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015-10-21燕益槐岳庆
燕益槐 岳庆
[摘 要]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效益是企业管理者探讨和追寻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从煤炭行业内部供电网络自动化建设举例说明,从优化电力系统、完善供电设备保护、提升自动化装备减少人员等发面入手,系统的解决煤矿供电网络技术问题,人员问题,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煤矿供电网络的安全可靠和减员提效,最终实现企业
[关键词]装备升级;自动化;降本增效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人力成本攀升,生产效率下降,利润下降甚至是亏损的现象。从宏观上讲,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是经济客观发展规律决定的;而从微观上讲是由于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不能迅速调整经营管理方式、提升装备升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造成的。前者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是一个缓慢、相对被动的过程,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观;后者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很难迅速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随机性变化。但是,在一些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的行业却可以依托现有的技术、装备等在较短时间内改进、升级、更新换代以期达到降低劳动力成本和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提升区域内自动化水平的同时,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以下以国有大型煤矿自动化供电网络举例进行阐述。
二、我国煤炭行业内部供电现状
目前,随着煤炭开采行业的迅猛发展,开采的深度,难度随之增加,其内部供电网络面临着诸多问题。
1.输电线路长,配电设备多,井下用电波动较大。极易造成局部断电,影响正常的矿井生产甚至造成供电中断事故。
2.各个配电点需要配置数量相当的运行维护人员,这些人员需要24小时进行不间断值班,劳动强度大的同时,人力成本投入也较大。
3.保护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造成保护失灵,导致用电设备故障跳闸,无故跳闸或者故障条件下跳闸不准确,可能导致瓦斯抽放或者排水不能正常工作,发生瓦斯爆炸、淹井等事故,给矿井企业和井下作业人员带来损失和伤害。
三、提升自动化水平,降低企业成本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正处于一个发展困顿期,企业人力成本高企,盈利能力弱化,减少人员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优化电力系统
在矿区供电网络中投入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其系统供电水平,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同时采取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抑制电网的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和谐波污染,自大限度的提高电能质量。
2.加强供电设备保护建设
完善煤矿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方案,提高电网故障状态下的动作可靠性,对于相应的短路、接地、过载、漏电、过负荷和欠壓释放等进行系统的分类,对所有线路的及配电设备的保护要进行综合管理,确保整个系统保护是随着供电线路的变化而变化的。
3.提升自动化装备水平,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对整个供电网络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的实现供电网络的远程监控、操控一体化,形成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供电网络。
(1)变电站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数字化、利用通信网络和光缆实现数据传输的数字化,二次设备间采用通信网络交换信息取代传统的硬接线,常规的功能装置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光缆取代了控制电缆,数字替代了模拟,提高了采集精度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大幅度简化二次接线,节省一次投资和维护工作量。
(2)为达到变电站无人值班或者少人值班的目的,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方案将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UPS及通信直流电源统一集控、调试、服务,并将各电源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接入总调度控置,实现对分散数据采集、控制和集中集控管理,远程可实时查看各电源的参数、运行状态等,可修改系统参数、运行方式、遥控开关设备,减少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量。
(3)为了减少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数量,实现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和减少现场设备巡视,使远方的集控或调变中心能直接观察和了解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变电站配置的智能巡检方案包括SCADA视频监视、火灾报警、红外线测温等。此外,智能巡检具备与在线监测及状态检修系统、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联动,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照明系统等之间的联动等。
四、结论
煤矿供电网络的系统安全控制更加复杂,再当前形式下,如若依旧沿用原有的人工频繁巡视、手写记录、人工操作为主,依靠原有的旧设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话,必然没法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更谈不上依托装备水平提升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率,而无人值守变电站不仅可以满足煤矿企业对供电安全的苛刻要求,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甚至是取消变电站值班人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企业来所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承载着企业的发展与兴衰。在当前煤炭市场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更需要提高降本增效意识,提升装备自动化,为企业汇聚更多的发展能量。
参考文献:
[1]闫比男. 煤矿电力系统现状及改进措施.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新通讯》2014年第15期.
[2]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