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雨栽培下“凤丹白”籽油提取及理化指标分析

2015-10-21马广莹邹清成刘慧春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籽油牡丹分析

马广莹 邹清成 刘慧春等

摘要[目的]为在江南湿热地区推广种植油用牡丹,采用避雨栽培地区模式对“凤丹白”品种进行试种,采收种子并进行籽油提取和指标测定,比较其与正常露地栽培指标异同。[方法]在杭州海涂围垦地区采用全年避雨栽培“凤丹白”品种的油用牡丹,收获种子后亚临界萃取法获得籽油,测试该种植模式下含油量、主要特征指标、主要脂肪酸含量、主要理化性质等的数据,通过与露天栽培下的该品种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明确保护地种植下油用牡丹的籽油品质。[结果]避雨栽培下,“凤丹白”长势良好,籽油综合品质与露地产籽油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在江南湿热地区推广种植油用牡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牡丹;籽油;理化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S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1-200-02

Extrac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Analysis of “Fengdanbai” Seed Oil under the Shelter Cultivation

MA Guangying, ZOU Qingcheng, LIU Huichun, ZHU Kaiyuan* et al

(Xiaoshan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Zhejiang 311202)

Abstract[Objective] For planting oil peony in the hot and humid areas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variety “Fengdanbai” was grown under rain shelter mode, and its seeds were harvested and seed oil were extracted. The seed oil index wa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normal open field cultivation.[Method] In Hangzhou tideland reclamation area, adopting rain shelter mode, subcritical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to obtain seed oil after harvested, and oil content, major fatty acid content, main characteristic indexes, main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tested. By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indexes from two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the seed oil quality, which was from protected cultivation was made clear.[Result] Under the protected cultivation, “Fengdanbai” was growing well,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eed oil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pen ground cultivation.[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oil peony planting in the hot and humid area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future.

Key wordsTree peony; Seed 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 Analysis

凤丹白(Paeonia ostii ‘Feng Dan Bai),又名铜陵牡丹,属于江南牡丹的一个品种,是目前油用牡丹的主栽类型。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一资源,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并在杭州地区种植生产。经过多年试验,在地势较低洼地区,即使起垄栽培,仍容易引起各种病虫害,为更好地让引种牡丹正常生长发育,试用拱架大棚避雨栽培的方式,解决引种地多雨的危害。

试验结果显示,避雨栽培,较好地克服了高温多雨等不利气候因素对引种牡丹生长的影响,引进资源不但正常生长、开花,结实率也较高,为了评价其籽油品质,笔者对避雨栽培下凤丹白种子进行了油脂提取和分析,以明确其营养价值,为提高种植效益提供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该试验所用植物材料种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基地,地理位置120°16′53″E,30°11′25″N。供试土壤是海塘土,地势低洼,壤土偏黏,pH 7.8,有机质含量13.4 mg/kg,氮含量36.0 mg/kg,磷含量28.8 mg/kg,钾含量41.5 mg/kg。

采用拱架大棚避雨栽培,大棚南北走向,距地高1 m处及南北两侧不设薄膜,起垄栽培,垄高50 cm,株行距40 cm×50 cm。

1.2材料

供试品种为“凤丹白”,苗龄5年,试验于2014年初开始,正常养护管理,种子于8月上旬采收,自然阴干后备用。常规化学试剂为国产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主要儀器设备:Agilent6890N气相色谱,配有FID检测器,美国Agilent 公司;CBE5L型亚临界流体萃取实验室成套装置,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L104万分之一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DU80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BECKMAN公司;GM200粉碎机,德国莱驰;DZF6050真空干燥箱,上海索普仪器有限公司;HH6C恒温水浴锅,金坛市鸿科仪器厂。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凤丹白籽油的制备。将备好的种子经粉碎机粉碎(10 000 r/min, 5 s, 3次)后,称取1 000 g放入亚临界萃取装置,温度40 ℃,料液比1∶2.5 g/ml,萃取时间30 min,萃取2次,萃取液用10 000 r/min离心15 min,所得油脂放入4 ℃条件下保存待分析。

1.3.2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测试方法参考GB/T173-2008,略有改动。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INNOWAX,3000 m×0.32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5 L/min,进样口温度为260 ℃,分流比为80∶1,升温程序:210 ℃保持9 min,20 ℃/min升至250 ℃,保持10 min。

1.3.3含油量及粗蛋白测定。参考GB290682谷物、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GB/T 24318-2009,杜马斯燃烧法测定饲料原料中总氮含量及粗蛋白质的计算。

1.3.4特征指标的测定。参考GB 5527-2010 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GB 5526-85 植物油脂检测比重测定法;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GB/T 5534-2008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 5535.1-200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

1.3.5理化指标的测定。参考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 5538-2005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25-2008动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9-1985植物油脂检测杂质测定法;GB/T5528-200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 5531-2008 粮油检测植物油脂加热试验。

2结果与分析

将测试结果与前人报道的露地栽培凤丹白籽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查找异同,以便明确保护地栽培是否影响油脂品质。

2.1凤丹白籽油含油量和粗蛋白含量测定由表1可见,在基地避雨栽培措施下,凤丹白籽油的含油量为19.66%,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露地栽培含油量为27.00%,比南方避雨栽培下生产的籽油含油量高;该试验中凤丹白粗蛋白含量为17.45%,比前人报道的露地栽培籽油粗蛋白含量(20.17%)略低。

2.2凤丹白籽油特征指标比较分析油脂特征指标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重要参数。由表2可见,该试验中,保护地避雨栽培生产的籽油折光系数为1.478 5,未检索到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该试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3,与前人相关结论报道基本一致;该试验籽油碘值为1 698.80 g/kg,前人有报道,露地栽培下为1 762.00 g/kg;该试验测得籽油皂化值(以KOH计)为190.85 mg/g,前人有报道为194.40 mg/g;该试验不皂化值为1.24%,未见前人相关报道。

2.3凤丹白籽主要油脂肪酸含量比较对保护地避雨栽培下凤丹白的籽油进行了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含量测定(表3),结果显示其软脂酸(棕榈酸)含量为5.35%,作为对照,前人报道露地栽培含量为7.50%;硬脂酸含量为1.69%,而对照为1.76%;油酸含量为24.71%,对照为24.11%;亚油酸含量为23.56%,对照为27.16%;亚麻酸含量为44.69%,对照为39.47%。可以看出,在保護地避雨栽培下,凤丹白籽油脂肪酸成分含量与对照比较,多数指标低于前人报道,只有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略高于对照,显示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和不同测试方法下,各项指标存在差异。

2.4不同栽培环境下凤丹白籽油理化指标比较通过文献检索,没有发现前人对牡丹籽油气味、滋味、不溶性杂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加热试验等的指标报道,而酸价、过氧化值、色泽等指标均有报道,试验将本地产凤丹白籽油相关指标与前人报道结论比较,数据见表4。其中酸价指标本地产籽油比前人报道高,过氧化值指标比前人报道略低;本地产籽油透明有异味,不溶性杂质含量为0.09%,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10%,加热试验显示本地产籽油颜色变深,有微量析出物,而上述4个指标未见明确文献报道。

3讨论

前人研究显示,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环境下,植物油脂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6],油脂品质关乎其营养价值和开发前途,因此探讨引种凤丹白籽油品质和营养水平对浙江萧山地区发展新型木本油料作物产业尤为重要。牡丹籽油作为新型可食用木本植物油,主产地在黄淮流域,浙江省未见规模化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浙江省已经有企业在探索相关技术。种苗丰产稳产事关加工企业原料品质和加工成本,在保护地避雨栽培条件下,凤丹白牡丹在浙江萧山地区生长良好,开花结果均正常,籽油品质基本符合原产地相关指标,这为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提供了可能。

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该试验丰富了牡丹籽油在折光系数、不皂化值等指标上的参考数据,同时从比较结果看,江南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牡丹籽油的油脂品质能够保持,并且在亚麻酸含量等指标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栽培模式为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推广油用牡丹种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海梅,马锦琦,苗春雨,等.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9(34):72-74.

[2] 史国安,郭香凤,金宝磊,等.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3(28):47-50.

[3] 翟文婷,朱献标,李艳丽,等.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2013(26):147-150.

[4] 魏辉,李兵,田厚军,等.福建省不同产地及不同生育期土荆芥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3):62-67.

[5] 王燕,钟葵,林伟静,等.品种与环境效应对裸燕麦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2(37):27-32.

[6] 龚榜初,李大伟,江锡兵,等.不同产地山桐子果实含油率及其理化指标变异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2(8):1680-1685.

猜你喜欢

籽油牡丹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三不够”牡丹节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牡丹的整形修剪
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牡丹”情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沙棘籽油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