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研究

2015-10-21郭根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压实路基市政工程

郭根旺

【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交通、民生、生产等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时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市政施工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市政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管理,也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主要的内容,当今市政工程在不断的进行着,在日常的生活中,与每个城市的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与此同时这些市政工程在建造时又必定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一、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条件,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基础工程的投入大量增加,促进了市政建设工程的大规模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时与其他工程建设不同,其对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例如交通运行、燃气、生活用水、信息通讯等方面,而这些工程在建设时还需要保持同样的进度,使得市政工程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应满足质量设计方案中相关标准,这样才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必须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材料。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最基本因素是所用材料,因为材料的质量就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不达标,那么建设工程的质量也就難以保证。

2.作业设备。先进的作业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良好的设施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完成的进度和质量, 所以对作业设备应进行合理的保护。

3.施工作业人员。人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层、 中间的各个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各个层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行为等方面对会对施工质量管理产生影响。而一旦管理中出现问题,便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施工所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条件的好与坏也制约着工程的质量。外部环境包括很多,如温度、雨水、暴热和酷寒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

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意识不强

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相关专业技术训练、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加之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这些都增大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2、施工设计与现实衔接有误

通常情况下,市政施工作业面狭窄,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比其他工程项目更为零散。加上诸如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供热、煤气、给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一旦某些管线的位置不清楚,施工时极有可能把其挖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仅会给市政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增大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3、施工质量受自然因素影响

从自然因素来看,涉及到湿度和温度两个层面。从湿度上看,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沥青材料,它的透水性与其孔隙有关,当孔隙过大时,就会造成湿度较大的水汽等的进入,影响材料的耐用度,造成路面坑槽的现象出现。再从温度因素考虑,施工材料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且市政道路施工在露天进行,这样就更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

4、施工现场管理滞后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在视察施工现场方面,施工现场总是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不到位,操作人员马虎大意、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伤、设备事故时有发生,食堂卫生管理不严格,现场安全员的工作不到位等。对有关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重视不足,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学习理解不透彻。工地未配备专业电工,而是让略懂些用电知识的人员去从事电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从材料采购到现场使用缺少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材料员采购时不认真计划,不按最小计量采购,造成材料浪费材料在存储过程中,不能针对材料本身的情况,细心保管,使有的材料还未使用就已变质。

四、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测量质量管理措施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擦边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挖方路基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第一,路基土方开挖放样必须认真细致,以保证几何尺寸正确,避免二次施工困难;第二,路基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凡可以用作筑路材料的,施工单位应将其用于工程中,不同土质应分层填筑;第三,路堑开挖弃方或不适宜的材料,施工单位可以予以废弃,且注意不要占用农田;第四,半挖半填路堑的半侧填方处,必须先放出坡脚线,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及开挖深度起过3m,边坡应挖成台阶。然后分层填筑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要进行填方试验路段,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根据试验得出的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必须清除干净,还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如果清表后原地面、表层土含水量较大,就必须就地翻松、打碎、晾晒,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许偏差条件下,直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路基下卧淤泥质土、欠固结土或砂土,属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层应挖除全部软土,因地制宜,换填适宜填料,然后分层压实,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

4、结构物回填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第一,结构物回填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并通过检验,所用机具应适应回填操作空间,若不适宜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必须采用机动夯击板夯实;第二,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夯实;第三,结构物回填应分层平铺;第四,结构物回填质量在无特殊要求时可参照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徐志强.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2(36).

[2]应杰.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

[3]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猜你喜欢

压实路基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高速公路 AC-20C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工艺研究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智能压实技术的研究进展
智能压实技术的研究进展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