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村庄群落差异研究
2015-10-21汪海欧王凤文
汪海欧 王凤文
摘要为了研究安徽省村庄群落差异,通过运用Google地图数据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破碎度指数和土地利用率等计算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村莊群落差异。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对安徽村庄选址和空间形态的总体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淮北平原地区村庄空间形态多呈团块状,江淮丘陵地区村庄多呈组团型,皖南山区村庄多呈线型;安徽省村庄群落的农业人口密度、破碎度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南北差异较大,其中农业人口密度和村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淮北平原区最大,江淮丘陵区次之,皖南山区最小。
关键词村庄空间形态;农业人口密度;破碎度;土地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1-280-03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 of Village Community in Anhui
WANG Haiou1,2, WANG Fengwen1*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village community in Anhui, by using Google map data and Anhui statistic yearbook data,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ocedure of degree of size breakage and land use rate, the difference of village community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te and spatial form of Anhui village are 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features; the village spatial form of Huaibei Plain is crumby, the Jianghuai hilly ground is organizational and the Anhui south region is alphabet of lines; the north and south of Anhui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density, degree of size breakage and land use rate are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nd use rate variation trends are similar, the biggest is Huaibei Plain,then is Jianghuai hilly ground and the least is Anhui south region.
Key wordsVillage spatial form;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density; Degree of size breakage; Land use rate
村庄是农民聚居的场所,包括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村庄的空间形态包括村庄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关系、村庄布局形态、建筑道路街巷的形式和尺度以及空间肌理等[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村庄的空间形态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村庄建设的时候,必须根据不同村庄形态类型及布局模式,来探讨符合村庄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以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何川等[2]对湖南滨水村镇的空间形态进行举例分析;李欣[3]对苏州村庄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向兵等[4]将江苏省盐城市农村村庄形态格局分为自然形态布局、集中居住布局、自然与集中居住模式相结合的布局三种类型,并逐一分析其利弊。以上研究多是基于调查数据对具体的一个市、县或村庄进行的分析,而不能够反映大范围地区村庄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笔者拟利用Google地图作为基础数据源分析比较安徽省北方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的村庄空间形态、农业人口密度、破碎度和村庄的土地利用率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介于114°54′~119°37′ E,29°41′~34°38′ N。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组成,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南北差异大,无论从村庄的位置、规模、形态、布局、土地利用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明显。
1.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2.1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是由Google地图获得,在等比例尺条件下,利用测量工具和一系列计算公式获得村庄的面积、长度、破碎度、土地利用率等信息;农业人口密度由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和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1.2.2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地区按照安徽省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来确定,在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分别选取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村庄群落聚集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淮北市濉溪县、滁州市定远县、黄山市休宁县。具体的村庄根据统计学中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随机性原则[5]来确定,在抽选样本村庄时,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和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村庄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这也就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客观性、抽样的科学性。
村庄的空间形态由地貌水系、建筑构物、道路、广场、绿化等众多物体融合而成。不同的村庄,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历史发展进程等的不同,常常会形成不同的村庄形态[1]。笔者通过比较分析来研究安徽省村庄群落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村庄内部结构形态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村庄的位置、布局、规模大小、形状等等。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表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农业人口密度为农业人口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单位为人/km2。
破碎度分析主要是考察研究区内村庄被分割程度,采用破碎度指数[6],其计算公式为:
C=T/A
其中C表示破碎度,T表示村庄数目,A表示村庄面积。C值越大,村庄分布越破碎。
土地利用率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考虑到计算与统计的复杂性,笔者定义村庄土地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U=A/6
其中U表示村庄土地利用率,A表示村庄面积。U值愈大,其土地利用率愈高。
笔者在各地区随机选取三个面积为6 km2的区域(区域1、区域2、区域3),分别统计村庄数目和村庄面积,利用破碎度指数和村庄土地利用率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破碎度和土地利用率,最后求平均。
2结果与分析
2.1村庄空间形态分析
2.1.1安徽省村庄空间形态类型提取。
根据Google地图中安徽地区村庄的分析,其目前所呈现的村庄空间形态大体可以分为散点型、线型、组团型和团块型四种类型。散点型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相对均匀,多集中出现在丘陵地区。线型村庄由于受到地形、湖畔、河流等自然地物的制约,呈现出线型布局形态,村庄沿着轴线双侧或单侧排列。组团型分布的村庄密度较低,规模较大,村庄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相互联系的组团式布局形态。团块型村庄整体布局紧凑,村庄布局围绕中心层层展开,在平面上大致呈圆形、方形、长方形,规模较大、居民较多、房舍布局紧凑、街道比较规整的村庄[7]。
初步研究表明,安徽省的村庄群落差异明显,在不同典型代表区村庄类型差异较大。淮北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村庄整体布局紧凑,空间形态类型多以团块状为主;江淮丘陵区,村庄受到地形和湖泊河流的影响,形成相互联系的组团式布局形态或分布相对均匀的散点型布局形态;皖南山区,由于受到地形的制约,稀有的平坦地区形成组团状村庄,河谷、山谷地区多呈现出线型布局形态,村莊沿着轴线双侧或单侧排列。
2.1.2村庄空间形态分析。
淮北市濉溪县位于安徽北部的淮北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稀少。村庄外部整体空间格局多为团块型,村庄布局平整、形状较为规则、村庄面积较大,户数多,人口多,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2013年淮北市濉溪县的农村人口多达938 851人。村庄内部整体空间格局规划性较强,村庄内的建筑多“坐北朝南”,且从生态学上分布类型来说,村庄有均匀分布的特点。从村庄选址来看,村庄多布局在较为平整的道路附近,方便与外界交流;有少量的村庄布局在河流附近,因为河流水体满足了村庄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用水。
位于江淮丘陵的滁州市定远县地形较为平坦,河网较为密集,湖泊重多。村庄外部整体空间格局多为组团型,村庄数量多,规模小,户数少,形状不规则;村庄内部整体空间格局随意性较强,村庄内的建筑多朝向水体,且从生态学上分布类型来说,村庄有随机分布的特点。从村庄选址来看,村庄多布局在河流湖泊和道路周围,这不仅是为了方便生活和外界交流,还因为水体位于村庄外围,在村庄空间形态的外围产生一种空间限定的作用,且有防卫、促进小气候、优化村庄内部空间景观等多种作用。
位于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休宁县地形多为山地,稀少的平坦地区多发展成城市或城镇。村庄外部整体空间格局多为依山傍水型,多沿河流或道路布局在山谷中,狭窄地区呈线型,平坦地区呈组团型。村庄规模小、人口少,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2013年黄山市休宁县的农村人口仅为237 346人。由于地形原因,村庄多呈聚群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河谷地带;村庄内道路单一,一般只有一条通向村庄的狭窄道路,与外界联系不方便。从村庄选址来看,村庄布局一般遵循“三靠一爽,安全隐蔽”的原则[8],即村址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或溪流,靠近山岭及密林;地势要高爽,地形要有一定坡度,但不占用耕地;村落隐蔽,不易发现。
2.1.3村庄空间形态比较分析(表1)。自然环境对村庄的选址和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村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平原村庄、水网村庄还是山地村庄,都选择建立在适宜的地形和位置[9]。安徽省村庄的选址多是位于靠近河流或者道路的平坦地区,既有利于生存,又有利于发展。
村庄方位相同,向南、西南为主要朝向,原因是安徽处于北半球,且位于北归线以北,面朝正南的房子获得的日照充足,同时在冬季也有利于遮避北向寒风。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平原地区的房屋多“坐北朝南”布局;微地丘陵及山地区则多顺延地势,面向低地,尤其是有水面存在时,多会选择面水而居,不仅方面生活,也具有促进小气候、优化村庄内部空间景观等多种作用[10]。
淮北平原地区村庄多呈团块状,形状规则,规模大,主要布局在道路较为平整规则的平坦地区,均匀分布;江淮丘陵村庄多呈组团型,形状不规则,规模一般,多布局在湖泊或道路周围,随机分布;皖南山区村庄多呈线型,形状为长条形,规模小,多布局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山谷河流边,聚群分布。
2.2农业人口密度分析
根据安徽省2014年统计年鉴得出,各地区代表县的总人口数和非农业人口数(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地区的总人口数与非农业人口数具有一致性,即总人口多,相应的非农业人口也多。濉溪县2013年总人口数为107 7201人,与定远县相差不大,是休宁县总人口数的3.9倍。比较而言,无论是从总人口数还是非农业人口数来看,位于淮北平原的濉溪县和位于江淮丘陵的定远县相差不大,濉溪县只是略多于定远县;而位于皖南山区的休宁县,受到地形原因制约,总人口数相当少,2013年仅为275 309人。
再根据总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差值计算出各县的农业人口数。从表2 得出,2013年淮北市濉溪县农业人口数最多,与滁州市定远县相差不大,是黄山市休宁县农业人口数的4倍,这与图1中总人口数比较的比例相当。从农业人口密度分析,濉溪县最大,为472人/平方千米,约是定远县的1.7倍、休宁县的4.3倍。就农业人口密度比较而言,淮北平原区最大,江淮丘陵区次之,皖南山区最小。
2.3破碎度分析(表3)破碎度分析主要是考察村庄布局的完整性,表3是各地区破碎度对比,从表中可以直观看出安徽地区,从北到南,破碎度增加。淮北市濉溪县的破碎度最小,为6.909个/km2,且每个区域的破碎度差别较小,说明村庄比较完整;黄山市休宁县的破碎度最大,为40.377个/km2,且每个区域的破碎度差别较大,最大值高达69.767个/km2,最小值仅为7.407个/km2,说明黄山市村庄布局完整性较差,且地区差异大,平坦地区村庄集中,山地地区村庄稀少。
2.4村庄土地利用率分析(表4)村庄的土地利用率分析是反映村庄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表4是各地区村庄的土地利用率对比,从表中可以直观看出安徽地区,从北到南,村庄的土地利用率减小。淮北市濉溪县的村庄土地利用率最大,为21.1%,且每个区域的村庄土地利用率差别较小;黄山市休宁县的村庄土地利用率最小,仅为4.5%。就同一县的不同区域而言,村庄的土地利用率差异较小。
3结论
(1) 地形、地貌对安徽村庄选址和空間形态的总体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平原地区的房屋多“坐北朝南”布局;微地丘陵及山地区则多顺延地势,面向低地,尤其是有水面存在时,多会选择面水而居。
(2)淮北平原地区村庄空间形态多呈团块状均匀分布;江淮丘陵地区村庄多呈组团型,随机分布;皖南山区村庄多呈线型,聚群分布。村庄规模大小依次为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皖南山区。
(3)安徽省村庄群落的农业人口密度、破碎度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南北差异较大。其中农业人口密度和村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淮北平原区最大,江淮丘陵区次之,皖南山区最小;就破碎度而言,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从北到南破碎度递增。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
参考文献
[1] 唐敬举.丽江古城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1-15.
[2] 何川.湖南滨水村镇空间形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1-7.
[3] 李欣.苏州村庄空间形态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6-27.
[4] 向彬,刘峰,赵和生.江苏省盐城市农村村庄形态格局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3(11):69-73.
[5] 曹刚,李文新.统计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65.
[6] 吴志峰,匡耀求,黄宁生,等.基于GIS的广州市耕地资源多样性与破碎度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4):258-260.
[7] 蒋维波.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15-49.
[8] 任艳妍.岭南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15-43.
[9] 汪恋恋.南京地区村庄空间特征调查及解析[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4:22-39.
[10]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21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