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015-10-21张丛军李晓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张丛军 李晓霞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材料,那么很容易导致建造中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下面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中,基本上都要应用到大量的混凝土结构,例如房屋建造工程,公路桥梁工程等,如果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掌握好,其会严重的威胁到建筑物的质量情况。混凝土又被之为砼,一般是让砂石,混凝土,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做不同的技术处理。

1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

1.1水泥水化热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在水泥和沙石,水进行搅拌的时候,其会有很多的热量散失,而在大型的土木建筑中,会使用到很多的混凝土,而且有些结构的断面又非常厚,那么其表面的厚度就相对较小,其中发生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就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这样混凝土内部和外表面的温度差就非常大,致使裂缝的发生。

1.2混凝土自缩

第一种是由于水泥在遇到水之后会发生硬化,而这些水分需要从混凝土结构中得到,大概占到了20%,其余的大量水分都被蒸发,在这种变化下,混凝土就会发生收缩。如果外加试剂使用不合理,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度,那么其自缩值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使用干缩减水剂,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自缩性,膨胀剂如果大量的添加,也能导致混凝土发生自缩的问题。第二种是矿物质掺合料导致的,硅灰是混凝土中经常加入的矿物质掺合料,但是加入后水泥的自缩值就很快的增加了,这就容易发生裂缝问题,如果在混凝土中加入煤灰,混凝土的自缩值就变大,加入的越多其自缩值就变得越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矿物质掺合料的添加。第三种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大而导致裂缝的发生。在对建筑工程中,外界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浇注的质量,在外界气候发生变化,导致温度下降的时候,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就变得越来越大,那么自然会产生温度应力,温差变化的越大,其所导致的温度应力就越大,进而混凝土工程就会发生裂缝,这样形式所导致的裂缝不仅大,而且都比较长。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在上文中共阐述了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从中总结出了其发生裂缝的原因,一种是混凝土和水泥发生自缩,第二种是温度发生变化致使混凝土外部应力变化,进而出现了裂缝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方面,一定要设计好混凝土的施工组织工作,在此基础上,也要把混凝土的自缩性和温度控制好,控制好裂缝发生的概率,具体设计的混凝土如图所示,想要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混凝土的选材工作,可以把补偿收缩混凝土的Z膨胀剂作为基本的材料,同时保持后浇带混凝土超长浇注结构的连续性。

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也可以预防裂缝的发生,在多年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必须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生产混凝土时,使用其他材料替代水泥,这样有效减少了内部热量的产生,同时也要加入一些减水剂,提高搅拌混凝土的技术,加强了搅拌的效果,这样其内部温度就有足够的释放空间。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混凝土施工面积都比较大,而且根据施工技术的要求,其必须能负担一定的载荷,因此通常在一些需要承重的環节要设计的非常厚,有一利自然就会有一弊,这样地基对大型混凝土就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该约束力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外部力,进而加速了裂缝的生成。因此必须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主要是减少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应该利用一些保温法进行,例如如暖棚法、蓄水法、覆盖法等,减少内外的温度差,控制好内部的应力,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也可以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方面入手。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合一定的添加剂,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其干燥过程中的自缩值,降低了整体的自缩性。在添加外加剂的时候,注意其说明和技术指标,避免操作失误。或者是添加一些增强的材料,例如在其中增添金属纤维,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这样就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在混凝土凝固放热的时候,较少了其表面和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度差,提高了整体的抗裂性。另外一个方面,也要准确的控制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混凝土中材料的比例和其性能与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在大工程施工中,还要针对不同的施工技术选择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材料,对各个材料都要做好严格的计算,对所配比的材料进行试验操作,验证其最终的质量。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主要的一个,其都包含基础底板浇筑、墙体浇筑、顶板浇筑以及楼体浇筑等,下面就对其进行依次的分析。在进行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于其要求有一定的厚度,这样能保证整体的载荷力,因此在技术操作过程中,就必须控制好散热问题,厚度越大其散热就越不好。因此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水泥和水的配合比,这样就能确保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适合的浇筑模板和设备,确保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浇筑完毕后了,可以在混凝土结构的外围铺盖一层保温膜,或者做其他的一些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散失的快而导致内外温差大,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裂缝。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该技术对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非常大,因此在对墙体进行浇筑之前,要使用同样的砂浆在底部浇一些砂浆,对建筑墙体的时候,每一次浇筑高度都不能太高,最好是保持在40厘米左右,在连接的浇筑层之间,要预留出可以散失一定热量的时间,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其最好是控制在2两个小时为佳。接下来就要进行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了,为了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控制好虚铺的厚度,一般是要大于板的厚度,与此同时,可以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如果整体厚度太厚,就要在垂直方向做连续性的振捣,或者是利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这样的振捣效果会比较好,规避了振捣不足和振捣过度的问题发生,在浇筑的时候,发现有泌水的问题,那么就必须使用棉纱及时的擦干净,保证最终的质量,完成整个墙体的浇筑工作后,做好墙面的抹平工作。由于有很多施工地为垃圾运转站,地下有压缩垃圾,因此如果顶板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很容易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浇筑中必须保证基础底板有很好的强度和连续性。

2.3拆除混凝土结构模的技术

在大多数的施工现场,发现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不重视混凝土结构模拆除工作,认为该技术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只要把模具直接拆掉就可以,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做法。实质上如果拆除模板没有处理好,对最终混凝土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都是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来操作,在此过程中,要结合浇筑的时间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有些位置要混凝土干燥后,产生了一定的载荷力才能进行,而那些没有承重功能的混凝土可以先把模板拆除掉,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都是把重要的,需要承受重量的模板标注记号,避免混乱中拆除错误,不承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就可以拆除。

2.4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技术人员就要认真的做好养护操作,这样能保证最终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完成混凝土振捣和浇筑之后,在空留12个小时候,就可以及时的做覆盖和养护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喷水等。所有结构都拆除掉模板后,做一周的喷水养护,结合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喷水的多少,让其整体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湿润状态。就当前技术而言,塑料薄膜法、浸水养护法以及覆盖浇水法是最经常使用的喷水养护方法,由于这类的工程施工周期都很长,如果是冬天的时候,经常气温会低于5摄氏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添加外加剂、蓄热法等做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发生结构的冷冻,进而造成整体应力强度下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5混凝土后期的维护工作

混凝土结构拆完之后,其质量非常有可能不符合标准,例如一些小缺陷或者其他的问题,那么就要对这些问题做好及时的维护操作,一般其问题都不会很大,而且损害的结构面不是很严重,蜂窝问题,有露石等,通常是使用钢丝刷对基层做好洗刷工作,然后使用水泥浆抹平,水和水泥的比例为1比2,很少有问题比较大的情况,如果由于模板拆卸造成严重的露石和蜂窝问题,甚至有些时候还出现了钢筋的裸露情况,那么先把比较不稳固的混凝土层砸去,然后使用钢丝进行冲刷,最后应用更高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再次填塞与捣实,按照上述的养护方法重新进行养护,对于这种问题一般都是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格,或者结构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就进行了拆除,因此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不仅仅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而且在建筑构成后,其也起到了承载的作用,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其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时候会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导致部分建筑结构发生脱落和坍塌,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必须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3(2):87-89.

[2] 谭卢阳.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 ,2014(1):105.

[3]鲁志伟,韦小丹.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345.

[4]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206.

[5]曹建平.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科技信息,2010,(19).206.

[6]陳桂玲.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1,(08).206.

[7]康维.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1,(03).206.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