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作用

2015-10-21蔡娟

探索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心理学

蔡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0 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治标的作用,但是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积极心理学对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显著的疗效。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后叶,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人格品质、群体水平和主观体验等。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不同,传统心理学侧重于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分析,而积极心理学更加侧重于激发人类的潜能和积极的力量,通过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从总体上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积极心理学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只有培养起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潜能提升个人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通过适当的人文关怀,能够激发大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从而使之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积极心理学可以从家庭、校园和社会中获取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注重分析研究心理问题不同,积极心理学覆盖面非常广泛,同时其针对的不仅是心理需要辅导的学生,其研究方向在于构建、预防与治疗上,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关乎三个方面的建设:其一,多元化,即心理健康是多层面的;其二,主观性,即心理健康致力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受;其三,积极性,即心理健康不单是对负面心理的消除,还有对正面心理的增加。此类观点在于提升个体的正面情绪,以满意感和幸福感为目标,与消极心理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本质的区别,其作用不仅是矫正治疗,而是从先期构建开始着手,深化心理健康的教育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侧重于对全体学生的一种辅导,而不单单针对少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它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

2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社会系统这三个方面。在大学生具体而言,可以解释为塑造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积极心理学这种侧重于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构建积极的心理素质的理念,能够很好的弥补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应用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帮助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增强大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实际感受等。

2.1 积极心理学帮助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积极乐观的人格能够帮助大学生消除消极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的人格被积极心理学看作是人不断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心理学不仅研究消极的人格及其带来的影响同时也研究积极人格及其作用。通过这样全面的研究分析不仅能够了解消极心理人格,达到治标的目的,同时也研究了积极的人格,达到日常预防和矫正的目的。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人格魅力,同时知道如何去消除消极心理影响,对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人格应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2 积极心理学帮助塑造大学生乐观的心理品质。

乐观积极的品质是构成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向上的乐观心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才能够具有坚韧的意志积极面对,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本身也是人生规划所必须。此外,积极向上的品质有助于大学生发散思维,具有豐

富的心理体验,可以更好的感知世界,学习世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积极的心理品质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其构建是作为健康心理的基石,作用不可替代。

2.3 积极心理学能增强大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感受。

传统的心理学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教育效果不是很好。而积极心理学能够很好的消除这类误区,使同学们乐于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中来。使学生们意识到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消除内心的消极情绪,更加能够帮助自己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一门大众化的心理学课程。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对让人们实际的参与其中,增强大学生的实际感受,从而健全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继续发展的障碍。与传统以治标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积极心理学,能够有效的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10:54-5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3]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

[4]王承清,李存峰,崔立中.积极心理学视野的下的学校心理咨询发展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8,5

[5]张雯.谈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6]郭兰.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

[7]张厚璨.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