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上海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热点分析
2015-10-21张洋
张洋
摘要:目的 分析近年來我国上海地区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热点。方法 采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分类号结合关键词组合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对2002-2013年所公开的上海地区中药相关专利的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的治疗活性热点分布:中药开发的最主要活性是抗肿瘤,其后依次为治疗局部缺血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活性,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活性,抗感染、抗病毒、抗菌、抗炎等活性。剂型研究热点分布:中药新剂型研究主要体现在传统剂型改进和新剂型开发,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是研究较多的新剂型。药用来源分布:药用动植物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亚门”,药用动物较少,主要是昆虫类。结论 近年来我国上海地区的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药物上,新剂型研究热点主要在传统剂型改进和新剂型开发,“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植物为开发重点。
关键词:中药产业;国际专利分类法;专利文献;治疗活性;剂型;药用来源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03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9-0008-04
Analysis on Hot Spots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Shanghai Based on The IPC Classification of Patents ZHANG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hot spots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Shanghai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Methods Patent Database of State Intelletual Property Office was retrieved by IPC class numbers combined with keywords and the IPC class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atents in Shanghai area during 2002-2013 were unde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hot spot distribution of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TCM preparations:Antineoplastic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the activities of treatment of inadequate blood flow or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such as hyperglycemia, high cholesterol, and so on. The activity of treatment of the digestive tract or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followed by the activities of anti infection, antiviral,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etc. The hot spot distribution of dosage:Researches on new dosage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dosag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new formulations. The capsules, tablets, oral liquid, and injections were the new dosage forms under the most researches.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Medicinal plants or animals mainly came from “angiosperm”. Medicinal animals were less than medicinal plants, which mainly belonged to insecta. Conclusion The hot spots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Shanghai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edicine of anti-tumor,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es of new formulation focus on the traditional dosage form improvement and new formulations development. “Angiosperm”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plants.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2011JW67);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内涵建设项目”(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重点学科(200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史(医学)学科(2013年)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IPC classification;patent documents;therapeutic activity;dosage form;medical resources
中医药是我国少数传统行业之一,而中药产业则是其中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并被快速发展的重要部分。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在中药领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任一行业,无论进行市场开发,还是开展科研活动,首先要了解该行业先进技术所在,掌握其研究热点,才能找准方向,占领先机。专利文献正是行业创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因此,分析中药专利文献的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为掌握近年来我国上海地区的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热点,笔者对2002-2013年公开的上海地区中药相关专利进行了研究。国际专利分类法(IPC)是国际间通用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专利文献专利分类法。采用功能(发明的基本作用)和应用(发明的用途)相结合,以功能为主的分类原则,只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分类,涵盖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全部知识领域。一篇专利文献仅有一个主IPC分类号,却常常具有多个甚至10几个不同类下的IPC分类号。本研究发现,上海地区的中药专利主要分布于IPC分类的“A部:人类生活必需”中的医学、保健部分,“C部:化学;冶金”中的化学部分,以及食品或食料、医药配制品、化妆品等相关的IPC类下。兹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专利文献数据来源。采用IPC分类号(A61K36、A61K35、A61K33、A61K125、A61K127、A61K129、A61K131、A61K133、A61K135、A61P、A61K9、A61J、A23L、C12G、A23F3、A23K1、A61K8)结合关键词(中药OR中草药OR复方OR组合物OR中成药)组合检索。采用Access2003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对IPC分类号采用逐级向上归纳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治疗活性分布情况
部分IPC分类体现了药物的治疗活性,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目前中药开发的主要治疗领域及中药新药研发趋势。详见表1。
2012年,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一篇题为“未来五年的药物创新展望”的文章对1996-2011年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新药治疗领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增长最快且占比例最大的是抗肿瘤药物,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与抗感染药物[1]。
相较于西药的优势与不足,中药创新技术分布情况不尽相同。由表1可知,抗肿瘤药的相关专利数达到近300个,是中药创新研发的重中之重。中药作为天然产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遗传毒性低的特点,能达到带瘤生存、全身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2],因此成为药物开发新宠。
其次是治疗局部缺血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而治疗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药也是目前新药研发的主要方向。统计数据表明,在临床用中成药各大类市场份额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居前列。其原因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外,还因为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治未病”特色,其活血化瘀机制的现代研究成果显著,且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必须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倾向于选择疗效好且较温和的中成藥[3]。
中药在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治疗肝胆系统疾病、溃疡、胃炎或反流性食管炎等,也是中药创新技术研究热点所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病并非单治消化,中医药疏肝利胆、理气化郁、调理脾胃,都是从整体上辨证论治,对许多西医无法找出病因的非器质性病变具有很好的疗效,且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对改善胃肠道动力紊乱也具有西药所没有的优势。
抗感染、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退热等现代活性机制的热点开发正是中药清热解毒功能优势的体现。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消炎解热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4],这也是对目前解决滥用抗生素的重要补充。此外,治疗呼吸、免疫、神经等系统疾病,也是中药治疗活性研究的重要部分。
2.2 剂型分布情况
中药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汤、酒等。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与临床需求的提高,在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西药研究的技术成果被运用到中药剂型的改进与开发上,新的剂型不断产生。目前作为中药汤剂重要补充的新剂型主要有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微粉,质量控制也日趋严格。
中药新剂型研究主要体现在传统剂型改进和新剂型的开发,新剂型的确定应以充分发挥药效和降低不良反应为基础。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在制剂工艺的创新。本次统计显示,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依次是中药创新研究较多且常见的中成药新剂型,详见表2。
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必须依赖严格的质量控制。中药成分比较复杂,而中成药复方组成就更复杂,目前多数传统制剂仍没有适宜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致使制剂疗效和稳定性受到影响[5]。因此,高标准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是中药新药开发走向成功及获得市场的必备条件。
2.3 药用动植物来源分布情况
动植物资源是中药主要来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也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环境的破坏及社会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等因素,目前临床所用的中药野生品种日趋减少,而人工种植品种药效则大不如前。
表3显示,上海地区中药专利涉及的药用动植物来源以植物居多,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亚门”中“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主要有姜黄属、禾本科、姜属、鼠尾草属、地黄属等。动物来源较少,且多数来源于除哺乳动物和鸟类外的其他动物,主要是昆虫类。临床上用于活血、通经络的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动物来源。有研究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2008-2012年刊载中草药论文的主题词词频进行分析,发现中药行业科研人员比较感兴趣的前5位药物分别是丹参、黄芪、红花、人参和三七[6]。这些药物均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其科属也均列于本研究结果的前20项之内。
3 小结
目前中药的创新研究主体除作为“药材组合物”复方外(约占40%),对中药提取物的研究也占有相同的比例。但仅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纯,则背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因此,近年来,逐渐重视用现代手段对中药材加以提纯、炼制,并对不同有效成分进行组合,“提取物组合物”专利已达到专利总数的1/5,也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另外,除医疗用途外,中药目前在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动物饲料添加剂,以及纺织品、卫生防护用品中也被开发出越来越广泛的新用途。总之,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开发,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是我国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 Roy Berggren, Martin M?ller, Rachel Moss, et al. Outlook for the next 5 years in drug innovation[J].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12,11:435-436.
[2] 赵欣,白伟,房涛.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 35(3):466-469.
[3] 熊江波,孙柳燕,王如伟.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与天然植物药[J].中国药业,2009,18(13):3-6.
[4] 邢世华,李晓波.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4):464-468.
[5] 张安平.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现状、任务及前景[J].中国医学创新, 2009,6(27):166-167.
[6] 杨阳,李园白,亢力,等.基于主题词词频分析法的中草药研究热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3,32(12):9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