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超声应力波传感器设计与完善
2015-10-21吴蓉蓉
吴蓉蓉
摘 要:运用超声应力波多结构的破损进行检测,其效率比较高,而且精确度高,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最近这几年,运用磁铁材料的伸缩性特点,支撑了一种能哦股将超声应力波接收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进行磁致伸缩,而且其结构并不复杂,价格比较实惠,能够进行非接触型检测,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通过对磁铁材料的伸缩性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运用此贴性的板结构进行损伤的检测,确保传感器的实用性。
关键词:磁致伸缩;传感器;超声应力波;结构健康检测;优化设计
运用超声应力波的方法进行检测,实现了一种健康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迅速地找到损伤的部位,现在,在压电材料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而且,压电材料也具有极强的接收超声应力波的能力,磁铁的磁致伸缩特点还是比较显著的,制成的磁致伸缩传感器的结构不复杂,而且应用效果比较好。本文通过对磁致伸缩传感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精确检测的磁致伸缩传感器。
1 磁致伸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磁致伸缩这类现象发生的机理在于磁铁的特点,在上个世纪,Joule发现当磁铁材料不置于磁场中的时候,其尺寸会发生变化,其长度会沿着磁力线发生延长或者收缩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磁力伸缩现象。在极化环境中,磁铁的晶体会受到外界的反应,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应变反应,这类应变反应会使磁铁的内部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这类应变反应与磁致伸缩效应的互逆的。应力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传播的介质不同,所以,应力波的传播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其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弥散性特点,通过模态的转换,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之间都能够互相作用。最低阶的应力波在传输的过程中是不具备弥散性的,所以,在进行无损检测的过程中,一般也会采用最低阶的应力波。
在对一个薄板结构进行无损检测的过程中,一般就会借助其不会产生外界应力的特点,按照磁致伸缩的效应,能够分析出薄板结构的磁致伸缩的应力分量以及弹性刚度系数。
2 设计方案
在对磁致伸缩传感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简单和实用性的原则,可以运用一块非磁铁性的板结构进行健康检测,制作的传感器应该分成激励与接收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结构差异不大,而且制作的材料是相同的,都是由镍带、磁铁和磁芯构成的,其各个部分的尺寸如图1所示。由于薄板的结构不是磁铁制作的,所以,其不具有磁致伸缩的特点,将一个镍带制成的结构作为磁致伸缩的媒介。
磁致伸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为超声应力波的产生,在传感器的激励部分附加一个电压的信号时,线圈就会产生一个在镍带周围的磁场,这时,按照磁铁材料的性质,就会产生不同的磁致伸缩效应,这时,磁场具有一定的时变性特点,当磁场在镍带中产生变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磁致伸缩力,在薄板中就会产生超声应力波。
第二个步骤是超声应力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由于激励的原因,就会产生超声应力波,这个应力波就会沿着薄板的结构向四周传播。
第三个步骤是超声应力波的接收,在这个过程中,应力波受到作用反射,到达传感器的接收部位,这时,就会通过耦合的作用,应力波直接传递到镍带中,按照磁铁材料会产生磁致伸缩效应,在时变的磁场中,当线圈接收到应力波时就会产生电压。
3 相关的实验分析
3.1 实验所用的装置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磁致伸缩传感器的效果,在试验中应该完善一套检测系统,系统是由信号发射器、功率放大器和示波器构成的,在试验的过程中,被测试的薄板是一块铝板,将传感器与铝板呈垂直的方向放置,传感器与铝板的距离控制在20厘米。在激励的过程中,应该将传感器与铝板的水平方向的距离控制在10厘米,实验的主要装置如图2所示。
3.2 实验的结果分析
在试验的过程中,激励信号的中心频率是发生变化的,其范围能够控制在100-300赫兹,其频率的间隔为50赫兹,激励信号的幅值差异忽略不计。在200赫兹的激励下,在磁致伸缩传感器的作用下,还是能够接收到时域信号的,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时,采用应力波的方式,将信号转化成小波分析,分析信号在时域中的范围,其结果如图3所示。在图3中可以看出,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与激励信号的频率是能够契合在一起的,通过对小波的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频率上,都能够达到小波的峰值,所以,通过对传感器激励部分和铝板边界的距离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到应力波的传播速率。在相同频率的应力波的激励中,能够得到应力波的传输速度。
4 损伤检测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磁致伸缩传感器在结构检测中的实用性,在满足试验条件的前提下,对一块具有损伤的铝板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快速地找出铝板的损伤位置。铝板在左边缘处出现了一条垂直于铝板中轴线的裂缝,裂缝的宽度为0.6毫米,深度为3毫米,长度为30毫米。在运用传感器的激励部分的时候,将传感器与铝板的中轴线垂直放置,在试验的过程中,运用调解正弦的方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得到中心频率。
5 优化设计
在对传感器进行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完善传感器的作用,在传感器产生磁致伸缩效应的过程中,能够在结构中形成应力,传感器中的垂直方向会产生偏振问题,在水平方向会有应力波传递,而且传递的是最低阶的应力波。所以,要提高传感器运行的效率,就要提高应力波运行的幅值,按照电磁学的相关的原理,可以设计铁磁芯,从而運用镍带,使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达到最大值。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磁致伸缩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铝板进行损伤检测的实验,通过理论和实践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感器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找出铝板损伤产生的部位,而且应用成本低。
参考文献:
[1]刘增华,张易农,张慧昕,何存富,吴斌.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在钢绞线中激励接收纵向导波模态的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2010,06:71-76+82.
[2]杨雅洁,周丽.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超声应力波传感器设计与优化[J]. 仪器仪表学报,2010,11:2474-2480.
[3]丁秀莉,武新军,孙鹏飞. 开放磁路式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原理的实验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