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015-10-21孙海英
孙海英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立足于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质量的重视意识,规范建筑程序,提高施工建筑技术水平。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以及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目前國家加速水利水电建设投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空前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得到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时,很多人将政府这种行为视为水利水电建设的砝码,认为水利水电建设有利可图的时机已成熟,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将建设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作为首要目的,忽略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即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忽略了工程质量。在水
利水电工程建设从设计阶段到工程项目竣工完成中出现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但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如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准备工作不充分的前提下又仓促的展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监管不足,敷衍了事;工程管理中又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概况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的含义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符合建筑需求,实现水利水电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小题,水利水电建筑企业对于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的过程,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的过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建筑项目特点和合同的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计划。其重点应该放在水利水电建筑的施工阶段,这是水利水电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监理工作人员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务必要使用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模式,实现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保证工程的质量。
1.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往往是有多个环节构成,涉及面比较广泛,牵涉的利益群体比较多,质量管理不确定性因素众多。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还兼备经济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项目质量管理不仅仅要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成本,还要考虑到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如果项目质量过差,给予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势必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负面声誉,对于其长期发展不利。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这样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制度建设,人员培养,工序控制,资金整合等方面,发挥各个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多角度去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
2.1材料问题
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水泥安定性不强、骨料粒径的选择不符合要求、配比不当、强度不达标、运输不当、混凝土振捣不规范、施工缝处理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
2.2施工工艺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施工工艺不合理带来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比如没有将堤基清理干净,压实度和平整度不到位表面凹凸不平填筑施工中,填筑土料存在质量问题,填筑作业不规范碾压手段不合理或碾压不到位压实度不达标这些会引起堤身局部出现松土或弹簧土、层间光面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2.3施工质量意识问题
虽然国家反复强调“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然而国内仍然发生了许多施工质量事故,比如甘肃小海子水库溃坝事故、云南临沧遮奈电站水渠坍塌事故,给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究其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索赔,就
放弃了质量控制的中心和主导地位,随意压缩工期,不按建设程序施工,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三、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原材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在采购、检验、使用、保存等方面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拒绝进入施工现场。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 及时掌握材料信息,选择优质材料以保证工程质量; 建立材料使用计划,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加强对材料的保管,防止材料变质,
特别是水泥,在保存过程中必须防潮,袋装水泥如果储存时间超过3 个月、散装水泥超过 6 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对进场材料要重点检查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项目(如种类、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出厂日期等)是否完整、填写是否齐全、数据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等。
3.2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质量的管理:(1) 事前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检测,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施工机械的有效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能正常作业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给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损失。(2) 事中质量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比如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正确,保证施工依据图纸进行。
(3) 事后的质量管理包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养护,控制裂缝的出现等途径。
3.3加强管理,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制定周密的质量管理计划,落实质量责任制是有效的进行质量管理的前提,责任到位,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责任,责任主体才会确实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水利水电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物质和人员的配备是是实现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计划,落实好各阶段、各工序的施工措施、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人员和所需的物资。
3.4加强项目完成后的监控
项目完成后的监控主要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验收工作,具体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的竣工资料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项目技术性文件的验收、评价该项目的总体质量等级并对此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其中评定和验收是事后质量控制的两个关键环节。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评定工作时,需要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国家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指令评定规程》进行工程质量的鉴定工作,对于施工中存在的缺陷或者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应该按照规程上的标准划分质量等级;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则是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招标方依照监理工程师对项目做出的评定等级以及合同中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分析,然后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检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性是否符合建设要求的一个过程。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是水利工程发挥其功能的保证,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中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提高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确保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提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意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要实现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必须通过加强事前控制,过程管理和阶段总结,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恩斌.《 广西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水利水电,2002,31(3):16 -18,23.
[2] 王秀梅.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9(9).
[3] 刘志芳. 《对水利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2):201 -202.
[4] 常全中.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
田水利,2009,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