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015-10-21谭文宇
谭文宇
摘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必须从抓好管理做起。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市政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当前的市政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显著性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措施
1导言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市政工程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比如在建设体制和建设投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本文随后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质量。
2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每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内部的控制与管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和基础。工程质量的提高,与工程的管理力度是分不开的,工程监理在工程的监督与管理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监理的工作内容不仅要包含工程的进展和工期,工程的安全性等相关问题,还要关注通过法律手段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协调和控制,要充分考虑协调过程中各单位以及各部分的关系。市政工程因为其项目的特点,综合性强、项目范围大、任务重,既包含给排水专业知识又包含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因此,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必须到位,不仅要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还需要胜任其他工作,使其一人多能,为企业增添技术实力,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市政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市场管理不完善
市场工程虽然多隶属于城市政府的管辖范畴,但是对于一些项目的具体实施,还是需要施工单位来进行。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市政工程的开展是在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的操纵下。虽然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替代,但是政府在其中的管理与协调的作用并不应削弱。从当前市政工程的运营来看,往往是政府先对一些工程项目进行招标,经选择后,将其交给施工单位,然后政府便对项目进展状况不太过问了。
3.2市政工程管理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拨款,款项主要作为专线资金进行支付和提供,资金到位较为及时,很少或者基本不存在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仅需承担较小的风险。但是,如果没有保证市场规范及时和到位,相应的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的现象,直接后果就是引起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工程的质量,或是仅仅追求工程项目的完成速度。在建筑市场的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在招标过程结束到工程开始的过程中,施工方相应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以及未达成相应的合同及协议就开始进行施工,其结果就是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难以做好。因此,制定市政工程管理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相应规范,对于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
市政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如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和安全变异,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而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过多的重视了工程进展的速度和进度,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在整个项目流程中的重要性。
3.4人力资源设施的不完善
人力资源设施的不完善对市政工程的管理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开展与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各个阶层及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分析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设施现状,一方面部分新任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不成比例,实战经验较薄弱。而对于年长的老员工,如在施工单位任职的工人,他们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虽然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的知识已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更新。
4加强市政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
4.1完善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中,对于施工人员必须交代周边施工的环境,以及通过图纸对施工的具体技术进行介绍。各级部门,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对于设计的合理性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出现。谨慎对待变更工作。施工之前对于施工现场的测量一定要做到规范,对于测量的数据不得擅自更改。对于具体问题的变更,当然遇到紧急事件,例如遇到了建筑物时候,需要进行避让,这个时候的变更需要做到谨慎和合理,在进行重复的勘测之后再确定使用方案,防止意外的发生。
4.2加强市场管理力度
在我国整体监理行业中,监理市场水平参差不齐,低收入,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在大多數的中小监理单位中对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就会相对较差,并且严重缺乏质量控制的规范制度和正常程序等。针对市场管理不完善的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端正态度,恪尽职守。牢记他们的职责并非仅仅将工程项目进行分配,而更重要的是做好项目进展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并且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4.3规范主体行为,明确权责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权责主体,强化给排水工程主管单位对工程和施工单位的管理意识。在招标过程中,完善招标的筛选条件,注重竞标单位的职业道德表现,选择实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美誉度的施工单位。另外,应当完善监理行业的行业规范和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行业准入标准,选择信誉和美誉度高的监理单位的具有相当职业操守的监理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
4.4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过程检验,规范市政建设市场管理
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和验收的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对施工项目做好全面的检查,不仅要按照项目的施工完成情况对项目进行定期的分批检查,还要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核查以及不定期的检测抽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并且加强对相应监管部门的检查,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制定相关的监管程序,在监督过程中要切实按照监督的相关程序进行,切实负担起相应的责任。
4.5提高安全意识水平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而言,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一方面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针对施工单位的员工,就一些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桥梁、道路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培训和交底。另一方面要保证施工单位的工程耗材要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这样也会减少突发性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体系作为保障,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监管到位、自控落实,从而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亚秋.施工企业施工目标成本管理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1,(19).
[2]李辉碧.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6).
[3]王根宝,秦培胜,张培南.试析我国当前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建材,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