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及其应用
2015-10-21陈玺
陈玺
摘要: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对园林建设质量影响是很大的,园林植物配置要确保在生态、美学、艺术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本文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十分重要,其主要体现出景观的精神、文化以及生活内涵。并且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需要涉及到园艺学、美学、生态学以及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是一种有机生活的艺术。在大力倡導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园林植物的配置也需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确保景观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性。
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景观设计方面,为了有效避免单调以及雷同等现象,可遵循季节性原则,在春季种植各种鲜花以及杨柳等植物,例如,桃花、丁香、迎春、玫瑰以及蔷薇等。在夏季达到绿树成荫的效果,可以种植木槿、紫薇以及各种花草。秋季针对树叶的多变特点,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等条件选择种植枫树、柏树、银杏树、观果的海棠等。在冬季为达到银装素裹的效果,可种植黑松、龙柏以及桧柏等植物。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确保花草与树木的有机结合。
1.2 遵循植物层次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分层配置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各种各样的叶色、花色以及高度差异的植物来搭配,以便体现出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例如,可以种植低矮灌木丛,以及各种花草等植物,同时,可以种植3m 高的红叶李,以及更高的雪松与银杏树等,确保色彩以及高度的多样性,从而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1.3 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需要避免植物的单一性,可有机结合观花类植物与观叶类植物,以便确保植物的多样性,延长观赏的时期。确保整个景观设计的统一性,提高其景观的美学特点。在观叶树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色度对比较大的种类,从而结合观花类植物可以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提高观赏价值。
2园林植物的分类
2.1 观花类
顾名思义,观花类植物是以花卉观赏为基本用途的花木种类,具有花色外形美观、颜色鲜艳、气味芳香宜人的特点,是绿化植物中主要观赏对象,也是园林绿化配置工作的重点内容。常见观花类树种包括榆叶梅、合欢、红花槐、刺槐、海棠、贴梗海棠、木槿、丁香等,花卉类包括大理(丽)花、月季、菊花、牡丹等。其中,牡丹是园林花卉中的主要品种,其花体积大,色泽艳丽,在我国素有“花王”的美誉。由于牡丹自身生长特性,部分地区无法种植。此外,海棠和紫薇也是我国园林花卉中的常见品种,花色外观十分优美,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2.2 观果类
观果类植物的主要特点是果实丰满,外形美观,结满果实的植株给人以繁荣盛世、硕果累累的美好感受。由于这个原因,观果类植物主要用作秋季观赏,部分观果类植物除了用于观赏,其果实还可以食用。当前常见的落叶观果类植物包括苹果、梨、海棠、桃、枸杞、小蘖、金银木、忍冬、山楂、石榴等。
2.3 观叶类
观叶类植物是园林植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前面两种观赏性植物不同,观叶类植物既没有娇艳的花朵,也没有丰硕的果实,其用于观赏的部分是植物的枝叶部分。观叶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其中,观春色叶的有垂柳、香椿、臭椿、石榴、栾树等;观秋色叶的有火炬、银杏、黄栌、五角枫、无患子、加拿大杨、龙爪槐、合欢、红叶李等;观双色叶的有银白杨、变叶木、金星大叶黄杨等。不同种类树木的枝叶外观差异很大,但都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具体配置时可以根据园林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4 观干类
园林树木中有许多植株的树干部分外形、颜色极具特色,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这种主要以树干为观赏对象的树木称之为观干类树木。观干类树木树干别致,往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比如常见的迎客松就是观干类植物中的一例典型。品质上佳的迎客松,其主干通顺笔直,树木颜色适宜正常,枝丫多集中在一侧,宛如伸出迎客的人手,寓意显著。是园林景区常用的一项配置。除此之外,白皮松、悬铃木、白桦、毛白杨、胡桃、金竹、黄桦、红瑞木、山桃、樱花、棠棣、迎春、梧桐、竹等也是观干类植物中较为常见的品种。
2.5 荫木类
园林景观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绿荫区域。这些绿荫集功能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些绿荫的形成离不开荫木类树木。在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时,科学选择适宜的荫木类树木,形成绿荫点缀,是园林设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可以用作荫木的植物包括白皮松、油松、云杉、华山松等常绿植物,也包括银杏、白腊、国槐、枫树等落叶植物,这些树种普遍具有生长速度快,枝干造型别致,树冠大,能够形成大面积绿荫的特点。
2.6 藤本类
爬山虎、金银花、匍地柏、紫藤、五叶地锦、葡萄、山荞麦等藤本植物具有攀缘生长的特性,多依附在假山、墙体、花架等构造物上攀爬生长,起着遮蔽不良建筑,增加景点生气的效果。
3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3.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主要以规则式配置为主,其中包括对植与列植 2 种,这种配置方式主要适合运用在建筑物前、纪念碑以及入口、道路两旁等区域的植物配置。其中对植方式比较适合使用在建筑物前以及园林的入口处等,其对植对形态的要求较高,需要确保植物的整齐、美观,通常会种植常绿树或者花草树木等。列植主要适合使用在行道树以及绿篱的种植方面,其行道树要求具有树冠整齐、姿态优美以及冠幅较大的特点,同时,还要求植物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另外,绿篱植物通常以耐修剪以及耐密植为特点,同时,在养护方面,需要确保操作简便性。
3.2 孤植配置方法
孤植配置方式主要指的是在园林中种植孤立的树木,其树木通常为欣赏类,并且个体比较优美。其具有观赏以及庇荫等作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取这种方式种植的树木,需要具备一定的特点,包括姿态优美、树体高大以及冠幅大等,例如彩叶树、色彩艳丽以及果实形状特异的植物等。该类植物通常适合种植在面积较大的草坪、湖畔、河边以及大型建筑物等地方。
3.3 群植配置方法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其使用最多的方式是模拟植物群落配置方法。通常会使用针叶树以及落叶树相互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以及乔灌草相结合等方式,从而可形成具有层次感以及季相变化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在层次方面,由低到高充分利用空间优势,种植花草灌木、小乔木、针叶树、阔叶树以及高大乔木等。另外,还可以在较大的园林中,种植大面积的相同植物,从而形成小型的林园,例如山杏林园、银杏林园等[2]。
3.4 花群配置方法
花群的配置方法主要是应用在广场及道路的中央与周围等地区。通常会采用比较低矮的、株丛茂密的植物,从而方便更换以及移栽。花群的大小不受影响,但是针对从群较小的植物,其种类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同时,在平面以及立面的设计中,需要确保花卉的错落有致,体现出整体美观性。
4 总结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园林植物的配置,以便确保植物的配置符合实际需求,并且达到一定的美学要求。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配置原则,以便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在配制方法方面,需要根据景观、场地、气候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选择适当的配置方法,从而确保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2 丁新海,高华林,于永伟.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式[J].
科技园地,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