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2015-10-21姚远刘晓伟
姚远 刘晓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环境、能源的污染现象发生,不仅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因素,还对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关键任务。本文就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意见,以期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设计; 思考;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提倡建设绿色建筑尤其重要[1]。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各种施工环境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的消耗,进而为人们建设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1.探讨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1.1开发新型材料的多种应用
全面推动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推进新材料及新技术的普及,所以,为了更深层次的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可通过扩大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而全面实现。比如,具有控制温度作用的建筑材料可跟随着天气变化而改变温度,继而提高建筑内生活的品质。新型建筑材料在不同方面均存在不同的应用,通过推动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能够开发出新型材料的多种应用,使得更多的建筑材料在多方面可以得到应用,进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绿色建筑从多个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包括设计理念、使用材料、后期功能等,同时还能缓解建筑施工资源的压力,以及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促进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在建筑过程中,如果能源的需求量相对降低,则可以借用附近建筑的能源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从而促进能源利用率的大大的提高。
1.3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推动绿色建筑的前提是合理应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推动资源可持续的利用。此外,在建筑投入新型技术设备,能最大限度的解决能源消耗的问题,进而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探析推动绿色设计的积极措施
2.1创建并贯彻绿色建筑评估机制
为了更好的推动绿色建筑设计,首先需要创建绿色建筑评估机制,并且利用行政手段制约建筑行业实施绿色建筑设计[2]。同时,绿色建筑评估机制既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又要有明确的工程技术标准支撑。在创建机制前,建筑企业需充分了解现有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并针对建筑设计中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及现象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纠正。现如今,我国在创建绿色建筑评估机制上最先采用计算机建立了一套计算机模拟试验,以及对供暖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善。虽然该评估机制在实际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为了保证该机制被真正落实,只有在整个建筑设计及施工中严格贯彻,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2.2选择新型的环保材料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选择环保型的节能材料,那么建筑外层的结构和材料才能主动的接受能源转化而阻止能源流失[3]。同时,环保材料具有可再生能力,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核心应以环保型的材料为主。绿色建筑的核心即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而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性部分是利用环保材料,并且结合其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使得新型的环保材料既具有分解性又具有和周边能源互相配合的能力。另外,还能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对建筑物实施取暖、照明,继而降低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2.3完善环境绿化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施环境绿化的设计,需要建筑企业将实际设计与实际要求的建筑工程项目保持一致性,同时遵守每项设计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活动空间等相关原则[4]。另一方面,在具体建设中,应以环保、和谐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核心,努力提高各材料之间的利用率,并且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在整体绿色建筑设计当中,还需注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使得建筑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一致,因此为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顺利规划及提高建筑质量,则须重视环境绿化的设计。鉴于此,首先得完成对环境的前期规划,将其设计理念与建筑工程相互一致,在该条件下,绿色建筑才能顺利回归自然,实现工程建设中绿色设计和谐的目的,进而全面体现绿色设计理念,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4合理利用节能型能源
2.4.1维护结构系统
在规划维护结构系统时,应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维护结构,完善气候适应型节能系统,继而确保有效、安全的围护结构机制能够顺利实现。在设计维护结构时,应当综合考虑可开启面积与围护结构这两者之间参数的具体要求,并且在总体项目方案设计中,还需充分考虑因外窗面积过大所引发的节能问题。因此,可采取操控窗墙比例的方式将南向窗墙比控制在0.45之内,北向墙比控制在0.4之内,从而完善好围护结构体系。
2.4.2健全照明系统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注重住区公共场所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将高效节能光源应用在此场所,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具体通过在自然采光区域里设置声控措施或者定时光控措施,并合理调节照明系统的开关,同时针对公共住宅出入较少的走廊、楼梯间等位置,使用电子镇流器、LED节能灯等,进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
2.5合理利用水资源
2.5.1充分应用自然水
合理规划地表水及屋面雨水的径流途径,以此实现地表径流下降的目标,同时选择多种渗透方式提升雨水的渗透量,继而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同时,将所收集的雨水充分应用在景观补水、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方面,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优势,综合运用自然水系,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2.5.2合理规划水资源及运用节水灌溉措施
首先通过场地水资源调查工作,明确气象实际设施情况,使得项目功能与区域优势相结合,同时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此设计出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方案。除此之外,还需合理利用节水灌溉措施,提升滴灌、喷灌等常用灌溉技术,进而确保景观合理灌溉用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2.6细化环境保护措施
2.6.1绿化屋顶
根据当地住房条件,可在住区配套的公共屋顶上创建屋顶花园,其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还起到提升排蓄水功效、缓解热岛效应等重大作用。
2.6.2维护场地生态环境
规划设计园区时,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园区原有的自然系统和生态环境。同时,还需结合园区的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以及通过合理应用河道水资源的优点或屋顶绿化等方式,有效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6.3运用新型透水铺装材料
除去景观绿化地面,在其他硬质地面可铺设植草砖,或在住宅区出入口的休闲道路上铺设细碎石或鹅卵石路径,又或者在小区人行道或广场地面上铺设透水砖。以上措施除了能帮助路面收集雨水之外,还能改善室外热环境,整体上提升室外活动的舒适度。
结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其不仅能保障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满.浅谈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3(09):156.
[2]刘冬梅.浅谈在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55-56.
[3]冯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探索研究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4,40(34):197-198.
[4]桂小寧.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