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
2015-10-21张磊
张磊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当前常用的建筑形式之一,如果在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后期的处理难度将会大大增大,所以必须在施工环节防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字:建筑;混凝土;大体积
1前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同时建筑结构也由过去的砖混结构逐渐转变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这种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现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已经被应用在诸多工程项目之中,但由于这种结构的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质量,必须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合理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等等,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质量要求,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2选取使用优质施工材料
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外加剂、水泥以及骨料与水材料制成。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必须对外加剂、水泥以及骨料与水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确定水泥材料时,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情况需选择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比如说粉煤灰水泥或者是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等,从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之后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开裂情况。骨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一定要慎重选择使用。一般来说,骨料主要是由砂子以及石子构成,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方面,需选择使用质量相对较好的的中砂,以及含泥量相对较少的碎石沙子或者是大粒径卵石,另外还需考虑骨料的岩石弹模数值、级配等级以及线膨胀系数,从而提升骨料的质量。在使用水时,应尽量保持水的干净,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水。现在市面上有诸多种类的外加剂,比如说缓凝剂、早强剂以及减水剂等等,大约有十几种,并不是每一种外加剂都要添加进混凝土材料中,而是需要考虑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定要求确定外加剂的种类以及使用剂量。
另外还需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搅拌方面,需要通过强制式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作业,并保证各混凝土原材料的比重,通常外加剂以及拌和用水、胶凝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以及设计所规定的数量之间的差不可超过百分之一。混凝土原材料需根据一定的顺序分别投放如搅拌设备中,也就是先投放使用骨料、水泥以及矿物掺和料,之后需投放水以及液体外加剂材料。在运输已拌合好的混凝土材料时,需通过专业的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另外还需保证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在初凝之前结束浇筑作业,这就需要尽量的减少运输时间以及转运次数。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以及振捣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通常可划分为三种,也就是全面分层浇筑施工、分段分层浇筑施工以及斜面分层浇筑施工。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尺寸相对较小时,可选择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该类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法为:先进性首层的浇筑,然后在首层混凝土材料尚未凝结时开展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这样一层一层的进行浇筑施工,直到达到预期高度位置。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施工顺序可以由短边向长边,或者是由中间向两边均可;分段分层浇筑施工需要由底层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浇筑到预定高度之后,即可开展第二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直到浇筑施工结束;如果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大于其厚度的三倍以上时,可使用斜面分层法开展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该浇筑方法同样是由下层开始,逐渐向上方层层浇筑。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振捣施工时,一般需设立三道振捣,也就是混凝土的坡角部位、坡中间部位以及坡顶部位。每道均需要使用2台振捣设备,同时三道振捣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从确保整个坡面均能够得到振捣。在通过振捣棒开展振捣施工时,振捣棒至少要进入到下层混凝土,同时插入深度要超过五十毫米,另外在移动振捣棒时,需将移动间距控制在四百毫米之间。振捣棒需做好快插慢拔,振捣混凝土至其表面泛浆即可。另外还需使用刮杠把混凝土材料的表面刮平,然后把碎石撒在混凝土表面上,并通过木抹工具把混凝土表面拍实抹平,该处所使用的碎石大小应在5毫米到25毫米之间。需注意的是在对斜面分层浇筑形式进行振捣施工时,需要在斜面层的近坡脚部位以及卸料部位各布置一道振动设备,要求振捣设备紧跟着浇筑作业的推进。
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摊铺厚度确定方面,如果选取的是泵送混凝土形式,则需将混凝土材料摊铺厚度控制在六百毫米以内,如果选取的是非泵送混凝土形式,则需将摊铺厚度控制在四百毫米以内。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与振捣设备的作用确定最终的混凝土材料摊铺厚度。如果选取泵送混凝土形式,由于泵送混凝土材料所具有的水灰比相对较大,所以出现泌水情况的严重程度也较大,所以需对表面泌水进行及时的情况,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质量。
4注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测温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以及养护方面,可通过远程温度监测技术对混凝土材料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其监控质量以及及时性要远高于电子测温仪以及用预埋温度计手段。远程温度监测技术主要是由远程服务器、3G DTU主机、数字式温度传感装置以及STCllF32XE单片机控制模块和互联网构成,具体可见下图1。其中传感器需要和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同时有需要有效连接3G DTU主机以及控制模块。在该技术程序中,3G DTU主机一般用于温度监测数据的发送以及收集,之后需将移动网络设置成无线传输通道,使3G DTU主机能够通过该通道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在远程服务器之内存进各个监测数据,另外,还需要在远程服务器中编制温差预警模块,并使该模块能够系统分析接收到的所有温度数据,同时能及时发出预警。通过远程温度监测技术的使用,能够使温度检测人员只利用计算机或者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对混凝土材料的实施水化热温度进行及时了解、观测。
5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实施使用保温养护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降到最低,以防止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应力而出现开裂情况。通常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手段可分为两种,一时降温法,二是保温法。其中保温法需要在抹压好混凝土材料之后,以及浇筑结束的十二小时之内,对混凝土实施养护处理,也就是将棉毡、草袋或者是塑料布等材料铺设于混凝土表面,从而减缓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防止由于混凝土結构表面失水严重或者是内外温差过大等情况而造成收缩干裂问题出现;降温法主要是通过将把水管预埋进混凝土结构内部,然后将冷却水注入进行水管内,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目的。
6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前进,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发展速度正逐渐增快。随着建筑的楼层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所以一定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需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温度裂缝问题出现,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质量,确保其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秦军旺.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筑,2013,18:91.
[2]董秀鑫.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06:496.
[3]贾应春,程宝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基本思路[J].世界桥梁,2005,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