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015-10-21周敏

探索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原建设工程高铁

周敏

[摘要]高原高寒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在长期的自然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冻土地形结构,这给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高铁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建设高铁过程中,实时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监控,为确保铁路建设实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以及促进铁路技术进步提供重要保证。

关键字: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一、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原高铁建设施工难度较大,而且我国在在铁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较为单一,且对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引入较少,这些问题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一)国外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能适应我国国情

由于我国在高铁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较为薄弱,没有属于自己的系统。国外的安全管理软件多数都是出于商业目的,而我国铁路建设属于公共设施建设,因此国外的安全管理软件不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我国的高铁铁路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中。其次我国在高铁建设工程的安全要求以及设计目的都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再加上国外普遍缺少高原高寒地区高铁建设的经验,因此国外的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够适应于我国高原高寒铁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不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二)国内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存在较多问题

由于我国现有的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情况下都是开环控制系统,这不能适应复杂环境下的高铁施工新要求。再加上国内的一些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缺乏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不能够对于技术要求管理、事故统计分析等安全性的要求,因此不能够对于整个高铁建设过程实施全方位的动态闭环管理。

(三)国内的管理系统功能单一

由于我国现在使用的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过于单一,应用的范围局限性很大,因此不能够全方位控制整个工程。这就导致了系统中安全管理数据的采集以及流通不及时,因此无法实现安全管理数据在整个单位系统的流动性能,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4)安全信息的存储方式不合理,加工处理方式落后

由于我国现行的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的存储方式不合理,加工处理方式落后。对于安全信息的传递以及处理很多还是在纸张、数据表格的方式,对于信息的处理甚至还停留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的思维阶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二、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根据高原高寒高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引入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通过不断提高对于施工过程中各个区段内的安全问题监控以及施工问题的控制力度,进而实现现代化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杀的有效推行。只有用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才能为我国高原高寒地区的高铁建设提供基础,这就要求对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控制成本最低原则

通过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高原高寒地区高铁工程建设,进而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大大增强这一地区高铁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由于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高铁建设较为困难,资金消耗也较大,因此在设计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要首先考虑到成本因素。在能保证系统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原来系统的部分功能,同时对于不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原有安全控制系统,尽可能地不改变或者少改变。

(二)减弱外部因素干扰原则

在设计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很难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尤其是电力系统系统这一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多数是在高原高寒人烟稀少的地区,这些地区电力设备落后,满足不了施工的电力需求。因此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三)改造的安全原则

在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机械、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整改,这些系统都属于危险源。高压电、电钻等都可能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人身损害,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在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对于人员以及设备机械专项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对于锚段参数、接触电网等参数要进行实时监控,在确保各项改造方案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尽量消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如高压电磁波、热辐射等。

(四)设计方案最优原则

在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加强人员的管理监督工作,实施硬性规定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既注重劳动纪律性,同时也要对人员进行关怀。在保证设计以及施工任务如期完成的基础之上,将每一项任务进行细致划分,每个任务区域都要有相关责任人,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要进行采纳,进而不断优化整个设计方案。

三、高原高寒高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改造内容

(一)改造高原高寒地区的电力网

由于高原高寒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再加上高铁建设对于电网要求较为严格,就造成了现行电网运行压力加大,接触网系统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改造高原高寒地区的电力网。在施工过程与相关的电力系统产生冲突时,要采取相应的协调方法,去改造现有的接触网的电气化系统,使其能够适应实际施工的需要。如因接触网的电气化系统负载小的问题,可采用截面较大、载流能力较强的导线,进而起到提高接触网的负载能力。

(二)对桥梁、隧道段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重点改造

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施工的时候,尤其是在冻土层施工的时候,桥梁、隧道段使整个施工过程的重难点,也是高原高寒地区铁路运输过程中易出现事故的路段。在进行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改造的时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立柱,保证不会因为因为线路改造的问题而造成原来的力学系统不稳定。对于桥梁系统要在两个桥墩之间进行加厚,进一步提高桥梁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屈曲能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测量桥梁的挠度以及纵向位移,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采取增加立柱的方式,增强其稳定性。其次在控制系统内要加强对于这一地区路段的监控,对于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都要扼杀在摇篮里。

结语:

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高铁工程建设时,由于地质环境以及施工环境之间的作用机理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对于施工环境以及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价、监理与管控,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通过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图纸以及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严密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同时由于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高铁建设过程中,各种施工设备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可以加强对于设备的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因为设备问题而给工程建设造成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明志.铁路安全施工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科技与经济,2006(6):132—134.

[2]李勇辉,刘仍奎,方圆等.铁路局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5):122—125.

[3]吳群慧.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01,第3期

[4]姥建华,赵建安.续建青藏铁路,促进我国西部持续发展[A].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C]北京:测绘出版社.1994.96~196.

猜你喜欢

高原建设工程高铁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山上有座高铁站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