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升建筑自身的安全性
2015-10-21艾合麦提江麦麦提
艾合麦提江?麦麦提
摘要: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即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详细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提升建筑自身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建筑材料;抗震
一、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囊括了诸多建筑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包含了其它各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进行判断时,需要结合物理学以及建筑学中承载能力的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形体构件以及建筑的位置结构,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为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保证其高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设计建筑结构的初始阶段需要计算出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相应的设置数据,然后再科学有效的计算出建筑主体和各部分对应的承重,进一步明确建筑结构最终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同时在设计图纸上面详细的做出说明。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建筑材料、承重材料等诸多因素。由于这门学科综合性较强,而且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要保证施工技术和测量数据的严密性,而且还要合理考虑施工环境、气温、天气以及季节等各种因素。
二、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结构设计忽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
在设计建筑结构之初,就充分地考虑建筑的抗震安全性是常规建筑结构设计的做法,也能够最大化地实现预想的抗震效果,从而最大化地保护房屋和财产安全,我国相关法律也做出了相关规定来对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规范。但是,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只专注于满足客户要求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需求,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在地震来临之时,建筑难以达到设计时预期的抗震设防烈度,因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形成了较大的财物损失。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忽视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缺乏相应的增加建筑抗震性能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建筑进行竣工验收时抗震安全性难以得到良好地评估,因而造成了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重视抗震安全性,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偷工减料的状况。
(二)建筑结构设计过分追求空间实用性
过分追求空间实用性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的威胁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增强建筑的空间结构性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地价的节节攀升,很多人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因而过度追求空间实用性的最大化,最终造成了建筑承重设计存在问题,重力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建筑在抵抗外力时,产生了建筑结构整体损毁的现象。
(三)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状况
建筑结构设计以及设计的良好执行能够很好地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但是,在很多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建筑结构设计难以达到预计的安全性,影响着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计算存在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完成之后,通过合适的模型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计算,以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完工之后能够达到预计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步骤。但是,很多设计师在进行安全性设计中,选择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多,导致建筑结构在实际完成之后与预计的安全性相去甚远,难以满足建筑的安全性要求。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升建筑自身的安全性
(一)增强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的质量,必须要提升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意识。相关设计部门应该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安全意识训练,保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高度保持安全意识,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了加强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还可以设置奖惩制度,保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整改。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抗震性能等涉及到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各个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以及地震强度来制定抗震指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建筑规范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结构设计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国家针对建筑结构设计颁布了相应的规范和条例,这些规定具有政策性,对相应的技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这些规范条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改与更新。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责任意识,及时提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三)提高并加强建筑结构设计者的专业水平
具体来讲,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向前辈学习,切实提升本身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认真分析干扰设计的要素,特别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要顾全大局,要强化概念设计意识,并且要充分考虑其结构材料、施工技术、自然环境因素等影响建筑结构使用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因素,而且还要积极思考,在设计以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关注施工步骤及时的与相关人员交流思想,保证建筑的品质。而且也要加强提高其技术规范制定的合理性,有助于建筑施工队伍灵活应对和处理施工设计问题。
(四)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
我国对建筑的质量有着严格的高要求,自从我国推出最新的住房体制后,我国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建筑住房的安全性已经列为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首要位置。根據调查得出,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使用的材料,在建筑行业中所占的建筑费用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合理的增加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并不会对建筑总费用造成多大的负担。在即将投入到建筑施工材料方面,要选择更优质的建筑材料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优秀的材料能够避免后续维护,能够增加建筑的使用时间,提升它的持久性。站在长远的层面上来分析,使用优质材料能够为单位创造更多的利益,省去了很多维护资金,而且还能够保证相关群体的生命安全。
(五)应用新兴技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该行业不断的创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建筑行业与电子技术结合在了一起,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是越来越复杂,相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角度来讲,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从基本知识的掌握发展到需要对知识有效的扩展和拓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形势下的设计需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对建筑的安全性充分考虑。所以,需要结合计算行业的发展,利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同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共同开发出一套精密的设计软件,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安全性。
结语
综上,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保障建筑安全性的最大化,从而有效地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保障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军权. 基于安全度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 2012(02)
[2]劳健荣. 浅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J]. 知识经济. 2011(13)
[3]白芙蓉.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民营科技.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