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强化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2015-10-21陈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耐久性土建结构

陈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建结构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而从实际中来看,虽然土建结构具有寿命长的特点,但是,无论如何坚硬的结构,长期受到自然环境、使用环境的双重作用,其功能也必将逐步衰减,这从实质来看,无疑就会对整个土建结构的耐久性进行影响。同时,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单纯的追求施工的速度,而忽视了土建工程的耐久性,这就导致了土建工程的质量严重受到影响。据此,本文对强化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能够提高其耐久性,并提供一定的策略,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土建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以启迪。

【关键词】土建;结构;耐久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土建结构都是由混凝土作为材料。因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困扰土木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但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直到如今,这个问题都没能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师、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混凝土是具有很好耐久性的材料。直到 70 年代,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在一些环境下会出现过早损坏的情况。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土建结构工程想要在使用期内确保结构,保持正常功能,就必须以耐久性与使用寿命为基础。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土建结构都是由混凝土建造,因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也就成为了当前困扰我国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普遍性问题。

一、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意义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主要是指工程在使用期内保持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的能力,换句话说,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直接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关。在实际的情况下,土建工程的耐久性主要受到结构适用性和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土建工程往往会出现未达使用期限便过早损坏的现象,其中以工程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为代表。尤其是海港码头,一般在10年左右,其就会出现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等现象,极需修补。除此之外,城市立交桥也常因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在短短十几年内就不得不限载、大修或者拆除。而我国铁路隧道由于采用低强度混凝土作为衬砌材料,因此,其密实度和抗渗性就会变得极差,开裂、渗漏严重等现象也就因此而产生。再者,土建工程耐久性除了受到混凝土材质的影响,同时也还会受到维护和修理的影响。因此,定期的检测、正常的使用、环境的选择,都能够对工程耐久性,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着土建工程的耐久性问题,相关人士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以预防为主要的应对手段。这也要求相关人员在建设初期。就应该对工程进行质量方面的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其耐久性。

二、强化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策略

(一)保证合理的维护

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首先就应该保证合理的维护,这也是基于我国大多数土建工程的现实情况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我们知道,土建结构主要都是由混凝土构成,而混凝土作为土建结构耐久性分析的重要因素,其不仅仅是我国土建工程施工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土建基础施工所关注的问题。而我国建设主管部门经过了对一些基础结构工程的调查,发现,多数工业建筑的大修阶段到来的越来越提前,这是否也预示着我国土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变得越来越低?特别是对于周边环境相对恶劣下的建筑物来说,其使用寿命甚至缩短到5-10 年,而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虽然较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具体的维持年限也远远不及50年前的标准。由此观之,建筑结构耐久性问题已经成为了对国内、国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严峻考验,因此,笔者认为,想要在合理的情况下,提升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就必须在实际情况中,保证对建筑合理的维护。这是因为,如果不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维护,那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其造成的后期维护管养费用将远远高于建设投资费用,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加大对土建结构工程的维护都是势在必行的。

首先,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维修费用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对于使用人员而言,其必须与检测人员进行高度配和,共同强化对使用寿命以及结构耐久性概念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另外,检测人员必须要在操作法规和质量规范的要求下,规范具体管理的体制,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好的借鉴先进国家以及先进地区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来进行建筑的维护。此外,政府还应该逐渐淡化技术规范和法律條文的强制作用,以此来真正的对检测人员进行鼓励,这样,检测人员的技术就有了进步的空间,其也就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笔者认为,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土建工程耐久性的宣传,这样,人们的安全使用意识就能得到提高,居民也就可以更加积极配合维护人员的工作。

(二)制定耐久性标准

制定合理的耐久性标准,这既是必要,也是必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有很多国家将其付诸与实际,因此,其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对土建工程部门进行鼓励,让他们真正能够进行技术的创新。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该根据土建工程现行的耐久性设置水准,对其重新进行合理的审视,在收集不同意见、借鉴不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完善规范,实现规范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对于设计规范,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环境差异,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够对建筑耐久性进行充分考虑。我们知道,建筑的耐久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取决于用料的质量以及天气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解,这对于工程未来管理维修费用的确定而言,也会起到规范的作用。总而言之,土建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的把关,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过硬的控制质量的措施,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建立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检验的制度,并合理的制定耐久性标准。只有存在这一标准,建筑的耐久性才能够得到根本的保证。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单纯的追求施工的速度,而忽视了土建工程的耐久性,这就导致了土建工程的质量严重受到影响。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保证建筑结构合理的维护,是提升其耐久性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琴.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科技资讯,2009,(02).

[2] 焦东轶.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

猜你喜欢

耐久性土建结构
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研究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途径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
半包围结构
论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