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县气候变化对柑桔木虱影响分析
2015-10-21何寿仁黄丹萍张志清
何寿仁 黄丹萍 张志清
摘要以南丰县1958~2014年大气探测、1981~2014年农业气象观测及灾情调查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Excel图表、线性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南丰县气候变化及其对柑桔木虱影响。结果发现,近57年来南丰县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和≤-2 ℃日数、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和1~2月有霜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暖冬、无冻害或冻害轻、有霜期及有霜日数随年际减少等,这些气候变化均将有利柑桔木虱越冬成虫成活基数增加,翌年大量繁殖,严重发生。年日照时数和年大风日数随年际线性下降,较不利柑桔木虱成虫成活、繁殖和传播,年≥0.1 mm降水日数和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线性下降,较有利柑桔木虱成虫成活、繁殖。
关键词南丰县;气候变化;柑桔木虱;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2.5+5文献标识码
柑桔是南丰县地方特色产品,迄今已有1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果品色泽金黄、皮薄、少核、肉嫩无渣、甜酸爽口、清香独特,享誉海内外。自唐朝开始,就被历代列为皇室“贡品”,享有“桔中之王”的美称。近十多年来,南丰柑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被引种到周边县市,已成为江西省的著名优质品牌农副产品,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农业支柱产业。
柑桔黄龙病,又名黄梢病、黄枯病,为国际检疫性病害,是我国各柑桔产区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俗称“柑桔癌症”。柑桔黄龙病病树发病率在5%属很危险,为临界值,在15%相当危险,在38%时基本没有产量,须全部砍除。柑桔黄龙病我国现主要分布广东、福建、广西、湖南、云南、四川、浙江、贵州西南部、江西赣州和台湾,随着冬季气温上升,有明显“北扩”。2014年抚州市有4个县(南丰、广昌、南城、乐安)15个乡镇发现柑桔木虱,但没有发现柑桔黄龙病疫情。南丰县柑桔木虱主要分布于昌厦公路沿线及蜜桔销售企业分拣包装附近桔园。在田间,柑桔木虱是黄龙病病原的唯一传播媒介,只要果园中没有木虱,就算有病树,黄龙病也不会传染,所以防治木虱是防治黄龙病的关键。许多学者对柑桔木虱与黄龙病开展过研究[1-4],如陈循渊等[1]研究了柑桔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黄龙病的关系,杨余兵[5]研究了光、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发育、繁殖与存活的影响。但针对南丰县气候变化对柑桔木虱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在此以南丰县1958~2014年大气探测、1981~2014年农业气象观测及灾情调查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Excel图表、线性气候倾向率、相關分析等方法分析南丰县气候变化及其对柑桔木虱影响。
1资料与方法
选用南丰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1958~2014年大气探测、1981~2014年农业气象观测及灾情调查分析资料,采用Excel图表、线性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南丰县气候变化及其对柑桔木虱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柑桔木虱发生、流行、分布气象指标
2.1.1温度。柑桔木虱是喜温性昆虫,木虱在8 ℃以下时静止不动,14 ℃时能飞会跳。冬季低温是限制柑桔木虱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之一。谢佩华等[6]在室内测定了柑桔木虱的耐寒力,发现柑桔木虱能忍受10 min-18 ℃左右的强低温和4 h-10 ℃左右的低温,经冷库模拟低温测定和高山自然低温死亡率观察,其结果与室内测定结果相似。周启明等[7]在室内的测定结果表明连续7 d的-2~0 ℃低温条件下柑桔木虱成虫死亡率达55.3%,连续10 d-2~0 ℃低温条件下柑桔木虱成虫全部死亡。白先进等[3]调查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2 ℃以下连续13 d以上、连续4 d最低温度低于0 ℃以下,使柑桔木虱成虫全部死亡,死亡率达100%。柑桔木虱死亡原因除持续长时间低温冰冻被直接冻死外,还因木虱长时间不能取食,体内贮藏能量又逐渐消耗而死亡。
木虱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期8.5 ℃、若虫期15.6 ℃、成虫期10.9 ℃、成虫产卵前期10.6 ℃及全世代11.1 ℃;有效积温常数分别为卵期80.7 ℃·d、若虫期111.2 ℃·d、雌成虫期593.3 ℃·d、雄成虫期620.5 ℃·d、产卵前期194.2 ℃·d及全世代482.7 ℃·d[4]。随着气温的升高产卵量多、虫龄短、成虫繁殖快,尤其在8月份可出现全年的最高峰,9~10月晚秋梢萌发期仍可出现产卵高峰[8]。
柑桔木虱卵孵化期与气温密切相关,春季为9~10 d,夏季为4~8 d,秋末冬初为12~13 d。木虱若虫受气温影响大,温度为20 ℃时死亡率较高;25~30 ℃时死亡率较低,在34 ℃高温下死亡率又升高;气温在21 ℃左右若虫期18~36 d,25 ℃左右为12~16 d,当28~29 ℃时仅为9.5~14 d[8]。在温度为15~34 ℃范围内,温度与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呈抛物线关系[5]。
在自然条件下,连续低温冰冻天气对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具有致命打击,平均死亡率超过99.9%,但仍有残存的柑桔木虱活虫。残存的柑桔木虱繁殖能力更强,当年就可以将种群数量恢复到正常状态;即便是柑桔木虱100%死亡的寄生植物,种群数量在次年也能得到恢复。冬季气温越高的地区,越冬成虫越多[9]。
2.1.2日照。
木虱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木虱成虫存活率高,繁殖量大,发生严重。在光照强度为11 000 lx以下、每天光照时间在18 h以内,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柑桔木虱雌成虫的产卵前期越短,产卵量越大,死亡率越低。而在树荫浓密或有防护林等存在的情况下,由于柑桔园内光照强度小、光照时间短、温度较低、湿度较高,柑桔木虱发育、繁殖与存活受影响,最终表现发生量少[5]。
2.1.3降水。
降水的影响主要是对柑桔木虱若虫的冲刷作用,短时强降水会大大降低虫口密度,尤其是若虫。高湿使若虫感染病菌的比例增大,木虱若虫在高温(34 ℃)、高湿(85%~92%)下死亡率高。长期阴雨对木虱繁殖活动不利,虫口明显下降。
2.1.4其他。木虱具有迁飞性,大风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特别是近地面的大风还会帮助害虫迁飞传播,柑桔木虱借助大风会传播到周围下风方的果园。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园嫩梢多且不齐,又不喷农药或防效差,有利于柑桔木虱的生存和发展,助长了黄龙病的传播蔓延。果園的衰弱树易发病,且病情扩展快。日照时间短、湿度大,山谷地、柑桔长势好的柑桔园及温度变化小,四周防护林带的柑桔园和海拔高的桔园无木虱,发病较轻。
2.2与柑桔木虱气象指标相关的气候要素变化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南丰的气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统计分析近57年来南丰县气象资料发现,与柑桔木虱气象指标及时间系列(年际)相关显著的气候因子有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和≤-2 ℃日数、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和1~2月有霜日数、年日照时数和年大风日数、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和年≥0.1 mm降水日数。
2.2.1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上升。
由表1可见,1960~2014年南丰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低→高的过程;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相似。
图1显示,近57年南丰县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009 0t+18.133,倾向率为0.090 ℃/10a,相关系数r=0.375,达显著水平(r0.01=0340);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013 4t+14.363,倾向率为0.134 ℃/10a,相关系数r=0.538,达极显著水平(r0.001=0.426)[10]。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1-157-03
2.2.2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和≤-2 ℃日数线性减少。
南丰县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为16 d,2010~2014年年平均为6 d,逐年际减少;1~2月日最低气温≤-2 ℃日数变化相似(表1)。由图2可见,近57年南丰县
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198 3t+15.927,倾向率为-1.983 d/10a,相关系数r=-0.537,达极显著水平;1~2月日最低气温≤-2 ℃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130 9t+7602 1,倾向率为-1.309 d/10a,相关系数r=-0.533,达极显著水平。
2.2.3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和1~2月有霜日数线性减少。
南丰县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为98 d,2010~2014年年平均为62 d,逐年际减少;1~2月有霜日数变化相似(表1)。从图3可看出,近57年南丰县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699 5t+104.41,倾向率为-6.995 d/10a,相关系数r=-0.427,达极显著水平;1~2月有霜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186 5t+14.811,倾向率为-1.865 d/10a,相关系数r=-0.516,达极显著水平。
2.2.4年日照时数和年大风日数线性减少。
经分析(表1)南丰县年日照时数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为2 026.6 h,2010~2014年年平均为1 589.1 h,近乎逐年际减少;年大风日数亦是如此。图4显示,近57年南丰县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8.679 8t+2 008.4,倾向率为-86.798 h/10a,相关系数r=-0.669,达极显著水平;年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276 6t+13.952,倾向率为-2.766 d/10a;相关系数r=-0.760,达极显著水平。
2.2.5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和年≥0.1 mm降水日数线性减少。
统计分析发现,南丰县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34%,2010~2014年平均为26%,每隔20年减少4%;年≥0.1 mm降水日数有增有减,但自90年代后,随年代际减少。近57年南丰县
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197 6t+36.449,倾向率为-1.976%/10a,相关系数r=-0.767,达极显著水平;年≥01 mm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函数为y=-0.517 4t+207.32,倾向率为-5.174 d/10a,相关系数r=-0.372,达显著水平(图5)。
3结论与防治
近57年来南丰县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1~2月日最低气温≤0 ℃日数和≤-2 ℃日数、年初霜~终霜间隔日数和1~2月有霜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暖冬、无冻害或冻害轻、有霜期及有霜日数随年际减少等,这些气候变化均将有利柑桔木虱越冬成虫成活基数增加,翌年大量繁殖,严重发生。年≥0.1mm降水日数和月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值线性下降,较有利于柑桔木虱成虫存活、繁殖;年日照时数和年大风日数随年际线性下降,较不利柑桔木虱成虫存活、繁殖和传播。
综观南丰县近57年气候变化,有利柑桔木虱成虫存活、繁殖和传播的气候远大于不利气候,南丰县柑桔木虱防控风险在随年际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经历了低温冰冻灾害后的柑桔木虱群种仍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因此,对柑桔木虱的防治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抓住时机,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更好地控制其群种数量的扩增。
柑桔木虱具有明显的趋嫩性,虫口数量的消长与柑桔新梢抽生期和气温有直接关系, 树势强健桔树抽梢次数少,抽梢整齐一致,不利于柑桔木虱的产卵为害;长势衰弱的则梢次混乱、梢期不一致,持续时间长,苗圃和幼年树经常抽发嫩芽新梢,有利于柑桔木虱成虫不断产卵为害,为害虫量大,受害严重,易感染柑桔黄龙病。
43卷31期何寿仁等江西南丰县气候变化对柑桔木虱影响分析
控制柑桔木虱大发生,就可控制黄龙病大流行。具体措施有[11]:①农业防治。搞好桔园规划,避免多品种插花种植;加强肥、水管理,使树势健壮,抽梢整齐,减少其为害;及时砍除失去结果能力的黄龙病树和衰弱树,以减少虫源;清除果园周围的寄生植物,如黄皮、九里香等;保护利用好跳小蜂、瓢虫、草蛉、花蝽、蓟马、螳螂、食蚜蝇、螨类、蜘蛛和蚂蚁等柑桔木虱天敌;利用冬季气温低、成虫活动力弱的时机,结合清园喷药1~2次,把木虱消灭在翌年春芽萌发之前,保证春芽不受为害。②生态防除。主要是营造防护林带,创造不利于木虱繁殖与扩散的环境条件。在没有条件营造防护林带的园圃,至少在园边和行间间种高杆绿肥,以阻碍木虱的迁飞和传播,可收抑虫防病之效。
③及时喷药保护新梢。整片果园及时统一防治,多管齐下,当新芽抽发1颗米粒长时,开始喷第一次药剂,隔7~10 d喷第二次防治药剂,喷药务必均匀、全方位。在防治中要科学用药,做到既消灭了木虱,又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可选用鱼藤酮、苦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性农药,或机油乳剂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溴氰菊酯等。
参考文献
[1] 陈循渊,瘳长青.柑桔木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与黄龙病的关系[J].中国柑桔,1982(4):14-17.
[2] 张林锋,赵金鹏,曾鑫年.柑桔木虱种群动态与扩散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0-296.
[3] 白先进,邓崇岭,陆保国,等.柑桔木虱耐寒性调查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6):22-24.
[4] 谢佩华,苏朝安,林自国.柑桔木虱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J].植物保护学报,1988(2):105-109.
[5] 杨余兵.光、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发育、繁殖与存活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9(4):348-354.
[6] 谢佩华,苏朝安,林自国.柑桔木虱耐寒性研究[J].植物保护, 1988(1):5-7.
[7] 周启明,邱柱石,全金城.柑桔木虱(DiaPnorina Citri kuwayama)耐寒力测定[J].南方园艺,1990(2):18-21.
[8] 陈又新,朱文灿.防治柑桔木虱是防止柑桔黄龙病蔓延的关键[J].现代园艺, 2008(9):28-29.
[9] 陈贵峰,邓明学,唐明丽,等.连续低温冰冻天气对柑桔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0,39(3):21-22.
[10] 何壽仁.江西南丰县南丰蜜桔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J].中国南方果树,2013,42(6): 42-45.
[11] 中国植物病虫图谱网:柑桔木虱[EB/OL].(2009-10-12)[2015-09-10].http://www.zgny.con.cn/ifm/tech/2009-10-12/882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