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邢喜龙
邢喜龙
【摘 要】测量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市政工程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管控着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为其提供最准确有效的测量数据,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市政工程测量的系统性很强,测量中关键点的有效控制,对于坚实市政工程的数据基础,把控市政工程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从市政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意义、GPS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以及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这几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测量;测量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对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打破了技术限制,为市政工程测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市政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意义
1、工程测量时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
现阶段市政工程在准备阶段必须要通过工程测量来为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对于市政工程设计工作来说无论其方案设计还是图式设计都离不开测量数据作为依据,并且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合理性将会直接决定市政工程设计工作质量。因此,对于市政工程设计工作来说工程测量则是其基础性工作和前提,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没有工程测量数据作为支撑,则会导致整个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的质量无法滿足工程要求。
2、工程测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
现阶段测量人员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完成中心线恢复、路基边桩测量、施工控制桩测量以及竖曲线的测量设置等工作,中心线控制桩的测量设置主要目的在于作为工程施工阶段的参照依据,以便于施工人员对于各环节的施工可以有所控制依据。市政工程中心线测设过程中测量人员一般可以利用解析法,将定线条件作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来将各曲线折点与主点推算出来,并要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要求来完成里程桩的测设,里程桩在测量过程中要将其间距范围控制在30-100m之间,还要确保各中心桩间可以具备至少一个与相邻中心桩通视条件。
3、工程测量是工程验收的关键手段
对于市政工程验收交付阶段来说其也需要通过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来对其进行全面检测,该阶段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关键点位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定,要确保施工单位所建设出的构筑物、路面、桥梁等可以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并要将工程测量工作所获取的数据结果作为其工程交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文件。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测量工作可以利用全野外数据测绘方式来完成,这是因为该种测绘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不仅可以获取准确的高程与坐标,同时不需要利用人工便可以生产出满足工程验收需求的图形文件,并且在成图精度等方面也可以满足其验收标准要求,同时也对降低工程测量人员在该环节的劳动强度有着重要作用。
二、GPS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1、GPS技术测量原理
GPS测量技术是基于GPS定位技术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天线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测量人员可以根据已知卫星的瞬时坐标来确定用户天线所对应的位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每个测量站中只需要设置3个独立距离观测量。GPS测量技术在市政工程具体应用中主要是利用时差测距的基本原理,并且GPS测量技术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具有功能多、适用范围广、实时定位及定位精度高等特点。
2、具体应用
在市政建设中,控制网面积大,要求的精度高,且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变化,测量数据也是不断改变着的,需要高频率的测量,应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可以在测区一定范围内架设一定数量的基准站,利用流动站直接观测控制网中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不要求控制点之间必须通视,不能设观测站点的控制点,可应用传统测量方法,通过采用GPS技术可以实时知道测量数据和精度,当精度达到后可停止测量,不需要计算数据,若发现达不到要求之后返工,还可以实时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减少了冗余观测,有利于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利用GPS技术可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以及建筑物地基沉降、位移、倾斜状况的监测,比如由于变形监测精度要求高,可分为几个小的观测时段进行,采用强制对中的措施,在<4km长度范围的基线向量中,其测量结果一般能满足变形监测精度需要。另外,应用GPS技术还可应用于城市地形图测绘中,主要是进行碎步测量作业,不需要布设控制点,仅需要一个测量人员在碎步测量位置将地形特征编码输入观测手薄和接收机,通过仪器自带的地形图成图软件在短时间内就可得到城市地形图,操作简单,数据质量可靠。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工程测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技术流程,以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作业的效率。首先,外业测量前,收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必要时进行野外踏勘,根据相应的测量等级要求收集控制点的坐标,并进行一定的复合检验。其次,设置基准站,选择在开阔地区,选择精度比较高的基准站坐标、有效的作业模式,合理的天线类型等。第三,采用电台模式设置流动站,实际测量前,先对流动站进行初始化设置。第四,求定测区转换参数,城市工程测量是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上进行的,必须进行相应的转换,可先在测区以GPS静态方式布设均匀分布的高等级GPS控制点,获得个点WGS-84坐标和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然后利用同一点的两种坐标求出转换参数。
三、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1、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RTK测量技术主要是对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实时处理的差分方法,RTK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在已知点观测的GPS卫星上安装一台GPS接收机,利用GPS接收机将采集到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至基准站电台载波上并利用电台进行发射,流动站GPS接收机可以利用OTF技术从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得整周模糊度,这样便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通过RTK技术的应用来得出厘米级的精度流动站位置。
2、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决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大部分的大型市政工程的相关建设也基本完成,现在的市政工程施工大部分是以完善、修理已有的小短等特点,这些小型建筑特有的特点给工程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市政工程的施工范围相对较小,施工现场一般建筑物分布密集、阻碍施工的障碍物较多,这些制约性条件都会破坏测量控制点的精确度,面对这样的测量现状,RTK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大量的节省了测量时间与成本,在相关企业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工程数据进行测量准备时,要按照正确的起点、折点、终点的坐标进行布置与控制,工作人员需要把电脑系统计算的数据放在待测坐标的坐标库中,要根据不同的路线制定精确的测量间距,测量前的操作准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加人点操作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加桩操作,便于后期外业的调用,提高企业又寸工程相关数据采集的效率,其次是施工人员在选择基准站的时候,要保证基准站的周边环境,要保证给给基准站的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磁场环境,最后设计人员需要完成外业操作,通过外业操作对操作系统进行设置,转换成需要用到的参数来获得准确的当地坐标。
结束语
测量的工作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市政工程测量中,其技术先进与否,科学与否,都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持续的更新测量技术,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做好测量中的每一个小的细节,才能保障市政工程测量的精确度,进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伟,尹水寿.市政工程测量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5(05):199+206.
[2]刘占.城市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5(14):156.
[3]张磊.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