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能建筑造价成本浅析

2015-10-21娄艳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节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娄艳华

【摘要】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建设工程领域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朝着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努力,这也包括工程造价的管理。本文通过辨析节能建筑的内涵,分析节能建筑的造价管理要素,提出工程造价管理适应节能建筑发展,应对建筑节能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节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1 前言

建筑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建筑中实行节能设计和造价控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筑的设计中,要多采用环保型材料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在施工中要进行造价管理,控制建筑的成本。

2 建筑节能对于工程造价的作用和意义

节能建筑过程中,工程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如地能、水能、建材能、环境质量和智能化技术等,而且在建筑过程中涉及的工序也非常复杂,对于新技术的把握、新材料的运用、新设备的配置、新工艺的实施,这些新节能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增加资金投入力度,这就对工程项目造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建设的各个主体方不仅要对节能技术了如指掌,而且要将工程的造价进行透明、完整、高效的汇总,为节能建筑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

在建筑过程中努力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水平,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建设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合法权利的保障,是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的必要前提。建设节能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都对工程造价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在节能建筑建设中的应用。

3 节能建筑造价的影响因素

3.1 维护结构节能

维护结构节能成本包括墙体、屋面保温系统成本,节能门窗成本,遮阳系统成本以及其它一些综合性措施,如种植屋面、呼吸式幕墙等的成本投入。据建设部对试点工程的设计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围护系统方面造价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价的5%;在供热采暖系统方面造价减少了40元,是采暖系统造价的18%。抵消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只增加10元,提高的幅度是1%。

3.2 可再生能源

节能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相对成本较低,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增量因为材料以及技术水平的原因,价格还属较高的。地热利用主要是通过地源热泵或者地下铺设通风管的形式,技术相对成熟,但成本较高。风能、生物能也属于目前成本很高的技术。

3.3 节水措施成本

3.3.1 中水利用

中水利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起来,经过恰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回用于小区的绿化灌溉、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家庭坐便器冲洗等方面,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北京、成都等省市已经先行推广使用,成本不高但效果明显。

3.3.2 雨水收集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对于雨水收集利用的经验和方法,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雨水属于优质水,收集和处理成本都不高,是可以大力推广的技术。

3.3.3 净水系统

这在国内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它通过系统定期排污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进行层层过滤,以达到可直接饮用的效果。目前成都市许多楼盘都在使用该技术。净水系统分家用净水系统和管道分质供水系统两种。单针对管道分质供水来说,安装成本是比较便宜的,并且技术要求也不高。

3.4 室内环境措施成本

室内环境措施成本包括室内通风装置、建筑隔音措施、室内除尘措施、垃圾处理回收装置、分质供水等措施的增量成本。

3.5 建筑智能化成本

建筑智能化成本包括居住建筑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安保系统、智能物业系统等。

4 节能建筑成本下降的潜力分析

4.1 住宅建设成本相对提高

国内住宅建筑的建造成本还比较低,目前商品房还主要以提供毛坯房为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人们对全装修房的需求以及住宅品质要求的提高,精装修、空调采暖等会成为住宅的基本配置,室内环境质量也逐步会归入建筑的基本投资。因此,住宅本身成本的提升会导致节能建筑增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而节能部品的标准化、产业化也会降低建筑成本。

4.2 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政策逐步完善

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价格普遍较高,特别是地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技术的价格还是一般住宅建筑难以接受的。但是随着政策制度的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会享受到更加优惠的补贴政策,太阳能并网发电甚至可以通过卖电产生利润,因此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

4.3 设计和市场接受程度提高

与非节能的普通建筑相比,节能建筑形式上表现为能耗水平的降低,但其背后隐含的是相关技术的进步,是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但由于目前建筑节能技术水平较低,普及性不足,配套产品种类少,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节能建筑的开发成本仍处于高位。但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日益重视和接受意愿的提高,以及建筑节能部品和技术的成熟化、标准化、规模化,节能建筑成本的下降亦是可以预期的。

5 基于节能建筑建造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思路

5.1 成本构成——考虑项目在寿命期内的使用、维护费用

目前一般只关注项目的建造成本,而忽视高能耗建筑在未来使用中给业主和社会带来的高额费用。节能建筑的成本一般只在普通建筑造价的基础上增加5~8%,但节能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却远超这部分增加的造价。如:公共建筑按节能50%的标准测算,每平方米一年可节约30㎏标准煤的资源消耗,经济效益显著。为适应建筑节能要求,工程造价的构成内容除了设计、建造、设备等费用,还要考虑寿命期内的使用、维护、能耗的费用。

5.2 计价依据――设置一些反映节能技术和措施的指标和参考标准

我国目前工程计价依据主要是工程量清单及预算定額计价体系,其指向也是工程建造价格,节能概算、估算定额和指标尚不完善,设备价格目前也很少作为工程计价依据来发挥作用。这样的状况应该说是难以满足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和评价需要的。为适应节能要求,可将节能建筑的技术、材料消耗和价格纳入现行预算定额,即增加专门的节能项目,为建筑的节能部分提供易于识别的计价依据;设置一些能够反映节能效果的指标,如能耗降低率、增加的建造费用回收期等,特别是现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应适当增加一些节能指标和参数,将节能要求纳入建设项目的评价中来。

5.3 造价计量――全寿命期费用的现值分析

工程造价的计算要考虑寿命期和动态性,即包括项目的建造费用和寿命期内的各种使用费用,并按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出综合造价。这个综合造价和现行造价内容有所不同,但从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等角度考虑,这个费用是更适于这些要求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5.4 造价评价――从寿命期着眼,不仅比较建造费用,也要比较使用费用

在上述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造价高低的评价就不只是现行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是要在全寿命期的框架进行,比较从建造到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综合费用,全过程费用低的项目才是低造价的项目。

造价的控制不仅是建造费用的控制,更要考虑建成后使用中的能耗、维护等费用,这是新视野下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将这一目标扩大到项目的全寿命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

6 总结

建筑节能不意味着限制发展或降低建筑物的服务标准,而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在对节能建筑项目建设的成本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案的对比、价值工程等手段降低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

猜你喜欢

节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探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绿色酒店设计探索
新型建筑保温墙体材料应用及节能探析
哲理漫画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