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西南地区山地人居环境之园林景观打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10-21刘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神女人居山地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景观的打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西南地区山地人居环境之园林景观的打造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并且以实例工程重庆市永川区神女湖公园作为例证,对景观打造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字】山地人居环境;园林;景观;城市;打造

引言:山地城市建设应该依山就势,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体现出山地城市所特有的风貌、特色。山地资源是城市建设中宝贵的自然资源,山地城市由于天生具備和其他类型城市的不同特点,需要相关建设人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山地自然资源的特色,结合生态化建设理念实现园林景观的效益最大化打造。

1、以神女湖公园为例的项目概况

神女湖公园位于规划面积为89.59公顷的永川神女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域,北靠箕山,东临中华龙数字公园,南接勤俭路,西临长坡山体。公园结构巧妙,移步换景,景色万千,集自然山、石、水、林,人工亭、廊、大型雕像等造园要素于一园,融自然清新的自然景观与大气磅礴的人文景观于一体,呈现给世人的是一座体验式复合型生态文化公园。公园由约16公顷的滨湖公园、3公顷的茶山公园、5公顷的竹山公园、14公顷的神女公园围绕天然的神女湖组成。区域内山地、丘陵相结合,场地高程从315米的湖岸到410米的神女广场,高差近百米。通过对山势和当地具体情况的科学运用,神女湖公园有效地凭借先天的自然优势、前期的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的建设实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2、山地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打造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神女湖公园建设前和建成后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神女湖公园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综合性公园,山地环境下的公园地形处理,应该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这与平原地区地形的处理手法大相径庭,在具体的园林景观打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山地地形的特点,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设计和施工中去,真正地实现生态化和持续化的建设。

2.1建设前期的有效评估

在建设之前必须对场地本身和周边的相关环境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首先是山地条件下建设项目的选址应依据项目的性质、业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公园的选址应尽量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这就为在公园打造中充分发挥山地地形特色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由于山地条件的特殊性和当地的特殊地形还应考虑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预防。在园林景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筑、道路、广场、植物栽植都有各自适宜的坡度值,工程建设中尽量不要超过它们各自相应的坡度值。如若确有特殊情况,也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项目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综上所述,建设前期对山地地形进行有效测评并充分考虑、立体规划才能打造出更适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山地人居环境。

2.2地表径流的收集与排放

山地条件与平原地区的城市景观打造有明显的不同,除了自然环境的区别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大雨时山地地形的地表径流汇聚后可能会形成山洪,这种汇流作用在雨季或者恶劣天气下容易对周边地形、道路、广场、植物等产生很大影响,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影响是山地景观打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方向。所以,除了最大程度地满足雨水下渗的要求外,地表径流的收集与排放非常重要。地表径流的有效收集和排放要充分利用地势特点、走向,以及城市综合管网的布局综合考虑,以此使得所有的排水设施都能起到更好的排水效果,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一般说来,道路及广场靠山体一侧、护坡护坎上下、建筑四周等重点部位必须设置截水沟或收水口等收水装置及相应排水管道进行排水,并根据汇水面积的大小确定排水管沟的大小、排向以及处理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自然或人工溪流进行打造,既满足排水功能,同时也增添了景观情趣,在节约了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丰富了视觉感受。

2.3服务区平台及设施等的建设

神女湖公园景观布局时坚持每50米设置一停留点、每500米设置一休憩处、每1000米设置一聚会场的原则,通过步移景异与各种体验性景观的复合,使具有不同功能的场地有序分布在各不同高程的台地中,构成主体框架。山地条件下各停留点、各聚散平台,包括各商业、服务系统的设置受山地地形的影响,难度大了很多。而设置点位的高程、设置的密集程度、山地条件下平台内外侧的护坡护坎处理及美化,都对最后成型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影响很大。这就需要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山地条件的特点进行保护和改造,利用地势特点实现景观效果和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2.4平面及竖向的交通组织

车行、人行道路以及梯步的设置关系到整个游览线路的畅通与合理与否。首先,车行道的布局及高程处理是山地环境交通组织的难点,较陡的地形车行道的坡度控制会非常困难。神女湖公园内的道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依地势而修建,以水体驳岸线为中心向外围拓展成环路。正因为沿着湖泊驳岸线铺设道路,环湖步道蜿蜒曲折、线形流畅且富于变化。它的道路系统总的可分为三级:一级道路是环绕整个湖体的车行主路,宽约6米,可供大量机动车和游人通行,同时它也是主要的消防通道;二级道路为环湖步道,宽约3—4米,是园区内最主要的参观游赏线路,同时通过4组特色回游路线,连接园内不同高差的各个区域;而三级道路主要指各分区内的小园路,宽约1.5—2米,多为经过处理的防滑的青石板铺路。总的来说公园内道路分级明显、布局合理,而重点部位的立体交通处理则为环境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本案中主入口至坝体的开敞宽阔的大踏步以及湖滨步道至神女广场的六边形梯步都是山地园林景观项目中非常出彩的典范。

2.5山地建设项目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山地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在陡峭的崖壁和地质不稳定的坡坎上下进行建设,确实避免不了的,建设初期就应预先做好这些地方的加固处理和防护措施。同时,所有建筑、道路、平台、挡墙的地基均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辗压,密实度必须经相关单位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施工工序,避免因地基不牢引发山体滑坡,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地建设项目施工中的材料运输和堆放是建设中的又一大难点。所以,合理安排施工通道、施工工序、合理堆放材料很重要。气候的变化对山地建设项目施工场地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雨季,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现象都可能对未及加固的工地造成破坏性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神女湖公园自然景观特点以及设计、施工打造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山地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打造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并且总结了在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西南地区山地景观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刘强,男,35岁,本科学历,2004年8月参加工作,现就职于重庆艾特兰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级园林工程师,现任设计部经理一职。

参考文献:

[1]杨静.山地城市居住区坡地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周学红.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汪洋.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2.

[4]谢力.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D].重庆大学,2002.

[5]赵万民.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

猜你喜欢

神女人居山地
最美城市“绿化带”
神女游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亲近神女(组章)
浅析山地别墅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