的出现,提高基体的变形能力和改善其韧性与抗冲击性。在工程中常用的是聚丙烯单丝纤维。(3)如为混水墙也可在门窗洞口处,设置45度斜向焊接网片或加强钢筋,并用U形筋将斜筋固定在墙体上,再做外抹灰;在门窗洞口上部墙体中采用水平砌缝配筋的办法,加强砌体抵抗水平变形的能力。砌缝配筋是由预先埋设在水平砂浆砌缝中的纵向和横向钢筋构成的,砌缝配筋的间距,最小为20cm,最大为60cm,或者在墙体中部设置3Φ6的通长水平钢筋,在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宜设置拉接钢筋,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Φ6,竖向间距官为500mm。

结束语:墙体裂缝的处理,重点在于防范于未然之中,随后辅助以设计和施工,且采取防范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并且要不断地增强主动控制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建房屋的质量。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操作,切忌要使工程的设计和实际施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裂缝控制的可能性。经多方实践证明可知,以往的许多房建工程按照综上所诉的内容处理裂缝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此外我们在处理裂缝问题时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技术、新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解决裂缝的效率,将裂缝问题带来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国强,罗刚,罗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伟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初探田.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 20.

[3]宣立峰,于凯.关于民用建筑裂缝的产生与防治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0:19-34.

[4]富文权,韩素芳.混凝土致裂温度的裂框试验[J].混凝土,2004(1).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建筑结构治理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