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室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与研究

2015-10-21韩玉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铺贴水化粉煤灰

韩玉红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也愈加成熟。作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地下室防渗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渗施工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施工;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渗施工材料准备

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產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体外加剂的用量及使用性能,商品混凝土站在浇筑前应报告送达施工单位。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防水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才能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

1、墙体浇筑施工

(1)底板混凝土浇筑

因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很容易出现施工缝,应同时建筑底板一端两侧,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必须对面层混凝土收缩量进行有效减少,必须选用二次振捣施工。在振捣密实混凝土后,必须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及压光等作业,初凝后应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其上面,保温养护时间应控制在2周以上,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不能过短,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附近外界温度在拆模是应在15摄氏度以下,避免裂缝在混凝土干缩与温差等情况下出现。

(2)外墙混凝土浇筑

先分层对地下室墙体进行浇筑施工,每层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下,遵循设计要求全部钢筋都应进行高标号砂浆垫块的设置,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如裂缝出现在外墙混凝土干缩与温差情况下,应将草袋盖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墙顶上,外墙模板在养护14天以后拆除。

2、卷材铺贴方法

⑴卷材及基层涂胶基本干燥后(手触不粘一般15~20min即可铺贴,此为满铺粘法搭接宽度100㎜,接茬错开250㎜。

⑵铺贴前,必须弹线(拉线)控制,地下室底板各桩间要提前计算好卷材尺寸,保证铺贴严实。并每隔1米对准标准线将卷材粘接一下,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把涂刷用力滚压一遍,以排除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排除空气后,用压辊沿粘接面用力滚压。卷材搭接接缝及收头必须以专用的接缝胶粘剂及密封膏进行处理。

(3)卷材防水层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即可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20细石砼,厚度50㎜,浇筑细石砼时不得损坏防水卷材层。

3、节点防水施工处理方案

(1)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因地下室每施工完成1 层并做好防水后,需对外墙进行回填,而地下室侧墙后浇带则需在主体结构封顶60d 后补浇C40/P10 膨胀混凝土,所以地下室结构施工时,在外墙后浇带向外600mm 处浇筑400mm 厚混凝土挡土墙,使400mm 厚挡土墙正对护壁桩,挡土墙配筋12@200,水平筋一端锚入地下室外墙,另一端植筋植入护壁桩中。回填土前先将挡土墙外侧防水施工完成,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再施工挡土墙内侧防水。

(2)预埋套管穿墙面防水处理

穿过防水层的侧墙管道预埋套管,套管中间焊接止水钢板,管道安装完成后,用沥青麻丝塞实,两端用防水密封膏密封,迎水面设附加911涂膜防水层1 道,局部加强层涂刷并带胎体增强(转角处)。

(3)地下室底板与立柱桩节点防水处理

在大面积底板施工防水卷材前,先在立柱桩周边500mm 范围内刷1.5mm 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然后大面积铺贴防水卷材,卷材遇立柱桩时上翻200mm 空铺,待立柱桩凿除至板底垫层后,用砂浆找平表面,将原上翻在立柱桩上的300mm 卷材铺平,上面加铺卷材防水,卷材搭接处用密封膏多遍涂刷密实。

三、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控制

己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 ,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穿过屋面、墙面防水层处的管件,防水层施工完工后不得再变更和损坏。防水层施工之前,须将各种管道及预埋件安装固定好,以避免在防水层施工好后再打洞凿孔,破坏防水层,留下渗漏隐患。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 幅宽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整。滚铺卷材时后浇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不能污染卷材边缘的自粘胶面,若有不慎污染要及时清理干净;防水涂料施工时一次性配料不宜过多,防止涂料未用完前固化而造成材料浪费。

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加强层铺贴好后,方可铺贴大面卷材;大面卷材粘铺须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先做较远的,后做较近的,使操作人员不过多踩踏已完工的卷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渗漏的问题在目前来讲是比较常见的渗漏现象,因为温度存在很大的差别,要特别注意变形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的延伸性也会逐渐减弱,会出现老化现象,要加以注意地下室渗漏这个问题。为解决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应用推广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新施工技术的使用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工程作业时间,是增强工程施工安全可靠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昱菡.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J]. 城市建筑. 2013(18)

[2] 张鹏飞.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综合防水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 四川建材. 2009(03)

[3] 谭振军.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 技术与市场. 2013(08)

[4] 张同波,王胜,崔岗. 地下室抗裂防渗技术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J]. 施工技术. 2006(03)

[5] 赵云.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14(08)

猜你喜欢

铺贴水化粉煤灰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研究
浅析防止地面砖铺贴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关于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方法的探讨
燃煤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前景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分析
碱磷渣加气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探讨
水化热的危害与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