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障基础技术总结
2015-10-21刘恩帅
刘恩帅
【摘要】本文介绍了声屏障桩基础施工工艺,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声屏障;桩基础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述
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TJ2标D1K1068+356.18~D1K1069+300段路基工程全长943.82米,目的是为了减少对附近居民区的噪声污染,在路基路肩处设置声屏障。
2、技术指标
本段声屏障为路基插板式声屏障,由声屏障上部结构和声屏障基础两部分组成。声屏障下设置桩基础,桩径路基段及桥涵过渡段分别为0.8m和1.0m,桩长为6m,桩间距在路基段为4.0m,每隔25或26米设伸缩缝1處,伸缩缝处设置双桩,间距为2米,跨越涵洞地段间距为4.0m,跨越框架桥地段间距为2米。
3、桩基施工方案的制定
根据现在施工环境、场地及地质情况,声屏障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相对于机械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来说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质量易控制、环保等优点,桩身垂直度及成孔质量易保障。
二、施工过程控制
挖孔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首模开挖孔口壁、挖孔护壁、测量孔深、检孔器测孔、合格、测量控制、下钢筋及固定钢筋笼、制作、吊运、灌注混凝土、砼拌制、捣固、坍落度测定、养生、检测合格、下道工序。
1、钻孔作业:
1.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桩孔座标,经过复核后,用全站仪放出桩位。桩位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测量人员在开挖前检验合格,钉上木桩,并以桩上的铁钉作标记,用砼固定木桩,放样完毕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2 桩孔中心点的控制
为防止杂物在开挖时落入孔中,便于第一节砼护壁施工,防止路基表层水渗入井内,开挖前应以桩中心点为中心,按相应的桩径加大 40cm 用砖砌一圈,宽度为 120mm,高出井周围地面 300mm,同时通过桩中心引两条垂直直径线与井圈相交得四点,在这四点处设置四个钢钉,或用油漆在这四点作标记,作为控制中心点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据。要求每模都进行吊中,拆模后进行复检,及时修正。
1.3桩井开挖掘进
开挖前在孔口四周设置好排水沟,避免水流入孔内。采用风镐掘进。弃土采用吊桶装载,用电动绞架垂直提升到井口,弃土于离井口 1.5 米以外或指定地点。如遇坚硬的弱风化砂岩,用风镐极难掘进,采用松动爆破。成孔采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前准确标定炮孔位置,并仔细检查风钻的风管及管路是否连接牢固,钻机的风眼、水眼是否畅通,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钎孔有无堵塞现象等。钻孔由一人操作,双手持凿岩机对正位置,使钻钎与钻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钻时先开小风门,待钻入岩石,能控制方向方开大风门。钻孔应根据岩层性质、最小抵抗线等因素合理布置并严格掌握钻眼方向、深度及间距。采用多孔小药量松动爆破,炸药采用防水硝铵炸药,导爆管引爆。 孔内爆破时,在炮眼附近采取支撑和护壁措施。
挖孔工艺要求:
a、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b、在挖孔过程中,在每工作班前及浇注护壁混凝土前、后必须检查桩孔尺寸及平面位置。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进行处理。
c、挖孔及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
d、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塌孔。渗水采取潜水泵抽出。
e、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要求孔底平整无松散石碴、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岩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1.4孔内排水
孔内少量泥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随用吊桶随弃土吊出;如大量渗水,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随挖随加深集水井水涌出可采用潜水泵排入场内临时排水沟;涌水量很大时,可将一桩超前开挖,将附近桩孔地下水位降低。
1.5、护壁支模
每掘进 1.0 米时必须护壁,护壁定型钢模装好,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然后浇注护壁砼,上下护壁间应搭接 50mm,且用钢筋插实以保证护壁砼的密实度,应四周均匀浇注,以保证中心点位置的正确。当砼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为 24 小时后拆模,拆模后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 护壁为与桩身同标号的 C30级现浇混凝土等厚度护壁。护壁厚度:在土层中为15cm,在软岩中为 10cm,硬岩不设护壁。仅在放炮时设立临时支撑。护壁高度为每节 1m,两节护壁之间留 20~30cm 空隙。首节护壁高出原地面 30cm,作为孔口防护。护壁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振捣。在桩身上部的几节护壁应设置钢筋(φ8,靠内侧放)。模板不必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联结。
1.6检孔
采用垂钓铅球的方法检验桩孔的垂直度,用塔尺检查孔底深度,检孔合格后,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同意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钢筋笼的制作、吊放: 钢筋经试验合格后,进行现场焊接,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10d;双面焊接,搭接长度5d,要求焊缝表面完整,焊缝宽度超出坡口 2~3mm,主筋焊接必须在同一中心线上,同一断面焊接点数不超过 50。由于桩孔不是很深,钢筋笼制作可一次成型,经验收合格后临时堆放。 钢筋笼需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钢筋笼用吊车吊放,安装时应慢吊慢放,防止碰撞井壁,垂直下放到位后,检查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是否重合,钢筋笼与井壁间垫砼垫块,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均等。
3、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应先对桩孔进行清理,抽干积水,下井清理沉渣,保证清底干净。 灌注前做好砼配比试验,严格按配比计量进料,砼制备采用集中拌和站搅拌,砼运输采用砼输送车。 井口用漏斗并连接砼串筒,串筒出口离砼面高度不超过 2.0 米。在串筒内设置各个方向不同的斜挡板,减低砼下落速度。 为保证砼密实度,采用振动棒分层捣实,每段灌注高度小于 0.5 米。振动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 20 秒~30 秒为宜,但还应视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分层浇注振捣,振动棒应插入下层 5cm 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接缝。砼灌注完毕,应按要求留置砼试块,桩顶覆盖草袋养护并经常湿水或蓄水养护。
4、地梁施工
为确保地梁外观顺直,待孔桩施工完后应重新进行测量放线,钢筋由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生产,运至施工现场与孔桩钢筋一起绑扎成型,采用钢模加固,混凝土由罐车运至现场,溜槽入模,人工采用振捣棒行振捣由于地梁较小,捣固时采用小型插入式捣固棒与平板振捣器结合捣固,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养护,以免开裂。 跨结构物处施工地梁时,应测量出准确的中心位置,将预埋件固定好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5、孔桩试验 桩基础施工时应先做静载试验,试桩根数不小于总桩数的1%,水平力要求做双向测试,重点测试背离轨道的水平力,当试桩承载力达到承载力要求时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三、安全注意事项
1、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施工;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各种专用机械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使用者专人负责。